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作品《天山风情》赏析

时间:2022-08-24 01:35:59

二胡作品《天山风情》赏析

摘要:王建民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著名作曲家,他创作的二胡作品深受专业音乐院校学生和青年二胡演奏家的喜爱,本文对其作品《天山风情》的乐曲结构、风格、演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天山风情 王建民 新疆 音乐风格

近些年,王建民先生在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大众的瞩目。原因在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有很多二胡和古筝乐器方面的著名曲目诞生。在当今,演奏技巧不断丰富完善,各类器乐曲创作飞速向前发展,王建民先生有着自己创作的独特风格和魅力,有极多的优秀曲目在他手下诞生。他的创作不但拓宽了二胡演奏者的眼界,而且还种类繁多,极为突出的是他的创作思维和演奏水准给当代器乐曲目的创新和发展增添了极大的鲜活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天山风情》就是以新疆风格为题材的一部作品。它不同于传统曲目,传统曲目主要是短小精炼,以社会为背景为内容,结构大多为再现单二部,也是说快板,慢板,快板。《天山风情》采用多段体结构,由印子和九个段落组成。开始是散板式的印子,音调悠扬,自由辽阔,多种变化音和三连音节奏的使用,就好像为人们展现了一副美丽的天山风景花卷一样。第一段(7-40)是稍快的行板,主题音调的旋律清新流畅,曲调悠扬、辽阔,描写新疆地广辽阔的美丽风景。第二段(41-56)采用富有摇曳感的八七节奏类型与休止符的交替出现,为人们描绘了一副动人的舞蹈场面。第三段(57-75)转至F调,乐曲进入歌唱的画面,算是主题的一个再现。第四段是一个散板段落,为下一段欢快的气氛做铺垫,使乐曲推上高潮。第五段(79-81)是热烈的快板,由F调转到了降B,速度也加快了许多,旋律多用摸进的手法,气氛热烈欢腾。第六段(119-144)转回了C调,旋律富有歌唱性。第七段(145-223)调性转换频繁。从降E到降B,再到F调,最后是C调,节奏富有舞蹈性,欢快流畅,旋律多使用重复和模进,将音乐推向高潮。第八段(224-228)是一个华彩乐段,音乐由高音区的回转反复一路倾泻下来,到达了低两个八度的3音,又折腰上行,全部使用颤音,将音乐引申到更高的la音,在泛音处结束,给人以无限遐想。第九段(229-253)转会F调,音乐抒情徐缓,再现主题音调,泛音句8次重复,似乎是美妙的歌声渐渐远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载歌载舞的画面。

王建民先生这首新疆题材的作品,其中所体现的新疆音乐风格,离不开新疆人的生活习惯,他们说话高亢,而且说话的音会绕好几个圈,说话的尾音都会有一个大滑音,说话语速都很快,而且音调高,所以乐曲的引子在高把位开始的。半音经常出现,伴音出现后,会很快回到主音上,新疆是一个多数民族聚集的地方,非常辽阔,盛产葡萄,丰收的时候人们都载歌载舞来庆祝,所以,新疆音乐里有很多的休止符和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或者是四个十六分音符,多从弱起。

《天山风情》里有很多的增二度,这都与新疆人说话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是新疆风格的乐曲,大多都会出现增二度,这是新疆音乐的特征。王建民《天山风情》中的当地音乐展现出的音乐特性以及表现手法与一般情况下对二胡表现手法的需求衡量准则具有不同之处。例如,表现广东地方的音乐,一定要有效地把握广东地域民间音乐的特色和表现手法;表现陕北地域的音乐,一定要把这一地方的音乐特色和表现风格有效地把握。在王建民先生的演奏中,并没有明确阐释这些风格的展现手法。例如,在曲目《第四二胡狂想曲》的北方特色音乐中,曲子里未包含北方二胡特色的滑揉和垫指滑音等一些表现手法,但音乐中却表现出了浓浓的北方乐曲的特色和韵味。在王建民先生的许多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地方不同音乐的表现手法和音乐特色,其实这就是他音乐手法的充分展现和创作思维的表现。在他的音乐中,让人感到十分的大气,民族风格融入了自己的创作特色,音乐表现呈多样性和丰富性。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在他的作品中运用的十分得当,并且特色鲜明。由此,大家不可以简单的将其音乐表现概括为某一地域风格的呈现,而是具有多元音乐元素的融合。王建民先生曾以曲目《一狂》为例,他讲:“这首曲子尽管是具有了云南地区的音乐特色,但是我还是想要表达出‘中国风’的特色,不仅仅是云南地方特色和风格,是要表现一种“中国风”的映像画面感。”例如:西方的狂想曲就是采用了西方的音乐特色,表现了总体上的西方音乐的风格和格调。但是这种总体上的西方音乐风格和格调,包含了西方某一地域的音乐元素和特点。因而,我们要从总体上去把握音乐创作的风格。王建民先生的《一狂》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狂想曲音乐作品的特色阐释和表达。

尽管,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风格表达给人留下了外在相似的感觉,但是,音乐的内在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所以,在表演王建民先生的《一狂》这样类似的曲目时,切不可只限于单一的表现技法上,需要深入地探究音乐内在的东西,挖掘出音乐真正的内涵所在。

诚然,每一首好的乐曲不能离开卓越的音乐表现。怎样将音乐有效地阐释是大家所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演奏者不但应该具备基础的技法表现能力,还应该去挖掘并且分析音乐的内涵,从而精确掌握音乐内在的东西,特别在表达无标题乐曲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地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思想。熟练掌握了这些是有效阐释地方音乐特色和总体音乐特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诠释好作品的关键。

上一篇:探析武宁打鼓歌的主要内容与社会功能 下一篇:浅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