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效果推理理论视角的创业资源整合研究

时间:2022-08-23 11:29:14

基于效果推理理论视角的创业资源整合研究

【摘要】:由于一些传统企业决策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创业决策行为,Sarasvathy提出了更适用于创业情的效果推理理论。本文基于效果推理理论,对创业者的创业资源整合决策进行研究,一方面对效果推理理论、创业资源整合进行了理论论述,一方面基于效果推理的实验、可承受损失、组织灵活性以及先前承诺四个原则对创业资源整合展开具体分析。最后,基于本文研究提出相关结论与讨论。

1 引言

创业具有创新性、风险性和前瞻性等要素,这决定了创业具有高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创业的高不确定性也导致传统企业决策与创业决策存在着许多逻辑上的不同。基于这一点,Sarasvathy提出了效果推理理论,以此来解释高不确定创业下的创业者决策逻辑。

资源整合是企业将资源转化为独特竞争力的过程,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创业资源整合是新创企业面对高不确定创业时的资源整合,对于新创企业的生存与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创业情的特殊性,创业资源整合这一创业决策并不能完全参照传统资源整合决策逻辑,而应当结合更适用于高不确定创业情的效果推理理论。

2 效果推理理论论述

效果推理理论认为,创业者面临的创业

往往是高不确定且资源严重缺乏的。在这种情下,创业者无法通过经验与知识利用、调研或竞争分析等途径预测未来,只能通过对自身条件的创造性利用从自身可利用的资源和手段出发考察可能的创业机会,并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去控制未来。

创业者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考虑“我是谁”、“我知什么”、“我认识谁”,从这些角度去发掘可利用的手段和方法,考虑可承受的损失以保证生存,保持组织的灵活性以应对潜在风险,在获得合作者先前承诺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性尝试,继而考察可能的创业目标与机会,并用控制的逻辑来应对无法预测的未来。效果推理理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创业基本看成是不可预测的,但可以通过创业者的主动选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塑造,把创业目标看成是向创业活动投入资源的利益相关者们互相博弈的结果,而不是事先存在的可能性组合。

效果推理是一种与传统的因果推理相对应的决策逻辑,因果推理是先确定结果,再根据想要的结果来选择方法,而效果推理则是先寻找可行的方法,然后在这些方法的可能结果中进行选择。因果推理从一个确定的目标或结果出发,考虑一系列的方法用以实现这个目标,继而考虑这些方法可能会受到的限制或风险,并且在选择方法的时候更多的聚焦于预期目标的最大化,这是一个目标导向的决策过程。而效果推理是从自身可利用的资源和方法出发,考虑这些方法可能带来的结果,继而考虑这些方法可能遭受到的外界影响,并且根据企业可承受的损失与风险来选择决策效果推理聚焦于手段导向和控制思维,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因果推理相对应,有望解决因果推理理论运用于创业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成为创业决策研究的重要理论。

3 创业资源整合论述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资产、能力等都是资源,企业的特殊优质资源构成了其竞争优势。资源过程论认为,尽管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具备的独特资源,但如何配置资源才是企业能否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此外,Sirmon认为资源整合是将资源转化为企业能力与竞争优势的过程,是企业配置能力的真正体现。

企业通过资源的特别调整将获取到的资源转化为能力,并为其带来独特的竞争力,这一过程即是资源整合。企业的资源经过整合形成能力,每一种能力都是由特定的资源整合形成的,在整合过程中企业采取具体的行为(例如,营销、研发等等)为顾客创造价值,整合资源过程实际上代表着企业通过配置与调整资源来实现理想状态,该过程把组织的互补资源粘合在一起。

资源整合通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复杂互动形成能力,这种创造出的特定能力有利于企业战胜竞争者。在资源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资源整合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及取得竞争优势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资源整合过程是发生“质变”的过程,其结果产生能力而不是更大的资源束。当企业快速成长时,资源整合对其生存具有重要的影响。

创业资源整合是新创企业的资源整合,往往面对的是资源匮乏的创业情。这使得创业资源整合需要更多的创造性与有效性,因此需要结合更适用于创业情的决策逻辑展开。

4 基于效果推理理论的创业资源整合

效果推理理论聚焦于实验、可承受损失、组织灵活性以及先前承诺原则来影响创业者决策业资源整合也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创业者运用效果推理的实验原则进行创业资源整合。实验原则意味着创业者在进行创业资源整合时,不会按照预定的计划模式,也不会事先确定好准确的整合目标与对象。面对资源约束的创业情,创业者只能基于有限资源和可利用手段,采取不断试错的方式去尝试各种可能的资源组合。创业者通过实验性尝试反馈的效果来判断各种资源组合的优劣性,并依照可利用手段的需求调整和配置资源。

其次,创业者运用效果推理的可承受损失原则进行创业资源整合。可承受损失原则要求创业者考虑企业可以且愿意承担的资源损失进行决策,这使得创业者不会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某一种资源组合中,而是在自身能够且愿意承受的损失范围内考虑资源组合。

再次,创业者运用效果推理的组织灵活性原则进行创业资源整合。组织灵活性原则要求创业者保持组织资源的灵活性以应对不确定的,这使得创业者在绑聚与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会尽量保持资源具有各种组合的可能性。由于保持了各种资源组合的可能性,当创业变化时创业者就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对资源组合进行调整以抓住变化带来的创业机会。

最后,创业者运用效果推理的先前承诺原则进行创业资源整合。先前承诺原则要求创业者利用合作者的资源承诺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一方面,由于资源匮乏,新创企业需要同合作者建立战略同盟来获取缺乏的资源,通过与合作者的资源交换与互补整合以加强新创企业的资源能力。另一方面,新创企业利用资源合作者的先前承诺以提前锁定既得利益,避免变化带来的损失。

5 结论与讨论

由于创业情与一般企业情的不同,传统企业决策理论无法很好的解释创业情的创业者决策行为。本文基于效果推理理论考察了创业资源整合决策,认为在高不确定的创业中,效果推理的实验、可承受损失、组织灵活性以及先前承诺原则可以帮助创业者更好地进行创业资源整合。本文研究了基于效果推理理论角的创业资源整合,将创业资源整合与传统企业资源整合决策区分开,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本文对于效果推理理论与创业资源整合只是理论分析,未来可以将基于效果推理的创业资源整合与新创企业绩效相结合进行更完善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本文考虑的是效果推理与创业资源整合两个变量,未来研究可以加入其他变量更深入的研究基于效果推理理论的创业资源整合,如创业者自我效能感、不确定性等。

上一篇:浙江省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下一篇:高中数学解题常用的几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