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在错误中“淘金”

时间:2022-08-24 12:56:5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已明确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然而由于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出现错误就成为一种必然。因为这种错误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历的产物,包含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已有经验,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差错,挖掘并运用好这些形形式式的错误,可以让课堂因错误而精彩,让学生在错误中快乐成长。

一、将错就错,为课堂增光添彩

一个人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往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内省过程。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观点、错误认知,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顺应学生的错误认识,掌握其错误思想的轨迹,摸清错误源头,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其暴露错误,并把错误抛还给学生,将错就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引导学生在思考、反省中明辨正误是非。

例如:在讲述地球运行到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学生很容易混淆起来,很多同学理解为“远日点出现在一月初;近日点出现在七月初”,这是错解,经过交流,学生的错误认知是“离太阳越近,地球温度就会越高”。教师此时应顺着学生的思路,问:“你刚才所说的七月初是针对北半球吧,哪南半球呢?”同学们愣住了,是呀,如果是南半球就应该是一月份,同学们急切地想知道他们错在哪?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到教材中找依据:计算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距离差,指出这一距离相对于日地距离来说是很小,对地球温度影响不大,冬、夏气温差别的产生肯定另有原因,实际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的。这个过程不仅使同学加深了对本知识点的记忆,而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铺垫。

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而是要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要教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就可以让这些特殊的“音符”为课堂增光添彩。

二、保存错误,探寻永恒财富

错误之所以有价值,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是在于师生从中获得新启迪。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错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和错误原因进行整理、记录。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纠错本”,记录下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既要记录是怎么错的,又要记下是怎么改的,有什么心得。然后要求学生定期阅读“纠错本”,每次阅读就是对出错和纠错过程的一次回忆,使学生从什么地方跌倒,从什么地方站起,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下面介绍一位学生一道错题的纠错过程。

错误原题:如图:在北半球弯曲河道处A、B两点,哪适宜建港口?

错误的解法:A点适宜建港口(冲刷岸)。理由:受地转偏向力影响,A点成为冲刷岸。

错误的纠正:B点适宜建港口。

错因分析:引起河岸受冲刷或淤积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地转偏向力;一为河水因惯性形成的直接机械冲击力。对于弯曲的河道,河水因惯性形成的直接机械冲击力对河岸的冲刷作用显著地大于地转偏向力带来的影响。因此,对于弯曲的河道而言,河水的流向指向的那一岸即形成凹岸,冲刷厉害。

学生在学习中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纠错笔记能够使一个个知识盲点不断地被扫清;也使学习、复习变得更有针对性、目的性。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突破自我,就会不断取得进步。

三、“赏识”错题,建立和谐课堂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强调使大多数学生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然而学习偏差生在学习上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长期的考试和训练,造成较多学生遇到错误有“失败者”的心态,害怕遭到同学嘲笑和教师否定,产生自卑和依赖心理。因此,教师可反其道而行,创造和谐课堂空间,在课堂展示“优秀的错题”――即典型纠错例题,进行公开性的正面“赏错”,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习偏差生都能体验到,错误也能帮助同学的学习,而且纠错过程会使记忆特别深刻。学生从错误中领略成功,从而形成正确的“错误观”,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提升自信,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在讲述“常见的天气系统”后,做了一道关于高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的问题,大部分同学都答对了,但有一位平时学有困难的同学答案是“天气冷,晴朗”。我百思不得其解,上课的时候,我请他说说解题的思路。当时他有些犹豫,但在我鼓励下,他勇敢地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在学习热力环流时,一再强调受热地方低气压,冷却地方高气压。”我一下子明白他的解题思路,“这是一个多么赋有创新的错误,同学们知道错在哪?”虽然大多数同学这道题都做对了,但没有同学能指出错在哪。然后在我的引导下说明高、低气压成因,并不是所有的气压都是热力原因形成的。我能看出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所换来的不是尴尬,而是自豪和骄傲。他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心情是兴奋的,发言一直很积极,思维也越来越活跃。也许正是这一过程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

四、制造知识陷阱(错误),借机施教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未知到已知,从片面到完整,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自然而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错误。若经常讲学生的错误,则不仅显得单调,而且容易让学生心存疑虑,学生会想自己为什么老不长进、老出错呢?老师的水平怎么老是那么“高高在上”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藏巧,有意留下“破绽”,让学生去“抓小辫”。因此,制造知识陷阱就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

制造思维陷阱即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模糊点、易错点或盲点,制造出相应的知识陷阱,产生与已有认知相矛盾的认知冲突,以此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有所收获。

例如,在绘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时,老师故意绘制如右图,问学生此时太阳直射在哪半球,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老师故意将太阳直射点的光线画在北回归线以北,学生讨论解题思路,细心的学生就会看出来这个图画得有问题并指出老师的错误。学生们对此乐此不疲,很是投入。

斯托利亚认为:“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马克思说:“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宽容学生的各种错误,珍视学生的种种错误,在错误资源中挖掘各种生长点,并使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成长,只有这样,才会让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才会让学生张扬个性,充满灵性。

参考文献:

[1]李吉龙,郭留强.地理教学中的示错教学.地理教学,2009.

[2]邢永芹.巧妙利用“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

[3]陈国先.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初探 下一篇:新课程《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