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分析

时间:2022-08-23 04:12:29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分析

摘 要:青少年犯罪与泛滥、环境污染一起,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公害。促进预防、惩治和矫正青少年犯罪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青少年犯罪的趋势在我国已发展到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的阶段,成为了干扰我国政治、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从而在本的方面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关健词:犯罪现状;犯罪原因;法律意识;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245-03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与泛滥、环境污染一起,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公害。促进预防、惩治和矫正青少年犯罪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青少年犯罪的趋势在我国已发展到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的阶段,成为干扰我国政治、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现代化工业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同时面临深刻的社会问题。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拉大,竞争力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剧增,各种社会不良现象滋生,违法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已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本文结合鲁宽民老师主持的2005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规划课题:《构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我省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和治理研究》,就新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犯罪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以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从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推陈出新”、复杂多变,确实给我们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难题。然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并不为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复杂而退缩,而是一直进行着广泛并逐渐深入的探索。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在这点上,全球青少年犯罪原因有着相同之处,只是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个别原因存在着量上的差异。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剖析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原因,对于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十分重要。

一、社会因素

(一)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产生与法制、道德教育的薄弱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是国内受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贪图享乐的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和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社会腐败现象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所致。造成了部分青少年思想混乱,精神颓废,贪图享受,自控能力差,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经济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效应是青少年犯罪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传统社会的振荡是前所未有的,其冲击己波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的转轨带来了观念的更新、传统价值规范的解体。如今,在一些人的心里,整日做着发财梦,求财己成为个人一切活动的中心,谋取金钱、讲究实惠已成为生活奋斗的目标。传统的“大公无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先人后己”、追求精神财富等价值观念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以资产的多少来衡量人们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己在一些地区和人群中泛滥。这一切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未成年人的欲望和向往,这种心态如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形成不良的心理定势,很多未成年人就是在这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下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社会潜意识、不良亚文化的消极影响

导致青少年犯罪增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心理的不良感染、不良亚文化的消极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对此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控制和防范。

社会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受到压抑而缺乏公开表达条件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潜意识虽然缺乏公开表达的条件,但在一定场合可以以一定方式表达出来,因而具有潜伏性、隐秘性和自发性等特点。不良亚文化是指亚文化当中与社会主义文化相背离、相对抗的部分,即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或一定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与主文化偏离或对立的各种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组织形式、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在一定社会的文化整体中,存在着许多亚文化。有些亚文化是负文化,即不良亚文化,其所发挥的功能,对于整个文化来说是非整合的。不良亚文化与社会潜意识都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压抑的,都是与社会主文化、社会正统心理相错位、背离和对立的,对社会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不良刺激的增多和消极文化的蔓延,对未成年人的成长造成了消极影响,甚至诱发犯罪。

(三)不良娱乐场所的消极诱惑

客观环境的影响、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时期客观环境好,影响教育正确得法,他们就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反之,他们就会受毒害而变坏,甚至堕落为社会的祸害。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环境属于这一客观环境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减负”工作的深入,未成年人在社会上活动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对活动场所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但是,由于目前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还很有限,使得一部分未成年人受到消极诱惑,出入成人娱乐场所,走上犯罪道路。这些场所主要包括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等。出入这些场所,会使未成年人养成不良的消费观念,从而在思想上或行为上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在生活消费上互相攀比,撒谎骗钱,去借乃至去偷。有的甚至发展到思想变型,乃至为追求不切实际的消费方式违法犯罪。

(四)青少年殊群体的普遍存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失业率急剧增长,并且达到了1949年以来的最高水准。2009年,全国登记失业率达到14.2%,其中大多数下岗职工难以实现再就业。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无法实现就业,这又无疑地扩大了社会的失业人口,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定。大量初中生的无法就业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自尊,在社会中存在着严重分配不公的现实面前,他们以不成熟的心理素质,对照自己的窘状,必将对社会存在偏颇,影响了正确判断力,导致了许多不利于社会的隐忧,成为较为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

我国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依赖于家庭。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很大。他们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社会中的脆弱群体。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下岗职工子女、残疾、流浪未成年人、离异家庭子女等这一群体最容易受到伤害。

另外,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同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样,开始涌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进入城市后,工作无着落,生活贫困,与他们所在城市居民比较,缺少城市的社区生活。他们往往生活在贫民区和城市郊区,成为“边缘群体”。这个特殊群体中的青少年及老一代农工的子女难以接受并适应现实,渴望改变现状。一旦这种渴望通过不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学校因素

(一)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培养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承担着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没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就没有中国的未来。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片面强化智力教育,忽视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加之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加上课堂教学方法呆板,只注重灌输知识而缺少趣味性,校内活动单调,导致未成年人对学校产生了枯燥无味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厌学情绪。

(二)对“双差生”教育手段的单一

中小学教师学生多,工作量大,如果教的学生中再有几个调皮捣蛋、学习能力差的“双差生”,那么,情绪不高、厌恶之情也就难免流于言行了。有些教师把“双差生”视为“包袱”,认为他们是班上的“害群之马”,不是耐心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反而以粗暴的态度、简单生硬的办法对待他们,动辄训斥、辱骂、处罚、轰出教室,甚至勒令退学,一推了事。[7]这种做法,不但无助于这些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反而激起他们对教师和学校的不满,至于那些被勒令退学或开除的学生,离开学校后,流落社会,无人管教,容易被坏人诱导,有可能很快加入了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行列。

三、家庭因素

(一)教育缺乏科学性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检出率不断上涨,孩子的心理素质越来越令人担忧。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家庭教育问题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健康的未成年人应具备以下特点:正视而不逃避现实,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接纳他人;情绪乐观稳定,并能控制调解自己的情绪;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自尊、自强、自制,勇于战胜挫折;对社会有责任感,对他人有心。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独生子女率的上升,未成年人厌学、逃学、自杀、暴力现象屡见不鲜,至于自私、胆小、嫉妒、自卑、自负等表现更是司空见惯。这主要表现在:对子女期望过高,期望带有极大的盲目性,高到子女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地步,容易削弱孩子的信念,使孩子丧失上进的勇气,而产生自卑心理,最终自暴自弃;对子女保护过分,忽视了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导致孩子孤僻和孤独,出现交往障碍,并且面对父母、他人、家庭和社会,态度冷漠,严重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其中父母的道德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孩子的生活态度、心理成长。父母的行为习惯、举止言谈都会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一些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良好氛围的缺乏和父母存在着不良品行有着很大的关系。父母品行不正,造成“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孩子起初发现父母品行不良时,情绪是怨恨和沮丧,继而是烦恼和自卑,久而久之就导致个性心理的消极变化。其中一部分会抛弃原先学到的正确品行和人际关系的准则,或与父母同流合污,或厌恶家庭环境而出走,一旦受到外界诱惑,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家庭残缺

社会的转型使家庭也发生了转型性变化,我国家庭破裂正迅速增加。离婚率持续上升,成为当代家庭变革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大量的离婚带来了许多不良的社会后果,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严重创伤。一些离异夫妻只考虑个人的人生幸福,而放弃了对子女应承担的责任,将子女作为“包袱”互相推卸责任,在抚养费、财产分割方面不考虑子女的利益,使这些子女在心理上、物质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据调查,社会上的未成年人犯罪,如吸毒、少女等,很多与父母离异、家庭不幸有关。

四、个人因素

青少年在生理上正处在成长发育期,不论在身体器官方面,还是在智能方面,均尚未完全成熟。思维能力、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防御能力较差,任何不良因素的侵入,都会造成他们的身心伤害,极易走上歧途。同时,随着未成年人生理的不断发展,心理也不断发生变化,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日益丰富,但情绪极不稳定,遇事容易冲动,对隐秘事物的求知欲强,富于想象等等。这些生理、心理特征使未成年人往往自命不凡,做事缺乏理智,不能自控,在某种冲动下,容易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参考文献:

[1]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M].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2]联合国禁毒和预防犯罪办公室编.犯罪与司法的世界报告[M].1994.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状态――当代城市青少年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青少年出版社.2000.

[4]张虹.我们在关注――现代中学生社会纪实[M].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5]田森.当今的青少年犯罪问题[M]四川:四川出版社,1983.

[6]龙静云.治化之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道德建设[M].湖南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论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下一篇:论建设工程合同中“阴阳合同”与“垫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