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语文学习效用,提高语文教学绩效

时间:2022-08-24 03:36:30

放大语文学习效用,提高语文教学绩效

初中阶段,教师要立足语文教学的实际,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等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掌握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特点、能力差异和学习需求,突出重点,因材施教,全力提高教学绩效。

一、注重基础知识学习,激发语文学习情趣

1?郾培养学习情趣。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情趣,教师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文化素养,名言佳句、成语典故信手拈来,以优美的文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情感沟通的交流引导学习动力,用自己的语文功底,引导学生见贤思齐,让学生在书本与生活中找到结合点,在知识学习中提升自身能力,在优秀作品中感悟人生价值。在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生活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讨论。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

2?郾筑牢基础知识。新课改后,初中语文的选文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在题材、文体、风格上实现了多样化。强化课本知识学习,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结合课本注解,借助工具书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结构、要点等,掌握课文大意、知识门类、写作特点,把不懂的问题标记出来,对重点、关键和预习时没有涉及的内容,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一起学习探究,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课后勤练习思考,归纳总结,让所学、所思、所练知识的牢固掌握。

3?郾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思维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变单纯灌输为自我发现,变机械操练为灵活运用,变封闭训练为开放教育,变单向传授为师生互动,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品感情,应用语文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诱发学习意识、教会学习方法。如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一课时,我找出有视频的配乐朗诵课件,先放给学生观看,早春,桃红李白,让学生感小草“钻”出来的样子,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注重课外知识积淀,灵活运用学习载体

1?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语文学科涉及面广、包罗万象的特点,从熟读课文开始,让学生认真读书,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使学生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学习语文。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不过是海面上的一朵浪花,远不能够满足学生成长进步的需求,所以加大课外阅读量,扩大语文知识面是非常必要的。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采取恰当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多读《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的基础上,多读一些对学习有益的书籍,如《读者》、《青年文摘》、《让中学生收益的100个励志故事》、《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等书刊刊发的有关人生、情感、社会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享受快乐,在快乐读书中完成知识积累。

2?郾广泛获取信息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在积累中梳理,在梳理中构建自我的知识结构。如果把积累说成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那么梳理则是语文学习的“技能”,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更有高度。我注重引导利用课余时间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让学生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知识,指导学生梳理知识要点,做下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这样,不但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课外知识,而且使他们的思想不断进步,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3?郾热情鼓励学生质疑。学起于疑,思源于疑。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语文学习的理解也会在疑问中加深。我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质疑,对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看法观点。在他们向老师和同学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我都给予信任、赞赏的目光;当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时,我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跃学生思维,迸出智慧火花。教师应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使问题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学生学会了质疑,就会刻苦地钻研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以创新思维去认知书本,激发求知欲望,引发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活力。

三、注重综合知识整合,提高写作运用能力

1?郾加强生活知识提炼。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写作水平,提高写作水平就需要不断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活缺少经历、缺乏认识,导致写作能力不强、写作水平不高。我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给学生生活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让语言文化信息和生活常识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对语文学生产生情感,帮助学生巩固、扩大语文的基础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用真情实感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2?郾加强综合知识的整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知识的平台,拓宽阅读范围,增大阅读总量,加快阅读速度,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不断加强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让课堂资源与课外学习得到有机的补充,放大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功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整合自身掌握的语文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综合利用,融会贯通。

3?郾加强写作能力训练。写作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对学生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的一种综合运用,使学生勤于各种文体、各种写作手法的练笔,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读,背上精彩片段。在此基础上,注意观察事物、感悟生活,有感而发的写随笔,真情实感的创作,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我们应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文学的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下一篇:浅议语文课堂的学生对话及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