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语用视角研究

时间:2022-08-23 06:19:28

陕北民歌语用视角研究

摘 要 陕北民歌脍炙人口,流传久远,自成一体。为了让这种民歌更大范围地深入人心,从语用学的视角理解、使用歌词语言,探究歌词语言的合适性、得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陕北民歌 语用学 歌词语言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1语用学相关概念

语用学(Pragmatics)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Context)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英美学派和欧洲大陆学派构成了当代语用学的两大流派。英美学派以传统的语言学为研究对象,侧重于研究句子的结构和语法,故称为微观语用学;欧洲大陆学派的语用学研究范围较为广泛,侧重于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故称为宏观语用学。本文从宏观语用学的视角探究陕北民歌歌词语言的运用的合适性、得体性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理解、使用陕北民歌,让陕北民歌最大范围内的深入人心。

2陕北民歌语用视角分析

2.1充分理解、使用陕北民歌

语用学是理解语言、使用语言的学问。陕北民歌是陕北的一门语言,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地理环境的制约,由普通大众在劳动中用声音“创作”的结晶,是陕北特色地域文化的表现,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要充分理解陕北的这种特有“语言”,仅仅懂得构成某一首歌曲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听众还必须懂得此首歌曲与理解和使用这首歌曲的人之间存在的关系、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歌词的意图以及听众的推断等。因此,陕北民歌的语用分析必须区分出一下两种意义:(1)歌词本身的意义;(2)创作者想要通过歌词意图表达的意义。例如,众所周知的《走西口》的歌词:“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地那个实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走路你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大路上的人儿多,拿花解忧愁,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送你走,手拉着那个哥哥的手,妹妹我泪长流,走路你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大路上的人儿多,拿花解忧愁,哥哥你走西口”。

听众听后可能会想:“大路上的人儿多,拿花解忧愁”这句歌词中的“花”指的是什么?真的是指路边的花儿吗?“小妹妹”送“情哥哥”,爱“情哥哥”,爱的太深,所以为他考虑的更多,爱到可以忽略自己,只要“情哥哥”安全快乐,“情哥哥”不要走小路,言外之意,小路太寂寞,“情哥哥”要走大路,大路的花儿多,可以解忧愁。这里的“花儿”指的是人儿,代表年轻貌美的女子。只有听众充分理解了歌词的言外之意时,才能感知“小妹妹”深情。才能让这首歌走进内心,百听不厌。

2.2合适、得体的歌词语言

语用学必须讲究语言的合适性和得体性。歌词语言不能只讲究遣词造句或者语法的正误,更重要的是歌词语言使用是否合适、得体,这是听众在享受歌曲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以歌曲《赶牲灵》为例: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呦,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呀)带上得(那个)铃子呦,噢哇哇得(那个)声。

白脖子的哈巴呦,朝南得咬;赶牲灵的那人儿呦,过来了。

你不是我的哥哥呦,走你的路,你若是我的哥哥呦,招一招手。

你赶上骡子呦,我开上店,来来往往呦,好见上得面。”

歌词中“骡子、灯、声”前面的“那个”,即划线部分,从语法上来讲,完全不需要,但用在这里,就衬托出“小妹妹”等待“情哥哥”的着急心情,以及等待时间之长的恰当描写;等待了很久,“情哥哥”还没有来,接着希望来了,因为白脖子的哈巴呦,朝南得咬,下划线“呦”的得体运用又衬托出“小妹妹”的喜悦心情,哈巴狗朝南咬,表示终于有人出现了,有可能就是我的“情哥哥”,但也有可能不是。下划线词语的得体运用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小情人们见面恰似牛郎织女那般艰难。这对人性是一个特大的考验。也就造就出陕北民歌,高亢激昂的声调,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歌词语言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下语言的合适性、得体性,有时并不十分讲究语法逻辑,即语义上的正误。有一些歌词语言,如果离开了语境,就感到不合适,但结合语境去理解,却发现语言运用非常得体。例如歌曲《女儿歌》的歌词:

“六月里黄河冰不化,扭着饿成亲是饿大,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儿圆,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女儿可怜,女儿呦。浮水上的鸭子刮水上的鹅,公家人不知饿会唱歌。青杨柳树十八根杉,想说心事饿开口难,饿开口难,女儿呦。天上的沙鸽队队飞,不想饿的那亲娘再想谁,不想饿的那亲娘再想谁,不想饿的那亲娘再想谁,再想谁。”

“六月里黄河冰不花”不符合常规,但结合下文,就会发现这句歌词运用的恰到好处,衬托出女儿的冤情及委屈;“饿”字的运用,让不了解陕北方言的听众认为这是个错别字,但理解语境的人,通过这个“饿”字更能感受女儿的难,除了想了娘,面对现实,无能为力,嫁为人妇,忍辱负重,度日如年啊。

3结语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处不在,是陶冶人们情操最好的方式之一,无论是流行歌曲 还是民歌都能以一种适合而通畅的载体浸到我们或空荡或充盈的内心世界。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音乐。陕北民歌是陕北人创作智慧的结晶,要想充分理解,享受陕北民歌,必须首先从语用学的角度理解歌词语言的使用,利用语境以及创作背景,地域特点等研究歌词语言的合适性、得体性,意在希望让歌走进心中,愉悦心情,给人一最大享受。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 徐沛东.全国少儿歌唱考级作品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

[3] 李挺.2010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获奖歌曲50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图书馆流动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