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处理分析

时间:2022-08-23 11:27:10

2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处理分析

【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原因;临床处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37周内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孕妇中PPROM发生率为2-3.5%,30-40%的早产与PPROM有关[1]。长期以来,PPROM一直是产科临床处理的棘手问题,常使新生儿死亡率升高,为此笔者对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200例PPROM患者采取了回顾性研究,探讨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临床处理、分娩结局及对母儿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孕28-36+6周的PPROM患者共200例,平均年龄27.1岁,平均孕周34+3周,其中28-33+6周65例作为A组,34-36+6周135例作为B组,两组在年龄、产次经历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保胎、治疗情况入院确诊后,按胎膜早破常规护理,进行阴道及宫颈分泌物的培养,每日监测体温脉搏(4次/日)、阴道流水的性状、子宫有无压痛,监测血象情况,每日会阴冲洗2次,大便后行会阴冲洗,臀下铺无菌巾单,避免感染。妊娠≥32周,证实胎肺已成熟,可考虑终止妊娠;妊娠

3讨论

3.1临床处理PPROM处理的总原则是一旦感染的风险超过早产并发症风险,则考虑终止妊娠。具体流程是:“4个确定”,确定诊断,确定孕周,确定胎儿宫内状况,确定分娩方式,是采取期待治疗还是考虑终止妊娠,取决于孕周、胎儿成熟度及有无羊膜腔感染。正确的处理可适当延长孕周,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3.2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不仅可减少NRDS的发生,而且能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膜炎、脑室内出血的发生,且不增加母-胎感染的风险。

3.3抑制宫缩延长孕周。胎膜早破发生在34-36+6周,此时延长孕周不能明显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此期的围生儿,其存活率与足月儿无明显差异。宫缩抑制剂只能暂时抑制宫缩48h-10d,并不能显著降低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率,但可通过延长妊娠时间,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使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发挥最大的效能。使用宫缩抑制剂制剂过分延长孕周,可增加母胎并发症,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无感染征象、胎儿宫内窘迫情况、胎儿发育及存活可能性等)决定宫缩抑制剂的使用疗程。使用宫缩抑制剂过程中,应密切监护母胎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适时机终止妊娠,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目前最常使用的药物是β-受体激动剂利托君和硫酸镁。对于孕周小于34周,宫缩每次间隔

3.4胎膜早破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通过以下二方面改善母儿预后:①应用抗生素能降低孕妇及新生儿感染病率;②应用抗生素可延长孕龄,降低NRDS,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膜炎的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的结局。PPROM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可根据阴道培养选择用药。

3.5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破膜时间越早危险性越大,保胎时间越长母婴并发症越多。本研究表明,孕34周后围生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若无感染征象,对孕28-33+6周的PPROM尽量保胎至34周,或积极治疗72h,以防止胎儿娩出后出现RDS;孕34周以上可尽量保胎,一旦有感染,立即结束妊娠。同时本资料表明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如无医学指征,应尽量经阴道分娩,并行阴道侧切助产,持续胎心监护,有产科指征时立即剖宫产,术前术后加强抗生素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漆洪波,吴味辛.重视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3-6.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3]李玮.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研究进展[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1):57-59.

上一篇:三种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