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时间:2022-08-23 05:46:12

构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摘 要:为促改革,迎发展,贯彻大学英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校进行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在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之后进行以学术英语为主要内容的ESP教学。分级教学原则与ESP教学原则的共性为ESP教学与分级教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因此,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ESP的结合将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的理想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ESP;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026-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07

大学英语已经进行了改革20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已经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模式上应该如何进行下去?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完美的理念和模式的结合点,不再空谈理念?笔者认为实质性的课程改革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国家在长期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强(2010~2020年)规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这种大环境里,普及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也成为了大学英语自我救赎的道路,但是除了在人文上挖掘以外,怎样使大学英语更具有工具性,提高与学生专业直接相关的英语能力,对于ESP语言课程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在全球性发展的背景下,ESP教育必然成为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方向。

1 . ESP教学对大学英语的必要性

ESP(专门用途英语)在院校中处于边缘地位,教师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造成了教学双方的消极互动。许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教学依然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理想化的东西太多、实用性的知识偏少,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英语教学所教授的内容未能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有效地结合,很难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再者,教材的选用也比较单一,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学同一种教材,在课程的制订和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基本也是一致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难以达到学生的要求。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主要是根据大学生的入校高考成绩再加上入校后的英语加试综合而得出来的成绩进行分级别的教学,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差异授以不同内容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学生进行了一年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以后在大二上学期在A级班开展ESP教学,在B级班仍然进行通识英语教学,不开展学术英语或行业英语,但是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选修课,如:跨文化交际、报刊英语选读以及影视欣赏等课程。

目前有很多的学者就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但是研究主要停留在英语分级教学的优势,或是因为分级所带来的不利的思考和反思,甚至对于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也进行了探讨,但是很少有对分级教学进行后续研究,或成果的巩固进行探讨。

很多高校开展了双语教学,而双语教学是指教师用外语来完成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水平以外,还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进而鼓励学生用外语来研究本专业。这是ESP教学的更高级别了,所以双语教学的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根据我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经验以及其他兄弟院校的分级教学经验和体会并结合外语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目前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的和动机多样性,以及整个社会对于外语要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实行“分级教学”与ESP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2 . 我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模式

2 . 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体系,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2 . 2 分级教学目标

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通过分别制定大学英语课程A、B级具体实施分级教学,实现本科学生在一年半内修完《大学英语》分级课程,60%通过国家级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测试,90%以上通过校级大学英语水平测试,积极支持鼓励学生提前完成大学英语分级课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之上,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获取信息,并为学生今后专业的学习与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 . 3 本次分级教学改革实施的必然性

按照自然班的教学模式,目前遇到新难题,区县及部分偏远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不善于听说,很难跟上正常教学进度。我校部分学院实行一本招生,故而学生之间差异不断扩大,造成教学起点难,确定教学过程难,实施教学评价难等诸多困难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安排不能搞一刀切,教学进程不能齐步走。另外,近几年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的不断充实与提升为分级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所以,针对本次分级教学改革,我们将把以往各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融合在一起,实行“高密度教学+AB级分级教学+ESP教学模式”。

2 . 4 分级层次及选拔方式

根据分级教学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我校新生英语测试水平,对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施A、B两个层次组织开展教学,分级测试必须要有科学的分级试题和分级标准。我校采取高考成绩与入学测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遴选出A级班的学生,比例为:高考英语成绩占40%,入学分级测试成绩占60%。新生入校进行“大学生英语分级测试”,由公共外语教学部根据高考成绩及分级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级。

2.4.1 A级班的选拔策略:遵循自愿的原则,高考英语成绩120分以上者,可自愿报名参加大学英语分级测试的A级班的遴选。并按照高考成绩与入学测试成绩4:6的比例选拔出A级班的学生。A级班的总人数约占新生总人数的10%左右。A级教学班的规模设定为每班 75 人左右。A级学生实行的是动态管理,不设置补考,期末考试不及格者参加B级的补考,且在新的学期进入B级班学习。

2.4.2 B级班的确定:除进入A级班的学生以外,其余学生编入B级班学习。B级班的总人数约占2013级新生人数的90%左右。B级教学班的规模设定为每班75人左右。

由语言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负责具体确定A、B两个层次的学生名单。

2 . 5 A、B级教学安排

(一)A级班:进入A级班的学生直接进入大学英语II级学习,免修大学英语I级,但并不免学分,学制仍然是3学期。A级班学生在大学第一学年修完大学英语II、III级教学内容,并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大学第三学期实施ESP教学(暂定分为大文科和大理科)。A级学生期末考试不合格者,参加B级学生的补考,下学期直接进入B级重新学习。这种淘汰和上升的制度可以让学生有危机感和保班意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B级班:进入B级班的学生从大学英语I级学习,学制是3学期。B级学生在第一学期修完大学英语I级教学内容后,如果第一学期末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成绩达到70分及以上者,第二学期可以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2 . 6 A、B级分级教学目标

A级班学生通过大学第一学年的《大学英语读写》和《大学英语听说》课程II、III级学习和网络自主学习,要求英语水平达到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较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译等应用能力;A级班教学应注重学生听、说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第3学期的学术英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英语学习,能够用英语获取信息,进而进行专业课的深化和自主学习,能够独立参与简单的学术活动。

B级班的学生通过《大学英语读写》和《大学英语听说》课程I至III级学习和网络自主学习,要求英语水平达到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一般要求。B级班教学应注重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提高。

2 . 7 A、B级课程设置见下表

各级课程设置总表

A级班课程设置

语分级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直接编入A级班学习。三个学期内修完《大学英语II》《大学英语III》及1门学术英语课程。

B级班课程设置:

除进入A级班的学生以外,其余均编入B级班学习。三个学期内修完《大学英语I》《大学英语II》《大学英语III》课程。

3 . 总结

在实行分级教学后的第三学期实施ESP教学,既可以解决现在ESP教学中学生英语水平不一导致教学效果不好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为基础好的学生构建一个新的平台。ESP教学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并且为老师们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

参考文献

高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对课堂心理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2).

罗娜.制约我国ESP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06(1).

杨惠中.EAP在中国:回顾、现状与展望[R].中国ESP研究高端论坛,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

叶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慢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

上一篇:电锯“狂”人 下一篇:课程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分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