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19 03:13:42

刍议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53―01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仅注重词语的理解和积累,缺乏对学生运用词语的指导。对这样一些问题,我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来说说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让听、说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平台”

听、说、读、写能力是四个相辅相成的能力,听懂、说好是理解的基础,更是学生读写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文本,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说和写的操作,因为正确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课堂的最开始阶段,我通常会设置这样的环节:挑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并且说说看你感受到了什么?给予学生朗读的指导,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为学生的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打好“平台”,让听说读写能力相辅相成地增进。

二、让具体的语境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支架”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事实上,词语的教学只有放在句内,甚至整篇文章中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一旦离开具体的语境,理解起来有时显得苍白无力了。我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问学生“龟裂”是什么意思?一位同学回答“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我说:“这是《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无懈可击,但在这篇文章的这一自然段中,它的意思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结合原句原段,乃至全文,自习想一想,‘龟裂’的是什么?到了怎样的程度?是怎样处理的?”同学们在短时间的沉默后,引发了不休的争论。我想在我的启发下,他们不仅弄懂了该词的本义、语境义,更重要的是真正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并由此引发了自我情感的强烈共鸣。

因此,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才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学到的词语。词语是不能离开具体语言环境的,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语才具有生命力,只有让学生对文本有情感上的认同感,让学生置身情境中才能真正理解并运用。

三、让写作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抓手”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他们的记忆库里存储了一定数量的词汇,但是很大一部分词汇却因未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处于休眠状态。因此,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不仅应教会学生词语的含义,还应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词语,让词语走进学生的写作,通过表达和运用,让词义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得到深化和巩固。例如在写春天的美景时,我就建议学生用上“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生机勃勃、和煦的春风、争奇斗艳、绿草如茵、碧波荡漾”等词语来写景,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更让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我还告诉学生要把词语当成有生命个体,和词语交朋友――读不同语境中的同一个词语,更自然地感知这个词语的丰富个性和体悟它在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和情感。我常常告诉学生:如果想要了解一个词语,让它成为为你“两肋插刀”的朋友,在你需要表达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那么你就要多读书,在不同的文章中遇见它的次数多了,你就和它一点点建立了友谊,成了越来越好的朋友,它就会在你写作的紧要关头跳出来帮助你。

四、让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操场”

语文实践活动又不仅仅是阅读,还应该借助具体内容和课文情境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听一听、说一说、写一写,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来说十分重要。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任务是有效地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贯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虽然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渠道,它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发展。要让学生有广阔的用语空间。花心思创设很多的语境,让学生运用刚学的词、句,而不是学生在课文里深挖,我们总是循规蹈矩,先理解了才能运用,竟忘记了可以在运用中理解,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边走边跌,边跌边走,最后却学会跑了。

由此可见,词语运用必须生活化,开展语文活动就是把词语运用生活化的很好的一个载体。比如在口语交际中或者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同时我利用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开展有序和有趣的交流。在和孩子们交谈中,进行着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学生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我。这不论对他们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互联网思维 下一篇:QPSK信号波形生成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