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职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时间:2022-08-24 07:14:13

如何培养职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职业中学学生数学成绩普遍较差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一、培养兴趣,联系实际;二、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三、增加自信,扬长补短;四、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关键词:培养兴趣 增加自信 提高能力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尤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学习起来更加吃力。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我想对职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几点建议:

一、培养兴趣,联系实际

学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学生经过中考的失败,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因此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淡化,学习能力下降。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所以教学应该从兴趣入手。因此,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他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他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事实上,只要他们感兴趣,就会克服困难,努力达到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就是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积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授“圆的认识”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不采用圆形改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发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的?究竟圆形有什么特点?如果改用其他形状将会出现什么情景?为了进一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应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增加自信,扬长补短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多讲通解通法和常用技巧,注意速度训练,分析问题既要“由因导果”,也要“执果索因”,暴露过程,激活思维。注重数形结合,适当增加直观教学,训练作图能力,培养想象力,揭示实际问题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培养“建模”能力。学习数学缺乏自信,主要的原因就是经历太多得失败,或者根本没有得到肯定。了解到这些同学,在上课中注意把简单的问题尽可能多的让他们回答,到黑板演示;做作业前把作业中可能会出现的难点,事先进行个别的辅导,使他们能独立完成作业;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都给予积极的肯定表扬;考试前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考试结束后,帮忙找出问题的根源,帮忙分析存在的原因,并不是他们能力差,而是考试的技巧或者是在学习中的疏忽。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就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应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其次,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最后,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高级职业学校

上一篇:让小学语文作业“活”起来 下一篇:师生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