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化企业统计工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2-08-23 06:45:50

浅谈现代化企业统计工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摘 要]综合统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认识企情、制定企策的重要依据。其基本任务是,对企业内部资源、生产经营成果、投资建设和综合经济效益等总体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评价和统计,提供统计服务,实施统计检查。科学、有效地组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综合统计工作。

[关键词]企业;统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F2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163-01

根据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创新统计观念,强化工作体系,完善指标体系,简化报表体系,健全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把服务作为第一职能,树立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技能,拓展服务领域,为领导决策服好务,为企业发展服好务,为部门管理服好务。遵守《统计法》及有关规定,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如实、准确、及时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各企业应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综合统计机构,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负责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集团公司综合统计工作;各企业综合统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本企业综合统计工作,接受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和地方政府统计机构的业务领导;专业部门负责相关专业统计工作,并负责向同级综合统计部门提供统计资料。集团公司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专业分工、分级负责制度,建立以综合统计为中心、专业统计为支撑的统计工作体系,实现统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和服务的一体化管理。

实行统计工作目标管理,组织开展统计工作检查、总结、交流、评比和表彰工作。按照革命化、职业化、国际化要求,组织统计培训工作,加强统计队伍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推动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管理的自动化。开展统计科研工作,提高统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统计分析和统计评价,统计信息。组织统计调查,依法报送和提供统计资料。建立统计基础工作,健全统计工作制度和统计标准。组织、协调、指导统计工作,健全统计工作体系,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报表体系。

实施专业管理。特级、一级企业规划计划部门主任统计师是综合统计技术负责人,对本企业统计工作质量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主任统计师应具有统计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从事统计或相关专业管理工作5年以上,具有较强的统计技术水平和管理工作能力。保持相对稳定。为保证统计工作的连续性,确保统计资料不散、不乱、不断,统计人员调动或离职应当由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接替并办理交接手续,先补后调。加强知识更新。定期对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综合统计人员应取得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统计上岗证。新进入企业综合统计部门的人员原则上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进入统计岗位2年内取得统计上岗证。对不具备综合统计岗位任职资格或经考试、考核不合格的统计人员应及时调整。企业统计负责人由主管规划计划工作的企业领导或规划计划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企业统计负责人负责明确综合统计工作目标和任务,组织协调综合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是在统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成果以及与之相联的其他资料。统计资料要指定专人按时立卷归档。统计年报、统计资料汇编应长期保存。月度、季度统计资料短期保存,保存期限由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超过保存期的统计资料要由专人负责销毁。统计报表制度是按照统一格式、统一时间、统一程序,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统计报表制度应明确统计范围、统计口径、统计报表表式、逻辑关系、填报要求、报送时间和报送方式等。统计指标体系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指标系统。要建立和完善反映企业内部资源、生产经营成果、投资建设、综合经济效益等规范、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台帐是为满足各种统计报表需要,用一定表格形式系统地、经常性地登记积累资料的帐册。统计台帐要求指标设置规范、计算方法科学,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规范管理。原始记录是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初始记载,是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原始记录设置要规范、统一、完整,填报要真实、及时。要加强计量检测工作,保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和报表体系,加强统计资料管理,确保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设和完善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开发、应用先进的统计管理软件,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包括统计岗位责任制度、统计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统计分析制度、统计评价制度、统计制度、综合统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等。

集团公司综合统计调查和专业统计调查必须统一归口,分工明确,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各企业综合统计调查,应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制定,并确保上级统计调查任务的完成。集团公司专业统计调查,由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拟订,报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核准,以避免重复调查。集团公司综合统计调查,由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拟订,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中央政府部门下达的统计调查任务,由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统一协调,提出实施意见,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地方政府部门下达的统计调查任务,由所在地企业综合统计部门组织协调,提出实施意见,报企业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工作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向调查对象收集资料的过程。基本流程是明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方案、确定调查方式、实施调查、整理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整理是对统计调查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包括设计汇总方案、审核统计数据、汇总处理数据、编制统计图表等。各企业应按照统一的统计标准,收集统计数据,加强统计数据审核,确保统计数据质量。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组织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以保障统计调查中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的规范化。综合统计调查以全面统计报表调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科学推断等多种调查方式为补充。综合统计部门组织开展进度分析、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统计分析应综合运用对比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高统计分析质量,确保统计分析结果的科学性。统计分析的基本程序是确定分析目的、选定分析题目、明确分析方法、收集和整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交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以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系统和科学分析。统计分析包括进度分析、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等。

统计评价是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判断、比较和评定。统计评价主要包括企业效绩评价、企业经营评价和专业经营评价等。

综合统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企业效绩评价、企业经营评价和专业经营评价。专业经营评价,包括分专业生产能力、经营效益和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等。企业经营评价,包括生产经营总量指标、人均指标和综合效益指标评价等。企业效绩评价,包括经济效益、资产营运水平、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评价等。统计评价应综合运用简单评价法、差异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等多种评价方法,以定量评价为基础,以定性评价为补充,开展综合评价排序,形成统计评价结论。统计评价遵循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原则,基本流程是确定评价对象和内容、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资料、组织实施评价、提交统计评价报告。

上一篇:浅论矿山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下一篇:浅谈化工聚合反应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