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方法研究

时间:2022-08-24 04:47:57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方法研究

摘 要: 美术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美术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阐述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创造力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创造力 教师作用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儿童虽然有他们创造本能的一面,但是创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学习活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认真考虑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备课的质量。不管哪一方面,教师都应当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所谓作用,我认为应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一、通过培养美术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事业的浓厚兴趣,既是智力的触发器,又是促进创造活动成功的动力。只有当人们对从事的事情感兴趣时,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发现问题,产生出创造灵感。如在学习七年级《版画》一课时我采用了“发现―创造”的教学方法,我以“版画是怎么产生的,它有哪些种类,它们是怎么制作的”作为课的出发点。课的开始是从几个手印、几片叶子印所产生的美感开始的。让学生发现,通过面的凹凸变化,可以拓印成一幅美妙的画面,由此有了一个新的绘画种类――版画。展示几种类型的版画作品,告诉同学:版画有许多种类,版面的制作可以凸,也可以凹,效果是不同的。谁能“发明”一些制作凹版的方法或凸版的方法?可以用哪些与众不同的材料?激动的争论,热烈的讨论之后,我罗列同学们的“发现”的手法进行归纳,再次引导他们欣赏各种版画作品:如木刻、铜板、吹塑纸板和纸板等;在讲授基本制作方法后,我还带领学生去教室外采摘树叶、小草、石头,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们通过学习材料剪贴、组合、染色等手法,制作出各具特色的版画作品。

二、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是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美国吉尔福特提出的概念,他当时主要是针对只有一种答案的纵向思维而谈的。特点是:多端,灵活,精细,新颖。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培养儿童从小就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对儿童是很好的学习与锻炼。如我在教《纸浮雕》一课时,提问:用卡纸化平面为立体的设计方法有几种?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思考,寻找到平面弯曲可成立体,平面穿插可成立体,平面粘贴可成立体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法。而纵向思维经常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使用,因为只有一种答案才是对的,而艺术并不希望只有一种答案。其实纵向思维运用得好,也可以使儿童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可见,在艺术创作中,发散性思维和纵向思维都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三、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在美术教学中,仅仅培养学生学习创造性思维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没有这些,任何出色的构思都难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变成一句美丽的空话。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学的知识与技巧,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我上过一节“吹树”课:用颜色水滴在纸上,用嘴吹颜色,变成一棵奇幻的树,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到了六年级,有一次我叫学生画一幅有关太阳的作业,有个学生使用了吹画的方法,她把颜色滴成太阳,再按不同的方向吹出光芒,效果好极了。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知识与技巧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所以首先要通过美术课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以自己的创造性教学影响学生

要想使学生有创造性地学习,教师首先就要有创造性地教学。一节富有创造性的课,会富于魅力,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它能有助于学生对创造性的理解。观察、写生是绘画的基本功,教师在教学生基本功的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创作,在观察中善于发现美。我要求学生边写生、边创作,在写生中有创作,在创作中有写生。如在对学生进行校园写生训练时,我要求学生把平时见到的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景融合到校园里。有的画学校大门同学放学井然有序的情景,有的写生校园里的一棵大槐树,将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树下游戏和锻炼身体的情景画了下来。这都说明学生平时早就有着细致的观察、亲切的体会,一旦身临其境,就很容易在写生时进入到写生与创作结合的状态之中。这对学生深刻地理解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并不要求每幅写生画都有创作。

五、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创新发展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评价的方面有很多,如:灵活性、动手能力、合作性、独立性等,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化,如:语言、文字、数据、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等。我对学生的作业是这样处理的: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画面构图是否大胆,三看作画态度是否认真;作业允许迟交,要的是质量;作业当面批阅,不进办公室,每堂课布置好作业后,批阅上次的作业。这样可以当面肯定作品的成功和指出不足之处,甚至亲自动手改画,且可进行师生、学生间讨论或当场出示表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创造力的形成,师生均应持之以恒。只有采用新活动、新探究、新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也才能真正使中华民族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国美术教育.

[4]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上一篇:中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