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摩崖三佛龛浅谈龙门石窟的开凿方式

时间:2022-08-24 07:43:06

内容提要: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雕像雄伟壮观而又精工细致,堪称一座大型佛教雕刻艺术宝库。本文从龙门石窟的一处半成品即摩崖三佛龛入手,结合相关资料,对龙门石窟的开凿方式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龙门石窟 雕刻 摩崖三佛龛 开凿方式

闻名遐迩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5kin处的伊河两岸,始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前后,此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400多年的营造,从而在伊河两岸形成了南北长达1km,窟龛23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品、佛塔70余座的艺术奇观。龙门石窟大规模的开窟造像主要集中在北魏和唐代,其中北魏占了30%,唐代占了60%。如此众多的窟龛造像分布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密如蜂巢,蔚为壮观。富有才华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艺术家,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运用着简单的锤凿,雕造出如此巍峨壮观而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条件下,确实令人叹为观止。本文从龙门石窟的一处半成品即摩崖三佛龛入手,结合相关资料,对龙门石窟的开凿方式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摩崖三佛龛造像及其雕造工序探索

摩崖三佛龛位于龙门西山北部敬善寺右上侧,为一摩崖敞开式的露天造像龛,高7.30m,宽16.85m,进深8m,是仅次于奉先寺工程的露天摩崖造像龛,由于没有完工,历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顾燮光《石言》称其为景阳寺,关百益《伊阙石刻图表》称其为“无名大佛龛”,贺泳《洛阳龙门考察报告》则称其为“八造像”。

正壁造像七尊,本尊是善跏趺坐弥勒佛,坐于高方台座上,已基本完工。座高2.05m,像高5.90m。头顶肉髻破损,面相方圆,双耳垂肩,颈短有残节纹三道,两肩宽厚。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穿僧祗支。左手抚左膝,右手上举,掌心向外,衣裙覆盖双腿及佛座,两足下踏方形台座。本尊两侧各一立像,北侧高4.52m,头饰肉髻、残损,面部五官毕具,面相似佛像,全身为未经雕琢的石坯。南侧为一块身躯石坯,其形体大小同北侧立像,无头部,是否为盗凿或破坏抑或雕凿失败不详。再外两侧为二结跏坐佛,已接近毕功,尚未打磨,皆高肉髻,面相饱满,略呈微笑,颈部有蚕节纹。北侧坐佛,高4.70m,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袒胸,左手抚左膝,右手下伸置右膝上,掌心向外,右腿压左腿,脚心朝上,下垂衣褶遮盖在方台座上。南侧坐佛着通肩式袈裟,亦衣褶覆盖方座,左臂曲肘,左手掌依左膝,向外伸展;右臂曲肘上伸,手掌向外,施无畏印。二坐佛外侧还雕有二尊像,似为二立佛或二菩萨立侍,仅凿出毛坯。

摩崖三佛龛的七尊造像是未完工的作品,除本尊弥勒外,有的是刚凿出石坯,有的是半成品,有的则是局部完成,我们据此可以研究石窟造像的雕凿工序,这在我国古代石刻中是非常难得的实例。

从摩崖三佛龛的施工过程来看,首先在山体上选好崖面并开凿出龛的外形轮廓后,再将需要安排造像的位置雕凿出长方形石坯,即将非造像位置的岩石剔除,这是造像的石坯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好至高点至关重要,如北侧坐佛右侧的造像,头顶、面部鼻梁和伸出的右手臂都是至高点,这样就确定了每尊造像的规模及姿态。我们可以看出该龛的七尊造像都已完成了石坯阶段。次之是个体雕像的雕凿阶段,即将石料粗坯凿去多余部分,使雕像初具大体轮廓,然后进一步打出体面关系的基本形状。摩崖三佛龛中本尊和二坐佛已完成了这个阶段。次之是在造像轮廓的基础上再进行打细的阶段,重点是刻画形象和找准形体的起伏结构等微妙变化。这是对雕像进行艺术处理的重要阶段,需要耐心地精雕细刻。例如此龛中本尊弥勒和二结跏坐佛的高肉髻,似应为螺髻,因属于细部,可能尚未雕刻螺纹。再次之为打磨阶段,在打细石雕的基础上,用研磨材料进行打磨,抛光后能将石质材料的特点凸显出来,使雕像增添光彩,增强艺术效果。此龛中本尊造像弥勒除手足衣饰尚未磨光外,已基本完成了这个阶段,所以在视觉效果上明显强于其它造像。再次之为着色阶段。龙门石窟的雕刻品都经过了彩绘,色彩鲜艳夺目,甚至佛像贴金,北魏安定王元燮造像记中有“众彩圆饰,云仙焕然”的语句,《大唐内侍省功德碑》亦有“彩画图形,尽归中道”的描述。但是历经1500多年的岁月沧桑,很多彩绘都剥落殆尽。几处大型皇家造像还保留着较为鲜艳的颜色,多为金色和朱砂红两种颜色,较为明显的有宾阳三洞窟顶朱红色的莲花藻井、万佛洞本尊阿弥陀佛的通身金色,将洞窟的皇家风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摩崖三佛龛的造像工序还未到着色阶段,故不太明显。

摩崖三佛龛不仅在设计构思上注意主从关系,防止喧宾夺主,而且各个雕像的进度也遵照了这一原则。在七尊雕像中,本尊弥勒的形象已基本告成,其魁伟肃穆的仪姿大有唯我独尊之势。两尊坐佛已基本精雕细刻完毕,尚未打磨,其余几尊除局部有雕刻外,大多为石坯。雕像的进度似乎也遵照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从艺术创作上看,主佛弥勒是摩崖三佛龛的主体、中心和高调,先完成主佛的形象,既能优先保证重点,又便于定下三佛龛总体设计的基调,使其它相应的造像有了尺度准绳。这对于现代雕塑来说,应该也是必须遵守的准则。

综观龙门两山石窟造像,除上述工序外,还有摩崖三佛龛没有涉及到的其它步骤。在所有工序开始前,应首先选择好适于开凿石窟的山体。龙门两山属寒武、奥陶纪石灰岩,石质坚硬细腻,虽有适于雕凿的一面,但也有它的弊端。岩层中裂隙极为发达,喀斯特溶洞较多,且地下水丰富,杂树丛生,势必造成多组裂隙切割岩体。今龙门西山摩崖三佛龛至万佛洞长达数百米的山体,只有零星几处小龛开凿。因为此段山体厚度较薄,泥质含量大,杂树丛生,不适于开窟造像。选择适于开凿石窟的山体,此为第一步。龙门石窟窟形比较统一,除上述摩崖三佛龛外,其余多为毗诃罗窟,即进深较深而没有中心塔拄的洞窟形制。例如古阳洞、莲花洞都是在原有天然岩洞即喀斯特溶洞的基础上扩张而成,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开凿山崖的工程量,降低工程难度。但更多的石窟则是在山体崖面上开凿出来的,这一点会在下文宾阳洞的开凿中详加说明。人工斩出崖壁,开凿出洞窟,此为第二步。在完成这两步工序之后,便如同上述摩崖三佛龛开始窟内各个雕像的雕刻。最后在雕像完成之后,还要在石窟附近选择合适的位置镌刻碑刻题记,对该处石窟造像的情况予以说明。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00多块,与石窟的位置关系不一,主要是出资开窟造像功德主的发愿文,这为后人研究石窟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龙门石窟其它相关史料和题记记载涉及到开凿情况的洞窟

在龙门石窟,除摩崖三佛龛为后人 提供了研究石窟开凿工序的实例外,宾阳三洞和奉先寺作为皇家洞窟,也留下了关于石窟开凿情况的记载。

宾阳三洞位于龙门西山北部,分中、南、北三洞,北魏时完成了中洞,南、北二洞完工于唐初。宾阳三洞是在统一规划和统一安排下开凿的,平面、结构、造型都很相似。布局采取对称的手法,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是比较成功的一组石窟建筑。

宾阳三洞是中国惟一见于正史记载的洞窟。《魏书-释老志》记载:“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初建之始,窟顶去地三百一十尺。至正始二年中,始出斩山二十三丈。至大长秋卿王质,谓斩山太高,费工难就,奏请下移就平,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永平中,中尹刘腾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已前,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三所,就是指宾阳三洞。这是关于宾阳三洞开凿情况的较为详细的文献资料。

北魏宣武帝于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命大长秋卿白整,仿照云冈灵岩寺石窟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营造石窟二所,亦名灵岩寺。在没有崖壁的情况下,首先要人工斩出崖壁,然后开凿洞窟。按照原计划“窟顶去地三百一十尺”,就是指从窟顶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北魏中期一尺合今28cm,三百一十尺合86.80m。要先开凿出这么高的崖面,再于崖面上开窟造像,确实工程惊人。所以经过五、六年的时间,到了正始三年(公元505年)方才凿出高达二十三尺即6.44m的崖面。现宾阳洞以上山腰处,有一明显的经人工开凿过的崖面,此崖面顶到游览路的垂直距离以及崖面本身的高度,与记载尺寸相当,南北宽度较之今宾阳三洞略大,故这一遗迹当为景明元年始“营造石窟三所”的地点无疑。至于《魏书・释老志》中所记的“二十三丈”的“丈”字,当为“尺”之误,因“二十三丈”合二百三十尺,即64.40m,如果在五年内能开出这么高大的崖面的话,就不会出现下一任大长秋卿、宦官王质“谓斩山太高,费工难就,奏请下移就平,去地一百尺”了。再从现存遗迹看,这个“二十三丈”即64.40m的数字,是无迹可寻的。王质的奏求被宣武帝批准,所“营石窟二所”指宾阳中洞与南洞。再过五年,中尹、宦官刘腾奏请为宣武帝再造一窟,指宾阳北洞。值得注意的是记载中“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以前,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这句话。整个工程花了二十四年之久,用人工八十万两千三百六十六个也没有全部告成,仅完成了中洞,开凿出了南北洞窟,而南北洞窟内的雕像是在唐初完成的。由此可想古代在山体上人工斩出崖壁,开凿洞窟需要耗费多么大的人力,工程的难度可想而知。而斩出崖壁、开凿出洞窟只是走出了营造石窟的第一步,具备了石窟雕像的前提条件而已。

在龙门唐代石窟中,奉先寺是最为雄伟壮观的―所,其规模之大超过了龙门所有的石窟。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没有采取开凿洞窟的方式,而是如上文所述摩崖三佛龛―样,在人工斩出崖壁的基础上,就露天雕造佛像。严格地说,它是―个巨大的佛龛,而不是窟洞。这就可以更有利于利用山势,减少开凿山崖的工程量,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施工。关于其开凿情况,史书无载,可以作为依据的是主佛卢舍那佛座北侧唐玄宗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补刊的《河洛之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碑。碑记云:“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二菩萨七十尺,迦叶、阿准、金刚、神王各五十尺。”碑记篇首即记载了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建,并将各个雕像的尺寸予以了说明。按唐尺约合公尺29.6cm,可以折合出确切的数字。碑记又云:“粤以咸亨三年壬申之岁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奉敕检校僧西京实际寺善导禅师、法海寺主惠简法师、大使司农寺卿韦机、副使东面监上柱国樊玄则、支料匠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等,至上元二年乙亥十二月卅毕功。”该段记载了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武则天以皇后身份捐助工程二万贯脂粉钱和工程的完工时间即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值得注意的是碑文中还记载了主持奉先寺工程的人的姓名,这在龙门石窟的铭文记载中非常少见。善导禅师是净土宗的大师;同为检校僧的惠简法师还主持开凿了龙门石窟的另一所洞窟惠简洞,应该具备丰富的石窟营造的经验;韦机是设计师,他曾设计洛阳的上阳宫和洛河中桥;支料匠李君瓒不仅参加营造奉先寺,在奉先寺完工之后又参加修建了紫桂官。调露二年(公元680年)紫桂宫完工,他为自己平安到家而庆幸,又在奉先寺南造观世音菩萨像―躯,造像题记为“李君瓒修紫桂宫平安至家敬造观音菩萨调露二年六月卅日”。《河洛之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碑文中所提到的上述这些人都可墙际当时杰出的雕刻家,奉先寺就是他们和其他无名匠师们的杰作。

三、关于经营石窟的机构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历来十分扶持佛教的发展。而作为佛教的重要表现形式石窟,在龙门石窟北魏至北宋的开凿史上,各朝代都设有石窟的营造、管理机构,大型窟龛项目都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

北魏经营石窟的机构是石窟署,景明初年置,这与宣武帝开凿龙门宾阳三洞有关。鲁迅先生指出:“‘石窟署’盖立于景明初,专营石窟。”又指出:“石窟以正光四年毕,法智卒于六年,故在营福署,是署所掌不可考,要亦系于释教,置于伊阙,故法智卒,便葬其地。”皇家开凿石窟还另委官员负责,如上文所述宾阳洞的营造。

隋朝营造石窟由甄官署下的石窟丞管理,“太府寺,掌金帛府库,营造器物。统……甄官等署令、丞。”“甄官署,又别领石窟丞。”

唐朝“甄官令掌供琢石陶木之事,丞为之贰凡石作之类。”石窟也在其管理范围。但是皇室开凿石窟的工程还会委派专人负责,如上文所述奉先寺。龙门西山万佛洞是由大监姚神表、内道场智运禅师“奉为天皇天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

宋代由东西八作司掌京城内外缮修之事,“将作监旧制,判监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凡土木工匠之政、京都缮修隶三司修造案。”“东西八作司,掌京城内外缮修之事。”今龙门东山万佛沟、八作司洞均有东京八作司的题记。

在龙门石窟北魏至北宋的开凿史上,各朝代都设有营造、管理机构,大型皇家石窟工程还会委派专人负责,足见朝廷对开窟造像的重视,为古代石窟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龙门石窟是古代无数艺术匠师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仅宾阳洞就“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而他们的名字却很少记载下来。龙门石窟千龛饰壁,万佛生辉。正是靠这些艺术匠师们世世代代的艺术创作,才造就了龙门石窟这座震撼世界的佛教雕刻的艺术殿堂。就雕刻艺术而言,龙门石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民族雕塑艺术完整体系的集中表现。它有着成套的雕塑艺术的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准则,对当今我国民族雕塑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上一篇:对艺术守与变的一点认识 下一篇:“河陇绿狮”与水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