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以精英教育为目标

时间:2022-08-23 05:07:07

日本以精英教育为目标

日本的大学由于主要以学术为中心,以培育学子具有高度的教养和专门的能力为目的,因而被定位为培养优秀、精英人才的贯彻国家政策的机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诸国,民间教育的色彩更加浓重一些,大学的门槛相对于日本比较低;而日本本着教育、培养优秀的高端人才为目标,不得不通过提高入学要求来树立权威性,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一部分条件较优秀的,而不是任何学生都能够进入到日本大学中接受培养教育的原因。这与“入学简单毕业难”的美国大学教育体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学园祭”

在日本,集体主义精神教育贯彻各个阶段的学生培养,而社团是日本高校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有些高校甚至会强制学生加入社团。学生社团完全自愿组合,贴广告、海报征集会员,学校不予干涉。日本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学园祭”,给各类社团提供展示的舞台。在“学园祭”中,各类社团间形成了积极的竞争意识,培养了社团内部成员的集团归属感和相互协作的精神,而这正是日本企业最为看重的。

日本的这类社团活动几乎是和学习课业同等地位的学生时期的重点经营项目,受到从学校到家长乃致全社会的全力支持,有些企业甚至会在招聘过程中明确提出:“大学时期加入过××社团的学生优先录用”。

企业家精神教育

在日本,大学阶段的企业家精神教育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尝试,在过程中培养企业家品格、提升创业能力,同时寻找差距、发现不足,并对自身是否适合创业作出判断。为实现这一意图,除了一般的课程、讲座之外,企业家精神教育更强调通过竞赛、实习等实践途径,培养学生挑战新事物的精神以及从事创业的意识、能力。

日本大学十分重视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校际合作。学生通过参加国际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可以学习到国外高校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例如,东京大学与北京大学每年都会分别派出创业团队前往对方学校与该校学生交流创业心得或合作开展创业项目策划等。

日本的企业家精神教育不仅重视家庭参与,还强调社会参与。因此,许多高校会邀请企业参与高校创业课程开发,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一些企业家还经常到高校为学生开展创业讲座或指导创业项目。

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日本的各大高校,特别是一些私立大学,都成立了就业科或就业部,专门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观的教育,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接轨。

首先,日本大学一方面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就业指导委员会为中心、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机构,为解决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坚持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既注重基础理论教学,更注重实践技能培养,设有设施齐全、技术一流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实践技能基础。

其次,日本大学十分注重对学生就业技巧的培训,传授求职技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竞争的意识。为提高学生的求职实战技能,日本大学举办有诸如新闻传媒、广告出版、公务员、教师、外企实习等行业的就业技巧培训服务,以及开展应聘时的笔试指导、心理测试、模拟招聘面试等活动。另外,每年日本大学一般都会安排两周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研修,并计入学分。当然学校还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和社团活动等,搭建平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就业情况统计

为指导学生顺利就业或进一步学习,日本大学除专设的就职科以外,各指导教授还备有历年本学科专业的就职情况资料,其中还有历届学生的就职情况专册。学校还辟专刊及时登载当年全部毕业学生的就职情况,这些都有利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较早地做好就业准备工作,充分地安排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生涯教育

对学生进行性格特性分析以及职业技能倾向性测评,进而开展个别职业咨询,是日本学校为学生选择职业所提供的各项帮助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日本各大学普遍采取了通过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分析来为他们的生涯设计提出建议的方法。

以京都产业大学为例,该校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天便会为每个学生进行个人诊断测试,在入校后的一个月内,由专业职业咨询师提供的“自我发现报告”送到学生手中。这份“自我发现报告”是由“职业兴趣”“性格”“学习计划”和“能力”四个领域组成的。基于客观数据分析的个人诊断与当事人今后发展方向的描述有直接的联系,也是个体生涯设计的重要依据。学生可以通过这份报告较明确地了解通向自己理想职业的途径,可以参照这份报告有选择地参加生涯设计讲座,可以对适合自我发展的行业资格证书发起挑战。

生涯发展咨询中心的专任咨询师随时接受有困惑的学生的单独咨询。学校要求咨询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消除其在生涯形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使其重新鼓起投入生涯规划和发展的信心与干劲。在日本大学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会主动寻求学校的职业咨询。

上一篇:海归还是“海待” 下一篇:信仰伦理与家庭代际养老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