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装饰中人物题材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8-24 01:24:52

陶瓷装饰中人物题材的运用研究

人物题材是陶瓷装饰中的重要表现内容,陶瓷装饰中的人物题材整体可分为仕女题材、高士题材、婴戏题材等,虽然不同装饰题材有着不同的装饰特色,但共通的是陶瓷人物题材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了陶瓷艺术创作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逐渐提高,陶瓷装饰中涉及的人物题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神佛鬼怪,戏曲人物,历史人物,民族英雄,文人雅士到孩童老翁,仙人美女等等都包括在其中。按照绘画长期以来的习惯,陶瓷人物题材可归纳为仕女题材、婴戏题材、高士题材。

仕女题材及装饰特点

仕女题材在绘画史上作为独立的绘画种类出现,最早在汉代已有发现,汉代宫廷画师毛延寿绘制仕女画在《西京杂记》就有记载,距今约已有2000多年历史。楚国时期的《凤夔人物帛画》是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仕女画。当时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仕女画因为当时的仕女画并不成熟,唐宋时期仕女画才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画种。宋代以后陶瓷才以仕女题材为主要装饰,清代时期达到最鼎盛。清代仕女题材以粉才、五彩为主,其色泽鲜丽、画工巧致。民国乃至现代仕女题材的陶瓷创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审美种类

仕女题材的陶瓷创作相比其他人物题材有着更为明显的特点,首先,女性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代表形式,女性题材被选用作为陶瓷装饰,再次升华了美的事物。其次,女性美本身不同的表现方式就有多种,女性的美既可以是妩媚动人又可以是温婉柔顺又可以是刚毅坚韧的……至此陶瓷艺术家已将女性题材美的多样性作为首选题材,需要表达的美的形式也不同。我国的创作题材传统经,状态审美,不同的陶瓷装饰技法可以根据女性题材的不同表现性结合出更多样的陶瓷装饰品。

婴戏题材及装饰特点

我国传统绘画的主要元素之一就是婴戏题材,用以表现儿童的生活状态为主,天真烂漫多以儿童游戏时场景为主。最初的婴戏题材是以人物画的陪衬形式出现的,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立的创作题材在陶瓷上出现。

唐代的长沙窑是最早的婴戏题材完整形式出现的。宋代时期已经发展为婴戏题材有多种技法表现运用刻画、雕刻、彩绘等,以婴戏题材为装饰的痕迹遍布各大窑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的婴戏题材装饰是河北的磁州窑釉下彩彩绘,不同时期的婴戏题材有着不同的表现特点。婴戏题材也由于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深得大众和陶艺工作者的喜爱,在陶瓷装饰中经久不衰。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陶瓷婴戏装饰对人们来说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表现模式,当代人期待看到与当代人审美观相符的婴戏题材作品。这种情况下便要求陶瓷艺术家以创新的创作技法和创作理念来对待婴戏题材创作。作为中国传统吉祥题材之一的婴戏题材,以独特的审美意趣以及审美特征在陶瓷艺术创作中被广泛应用。婴戏题材尽管有着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不论其从审美角度还是文化角度都有着其独特的审美性和文化性。

高士题材及装饰特点

以品行高尚之士的故事为描绘对象的创作题材在中国绘画题材中被称之为“高士图”。以表达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为主要,其中唐代画家孙位绘制的“竹林七贤”是最早的高士图。高士题材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是以中国传统国画为基础结合陶瓷媒介创作而成。画面常以品茗会友、山涧对弈、抚琴听雨等为主要内容。表达高士不同凡人的生活意趣为主要的精神内涵。常以高山流水,云海雾松等景物来表达人物的精神面貌。高士题材的陶瓷装饰起源在金代,成熟于元代。在后代的发展中愈来愈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

高士题材不单光是一种陶瓷纹样,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与精神状态的时代反映。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状态的日渐忙碌。紧张和繁杂的生活节奏,使得很多人向往归隐田园的美好生活,这种时代背景下的陶瓷高士题材创作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审美品而是真正意义上可以缓解人们精神压力的慰藉品。随着人们对于高士题材的高精神层次的追求,对陶瓷艺术的创作水平也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则高士题材的真正精神内涵将很难理解,精神高度的独特追求,化、创作技法可以交融、媒介甚至也可以替换的是内在的精神品格所具有的高士题材。

陶瓷人物题材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内容,在陶瓷装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陶瓷装饰题材多种多样,山水题材重意境,人物题材重神韵。加之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陶瓷人物题材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将日趋完善。

(作者单位: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传统红木家具表面装饰材料研究 下一篇:跑步中的膝盖损伤及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