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环托活动矫治器矫治上颌前突32例体会

时间:2022-08-23 08:07:15

应用环托活动矫治器矫治上颌前突32例体会

环形活动矫治器需要不断寻找一种能增强支抗的方法,因为矫治错颌畸形的重点在于支抗问题[1]。新型环托活动矫治器在解决支抗问题时,首先采用以牙齿和唇颊肌肉作为支抗的方法;其次在环托设计并安装了一种能增加固定矫治器矫治力的附件;最后在腭部黏膜与前庭齿槽部帮助下,环形基托起到很好的支抗作用[2]。

我院应用新型环托活动矫治器治疗32例上颌非骨性前突患者,由于该环形基托的独特设计,牙弓内外两侧的基托上可安置固位附件,加强了矫正器的固位性能,并增多了支抗单位,具有多带环固定矫正器的某些性能,扩大了它的适用范围,解决了没有支抗的问题,环托矫治器的构造简单,制作容易,且患者能自行摘戴,便于清洗以保持口腔的卫生,并且使用方便。。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例患者中挑选出32例年龄13~17岁的上颌前突(非骨性)患者,其中男14例,女18例。选择的标准:①恒牙列患者;②上颌前突,有3~10mm的前牙覆盖;③上颌和下牙弓正常;④前牙的覆合要低于Ⅱ°;矫治时间6~15个月。

矫治方法:①严重患者的上颌前突一般用减数法矫治,其中,拔牙患者17例,下颌深度覆盖拔除患者5例,因牙稀疏不拔牙患者10例。②中度患者,需在拔牙3周后摄X线头颅侧位片后再戴矫治器。③轻微患者,可使用拉力为100~200g,内径1mm橡皮圏辅助矫治,需在2~3天内更换新的橡皮圈,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矫治标准:上颌前突矫治明显,后牙尖与窝能购相接触即可。

结果

32例上颌前突患者12~15岁男12例,女16例,16~18岁男2例,女2例,全部达到矫治标准。见表1。

病员密切配合定期复诊者疗效显著,否则疗程延长,32例中6个月完成治疗者4例,9个月者4例,1~1.5年者18例,1.5年以上者6例。

典型病例:患者,女,13岁。环托厚约2mm。在双牙卡组16、15和23、22的颊舌侧内分别安装一个由牙卡与调节簧构成的固位装置,其卡臂放在16、15和23、22的颊或舌面牙颈的倒凹区,将调节簧放在卡臂上来固定位置。目前,大多采用改良箭头卡去固位。在单牙卡组14、24的颊舌侧内分别安装一个由牙卡与调节簧构成的固位装置。其卡臂放在14、24的颊或舌面牙颈的倒凹区,调节卡环的游离商到14、24颊或舌面牙颈的倒凹区1/4处,将调节簧放在卡臂上来固定位置。在12和13及23之间分别安装一个近中部弯曲成类似支托开头的连结丝(24号钢丝),使其在13与23面上起到固位和支托的作用。用24号钢丝弯制10、11、20、21前突来保护双曲唇弓,使10与20相距约9mm,保证10、20和11、21重叠,且要使10、20的双曲唇弓游离端能托住远中面,先调节弹簧来矫正10、20向近中,当其间隙消失并与11、21不重叠时,开始向舌侧矫正,要求双曲唇簧的平面和10、11、20、21的卡轴成低于90°角,还要将唇簧的连接体埋到唇侧基托内,保证其不阻碍唇肌的正常活动。

讨论

毛燮均教授研究发明的环托活动矫治器可围绕在牙弓内外一构成环形基托,厚约2~3mm,分为舌侧与唇侧托。因为包绕上颌结节被颊侧托围绕,这样正好与舌侧的基托相连儿形成环形基托,但是为了保证牙龈组织正常供血和各种固位卡及弹簧的安装,唇侧基托与龈缘相距需要加厚至4mm,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唇肌加入到支抗中。为了减小颊肌对后牙的对抗,需要将颊侧托和齿槽部组织面分离至2~3mm来扩大牙弓的宽度,从而起到颊屏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可用钢丝来代替唇侧的部分基托,这样可以加强环托的固定力和支抗力,能很好的阻止了支持牙的移位,并且显著提高了上颌牙性前突矫治的成功率。

因为新型矫治器的附件安装方便,且增多了支抗单位,具有多带环固定矫正器的某些性能,使环形矫治器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利用矫正器治疗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及早矫治,因为正畸常规的固定矫治要求在23、16增加一个带环将其往远中方向推,如果等到16刚萌出时,就需要等到其充分萌出后才能加带环矫治。

克服了普通活动矫正器所存在的某些局限性,治疗时需争取时机及早矫治,在临床支抗效能的对比研究中,显示出该矫正器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该新型矫正器材料简单,费用低,具有活动矫正器容易保持口腔卫生的优点,并根据需要起到功能矫正器的作用。可自行摘戴,便于清洗,能有效保护口腔卫生。

参考文献

1黄金芳.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2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17-120.

上一篇: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 下一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骨膜下注射治疗突聋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