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课多轮研讨中促进专业成长

时间:2022-08-24 03:57:15

在同课多轮研讨中促进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中的“同课多轮”课例研讨是任课教师选定的某一节课按照“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的模式由教师自己与同伴共同反复经历多次,对“原行为”和“新行为”的不断反思与修正,从而力求有效的行为过程。这种案例研究不仅能“打磨”出有实效性的课,而且能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培养教师反思教学的意识,并促进教师间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一、审视自己,自我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健全人格的实践性智慧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不但需要学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个体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走进课堂,可以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认真反思,深入探究问题。我们发现事前的分析,因为是预设的,往往失之肤浅,缺乏针对性;事后的反思,因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往往更深入,更具有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因而教师进行以反复反思与修正为特征的同课多轮研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校开展的同课多轮校本教研中,教师在多次的实例比较中,对教材内在价值的挖掘和提升上有了客观、感性的认识,因而能在行动反思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如在执教《詹天佑》一文中,本人设计出的第一次教案在上课过程中就发现比较肤浅,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而在后几轮实践中,我把“反思”和“问题”贯穿始终,扎扎实实地以“提出研讨的问题一学科教研组内讨论一个人思考―集体交流―教研组内上课、集体研讨一再设计、再交流――再上课、再研讨”七步开展活动。以课例同课多轮研讨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凸现了教研活动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更好地发挥了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二、同事相助,和谐成长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挑战,教师团队合作成为最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手段。在同课多轮研讨中,虽然是个人执教,但每一轮的集体备课节省了个人大量的备课时间,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让大家的资源交流共享,相互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对执教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受益意义,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有效地营造学校的教科研氛围,使全体教师也都能从中受益。

我在执教《詹天佑》的同课多轮研讨中,同年段教师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在一轮轮的研讨中,我在大家的帮助和启迪下,不断地修正与完善自己的教案,逐渐优化自己的教学活动。在《詹天佑》第4自然段的教学中,第一轮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请同学认真读课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并多读读。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应该不难,可在上课时,学生面面相觑,基本上没人回答。下课后,同年段教师告诉我: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针对性,显得太泛,学生不容易找到答案,而且,这样的问题对这篇课文来说,是一个牵强的问题。她们帮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想的?读一读,把有关句子用不同的记号标注在书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把你的体会批注在书旁。果然,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课堂有了明显的改变。看来,作为教师,认真钻研文本,摸准学情,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让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实质。校本教研,使教学过程一轮比一轮更加有效。我从中也进一步提高了设计与施教的能力。

三、专家指导,促进成长

校本教研虽立足于“以校为本”但也要借助专业研究人员参与研讨,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研究,在他们的带领下,会使教师少绕弯路,有效地将研讨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在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与实践,可以减少盲目性,从而提升校本教研的深度和效度。因为专家指导,首先有利于教师进一步理解教材。在同课多轮研讨中。本校聘请的专家陈德老师就经常给我们以中肯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其次专家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还会把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出来启迪教师深入思考,或与教师共同研究,因此专家的点拨非常重要。

还以《詹天佑》为例,在校本教研中,陈德巢老师多次听课。认真钻研教材。反复与我进行交流。他不但与我交流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在上课过程中过于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我应该深入挖掘文本语言文字中表现出的詹天佑人格魅力,如不顾压力勇扛重任的爱国精神,不怕艰险、同甘共苦的敬业精神和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说实在,刚开始我还有点无法接受,怕上成了思想教育课。他一步步地引导、点拨,并亲自做示范,扭转了我的思想。让我受益匪浅。

同课多轮的校本教研,是立足教学的“草根研究”。它根据教师现实需求,最终实现师生“双赢”,无疑对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熟悉和掌握新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学反思能力,培养同伴互助的合作精神,形成“学习型”教研组,促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上一篇:论形象思维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