刍议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运用

时间:2022-08-24 08:54:57

刍议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运用

【摘 要】计算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感受,体验、认识运算的实际意义,并利用问题的现实背景经历、体会探索算法的过程;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现实的问题,体会计算的作用和价值。这也是现在的数学教学中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加强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机结合,即“算”和“用”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情境;感受;体验

一、创设情境,以用引算

以前“浙教版”数学教材中对计算式题的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直接呈现,也有的从已学过的知识引入。如“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一课,过去我们从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入手,然后通过改变数字,把题目变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学生通过学生的试做和教师的解讲总结出笔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必须要对齐,只有数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并辅以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从数字到数字,从算式到算式,显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这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而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因此,计算教学中要创设适合计算的教学情境,把教学内容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从具体的情境中引出计算。

如:片段1:连加连减(人教版第一册P72)引出连加。课件演示小鸡图,请同学仔细观察。(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食,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

交流: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食,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

师:根据你看到的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

生:我可以问:一共有几只小鸡?

尝试列式。

师:小朋友能列个算式吗?(有4名学生自告奋勇地上台来列式,其余在本子上列式。5+2+1=8)

显然,片段1通过呈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连加的意义,赋计算式题于生活的内涵。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认识生活。

二、关注经验,以用促算

在教学中,我们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算得这样一些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数学现象: “每个人得到8.125个本子”“一块橡皮的体积是5立方分米”等。这些现象与生活实际相距甚远,甚至完全脱离生活实际。导致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我想,主要是传统的数学教学将学生的数学计算与数学应用分开,学生单纯为学数学而学数学,多年来我们的数学教学严重地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拿教材来说吧,许多内容不仅远离生活,而且不符合常理,像“……,进水管和出水管同时打开,几小时可以注满水池?”、“一项工程,甲队先做了10天,再由乙队接着做5天,然后两队合做3天,剩下的由丙队完成,……”完全是人为编造,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答这样的“实际”题目怎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著名的数学家化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的,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即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的见的现实,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如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除法以后,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购物问题”问题。

片段2的教学:“返券”转化为“折扣”

师:元旦临近,各百货正举行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

如:中盛百货的促销方式是:“返券”活动,“满200送60元购物券”

杭州大厦的促销方式是:“一律八折”

师:林老师想买一张椅子,请问选择那家买便宜?为什么?

师:如果王老师想买一双旅游鞋,请问选择那家买便宜?为什么?

原价: ¥200.00 原价: ¥328.00 原价: ¥60.00

生1:如果买椅子还是去杭州大厦便宜!

生2:如果去中盛百货的话,超过八折。

生3:我算了一下去中盛买的折扣:328÷388=0.843

生4:如果买旅游鞋的话还是去杭州大厦便宜!

……

思考:为什么在同一个商场,同样享受买200送60元的优惠措施,得到的折扣却不一样?

……

小结:受实际价格的影响,往往我们享受到的折数和我们对广告语分析的结果是不太一样的。

这里,课堂成了虚拟的百货公司的购物场。借助买鞋子、买椅子让学生分析消费者实际享受到的折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的数学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这样一道普通的练习题竟成了学生丰满人性和潜在灵性的启发剂。为什么?只是因为它充满了浓郁的现实意味。这也是新课程非常关注的一点:通过教师的个人知识与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更多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灵活使用教科书,创造性的选编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反之,如果我们只关注分数除法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我们的学生想必和我们的老师感觉是一样的,计算课是枯燥乏味的。

三、走进生活,以算激用

解决问题是目的,计算是手段。教学中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让孩子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懂得计算的重要性。只有能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孩子,才能在创造性实践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

例如,教学估算后,我设计了一个购物情境,用投影出示一件价值为38元的衣服,一条31元裤子和一双22元的运动鞋,然后问学生:妈妈大约带100元钱买这三样东西,够吗?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方法估计,推断生活中的事例,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我设计的本意。因此这一题我没有算好就停,而是请学生谈谈估算的方法和学后的感受。有好多小朋友发出这样的感慨:不学不知道,学了才知道计算还有这么快速的算法!有的说:在不需要准确计算时,用估算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又快又方便;还有的学生说:估算的方法真简便,我一定要学好估算!在以上活动中,学生学习了现实中的数学,发现了平时的生活中一些计算问题原来就是数学知识的原型,因此学习计算的热情就更高了。

同时,让学生用刚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熟悉的生活问题,既综合、灵活地巩固了新知,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知识又回到了它本应依存的天地――生活中。

四、实施“算用结合”的注意点

1.正确理解“算用结合”的作用

综上所述,“算用结合”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避免机械训练。这三方面的作用实际上可以归为一点,就是在意义理解、解决问题、应用训练中,教师要满足学生学习情感上的需求,突出计算的必要性。因此,算用结合它只是存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计算与应用一一对应起来,教学就会误入歧途。

2.“算用结合”并不是摒弃传统的计算教学中的精华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中的精华三个“重”,即重数学思维和方法;重基本解决问题的“双基”和能力的培养;重解题策略多样性,又要充分体现新课程重视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做到:把准“算用结合”的教学目标让课堂凸现实效的灵魂;开发“算用结合”的课程资源让课堂凸现实效的原动力;关注 “算用结合”的参与面让课堂凸现实效的前提;提升“算用结合”的思维品质让课堂凸现出实效的保障。即“以用引算”、“以用促算”、“以用激算”达到“算”和“用”的 “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唐荷意.“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教育探索》,2012年6期

[2]王庆明.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8期

上一篇:怎样提高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下一篇:论企业法人合同行为中的证据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