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广播晚间档新闻节目的特点

时间:2022-08-24 05:53:40

分析广播晚间档新闻节目的特点

【摘 要】新闻类节目是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早间节目受众的不同,广播晚间档的新闻节目在内容的编排方式、思辨性上有很多不同,可以说内容、形式特征和媒介地位等方面构成晚间新节目的总特征。

【关键词】频率定位 新闻深度 话语权 时间节奏 有温度的传播者

晚间档新闻节目,泛指于傍晚5点至8点播出的新闻报道节目;但在香港,晚间新闻是指在接近午夜播出的新闻报道。在台湾,接近午夜播出的新闻报道则称为夜间新闻。

一档广播晚间档新闻节目的特色是什么?晚间新闻节目应该玩出什么花样?区别于早间新闻,晚间新闻最大的魅力应该在哪儿绽放?这一连串的问题足以让人深思。

一、晚间档新闻节目应该是频率定位和专业特色的最直接体现者

在这一点上,与早间档新闻做个比较,特点会更鲜明。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广播早间档新闻节目最主要特点是信息量大、内容简明扼要,节奏欢快,太复杂的新闻内容对于时间紧迫的上班受众来讲,是一种负担。

如果说早间类新闻节目是“小清新”“小萝莉”,那么广播晚间档新闻节目就是“成熟的大叔控”,应该是一档强有力的专业范儿的新闻类节目,具有强大的渗透力。这是因为很多人在白天时间忙于工作,没有精力和时间顾及新闻信息,这就急需一个媒介在适当时段,提供给人们最需要的信息内容,而晚间档新闻节目具有特殊的媒介地位。

如何展现这种特殊地位?晚间新闻节目通常要梳理当日发生、发现的新闻事件进行集中报道,这种梳理不是将所有事件一一罗列,而是按照新闻价值,有逻辑、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筛选;报道题材呈现多样性,具有消息、简讯、专题、采访等多种新闻样式。还有,比如更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凸显刚刚过去的白昼时段新闻记者敏捷的新闻反应;还比如,要善于穿插直通现场的采访,来尽量接近新闻事件发生的原点,消除空间差,还可以采集现场典型音响,恰如其分地运用道具加以表现,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再比如,遭遇特殊事件能打破常规时长、常规框架进行非常规报道。

2016年,沈阳新闻广播在晚间5点开设了一档新闻节目――《新闻晚高峰》。这档节目在该年度就多次打破常规框架进行非常规的集中报道。比如7月26日沈城发生的特大暴雨作为一场突发性灾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它也是对广大媒体及其媒体整体报道实力的一个严峻考验。沈阳新闻广播把本频率的非常规报道就发在当天《新闻晚高峰》节目,整整一个小时的报道行动中,派出多路记者,以多样的报道手法,及时、客观、全面的报道内容和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成功地完成了对此次灾难事件的报道,基本实现信息即时性和全过程传递,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新闻事件现场信息的需求。

二、广播晚间档新闻节目,在内容上要更讲求新闻的深度,做有力度的报道者

广播晚间档的新闻节目,相对早间新闻节目,时间都比较长。那么,请您考虑一下,一档最少是60分钟的新闻节目,50条以上新闻信息的传递,受众能够记住的有多少?即便是在精神百倍的早晨,这个比例也不会很高,何况是忙碌了一天之后略带疲乏的傍晚。所以,高频率的播报,超大信息量的传递,貌似“很新闻”,却留不住受众。与其把时间与精力浪费在信息的无效传播上,不如精挑细选受众关注度最高的新闻,将之做大、做深、做透。

沈阳新闻广播的《新闻晚高峰》节目也做了不少尝试。这档节目,不再全是特别快速的新闻充斥耳膜,而是把节奏放慢,让大家听到稍微相对深刻的东西,节目个性魅力由此得以张扬。例如,《新闻晚高峰》第一个子栏目《今日头条》,通常以报道当天新闻性最强的事件来满足听众的心理要求,调动听众的兴趣和情绪,比如2016年4月7日,媒体披露北京“和颐酒店女住客遇袭事件”,当天引发超级关注,除了对当事人“弯弯-2016”的遭遇表示同情外,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酒店方面的反应和警方在事件上的后续发展,当天《新闻晚高峰》及时在《今日头条》报道相关进展,并推出新闻思考,标题是“从路人转变成当事人会有多远?”;2016年5月12日“辽菜泰斗”刘国栋先生不幸离世,《新闻晚高峰》节目不仅在《今日头条》报道特约记者的一手消息,更连线其弟子刘敬贤回忆师徒的旧日往事,还推出广播评论“辽菜留给我们的风骨!”。

三、广播晚间新闻节目尤为善用话语权,做观点的及时提供者

在新闻节目中,话语权最直观地体现在新闻事件的点评中。如果记者的报道新鲜、及时,但是评论跟不上,或者评论不注重时效性,那么就失去了新闻评论意义。在这一点上,晚间新闻节目与早间节目,有很大不同。科学家发现,虽然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健康,但人其实是越到晚间越聪明。大脑最灵活、主意最多的时刻是在晚上,受众的逻辑思辨性在晚间也强于早间,思维活跃性更活跃于早间,也就是类似新闻评论、深度解读类的节目,统统放在晚间档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地方与中央媒体皆谙此道。

沈阳新闻广播《新闻晚高峰》节目不惜力气,组建了由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人大代表、跨媒体记者等人员构成的自己的专家智囊团,在重大事件和社会焦点中快速反应,用事实说话,分析本质,而且每天都通过一个固定子栏目《今日头条》,以“新闻+连线+评点”的方式,提供清晰的新闻事实,同时也为受众也提供观点、新闻价值判断,更思考更全面,让节目的理性更闪光。例如,2016年10月22日,中国足协官方宣布与意大利名帅里皮签约,后者将出任国足主帅一职,年薪被爆高达2000万欧元,创造了中国足坛的最高年薪。这样大笔资金的投入,让不少球迷、网友纷纷在网上刷屏吐槽。沈阳《新闻晚高峰》提取了百姓关注的这一社会热点事件,在当日节目中一边连线相关嘉宾,同时抛出“是解救国足,还是解散国足?是理智还是情感占上风?”的话题。再有,2016年11月17日,著名运动员林丹婚外情的激情画面曝光,沈阳《新闻晚高峰》更是下手及时,在节目中及时发问“明星出轨的代价有多大?”等等。这些对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在《新闻晚高峰》节目播出之外,节目另外还编辑组成相应稿件,通过新媒体环境,如当天节目官方微信互动平台上进行摘要播发,激发社会思考,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更加公共的话语空间,从而让“草根”参与到新闻评论中来,延展思考互动时空,很是精彩。

四、新闻内容编排上,晚间档新闻节目更要强化时间节奏的跌宕起伏,做注重伴S性的艺术者

跟白天相比,晚间档广播类节目听众群会有一个很大变化,就是由于交通晚高峰、下班晚高峰与节目播出时段重叠,受众群陡然涌入了庞大的下班一族、私家车一族。此时,广播的一个重要功能――陪伴性,反逼新闻节目的节奏必须要做到符合收听的艺术性。如果晚间新闻节目的节奏单一、变化过少,整个过程就会过于平淡,缺乏起伏,会引发听众的厌倦心理。

广播新闻节目的节奏体现在多个方面,它讲究内容是轻重结合、时长是张弛有序、隔断是合理运用等。美国的几档著名晚间新闻节目,就是把刚开始和结束的几条新闻的时间规划最长,报道最详细,中间的新闻事件偏短,总体都是既有平稳变化,也有急剧起伏。

作为辽沈本地的新闻节目,沈阳新闻广播的《新闻晚高峰》也非常重视节奏的艺术性。比如,在其最后一个子栏目《生活易学堂》的内容选择上,在给予受众信息满足感之际,还强调以轻松活泼的内容深得听众喜爱,俨然成为“饭”后“甜点”,在此之前,人们不会介意在已有“饱胀感”的情况下再等上相对较长的时间来获得满足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来结束这次信息之旅。这正如《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一书中所说,“好的节目结构的最后一项要求是必须使听众或观众对整个节目保持兴趣和在最后结局时感到满意。”让受众满意却意犹未尽,这是新闻节目在结束时取得的最佳效果。

其实,广播晚间档新闻节目的特色还有很多要素,比如每一条新闻,都来自一处值得探究的新闻现场;每一处新闻现场,总裹藏着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文关怀;每一种人文关怀,背后总要有一种透彻清晰的观点。所以晚间档节目要始终倡导人文关怀,做有“温度”的传播者。这里我理解,新闻节目的人文关怀,既是筛选新闻选题的尺度,更是面对新闻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胸怀。再比如相对早间时政新闻较多,晚间档新闻更要偏重民生的视角,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综合起来,研究广播晚间档新闻节目,就应该清晰把握,它应该是一天最具价值新闻的筛选和总结,它有强大的时效性,更追求原生态的新闻现场;它应该是晚间一档偏重社会性新闻的民生新闻栏目,它要做有温度的新闻;它还应该拥有更大的传播力量,它要在挖掘理性的道路上多多努力。(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文章:《美国广播公司晚间新闻节目研究》作者:暨南大学周涛.

[2]书籍:《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作者:(美)赫伯特・霍华德等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上一篇: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初探 下一篇:详解龋病、涂氟和窝沟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