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英语有效阅读

时间:2022-08-23 03:30:18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英语有效阅读

[摘要]

阅读在各项语言技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部分的测试分值为40分,占总分的26%。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因此,加强阅读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是广大英语教师顺应高考改革的必然之举。

[关键词]阅读理解 有效阅读

阅读理解就是在阅读中对有效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它不是读者认识文章中每一个单词,看懂每一个句子的低层次理解,而是跨出句子平面,走向语篇的深层次理解。即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以及评价性理解。笔者近几年来就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

语篇分析教学是就文章整体内容进行词句解释、人物或事件推理分析和评价、总结中心思想等,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教学中要辅之以必要的阅读技巧,不仅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而且可以提高有效阅读能力。

1.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Understan-ding the background know ledge)

2.识别文章或段落的主题段(句)(Skimming fortopic sentence)

每篇文章或每个段落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作者将若干与中心内容有关的段落或句子靠语言手段组织起来形成篇章或段落,其中往往有一个段落或句子概括了文章或段落的主题。而其余的则是支撑和展开这一主题的细节。因此,要正确理解中心思想及段落大意就得通过识别文章的立论句、主题句和结论句及关键词来实现。因为这些关键词句是文章的主要信息载体、直接关系到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强调语言共核的同时还要点出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教会学生识别主题句,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文章的主要信息在第一段(主题段)和最后一段(结论段)或段落的头一两句(主题句)。

3.查读找出文章特定细节(Scanning forinformation)

在文章中,作者总是要通过许多具体内容来说明文章的主题思想。读者在找出文章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还应按要求找出特定细节。这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重要能力。当问及时间、距离等用数字表示的细节时,有时需要进行计算才能得出答案。对于一些正误判断题,要找到文中相应部分,细读有关内容,与文中内容一致的即可肯定,不一致的即可否定。在回答Not/True一类问题时,必须逐项找出须肯定的内容,方可确定要否定的内容。

为避免重复,作者常常使用指示代词,在寻找细节时,读者须准确理解被指代的对象。

总之,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涉及who,what,when,where和why等问题的内容,在有关此内容的地方要作一标记,以便在回答问题时迅速查找,切勿脱离文中内容而根据自己的想象来选择答案。

4.进行判断和推理(to read between thelines)

我们掌握判断推理的方法,不仅要理解字面意义,还要弄清文章中“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意思。必须仔细地阅读,准确地掌握事实,按照逻辑规律,经过分析思考,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要善于利用文章中明确表示的内容,如句法、逻辑、文化要素和线索,理解信息的言外之意,从而作出正确的推理,进而才能推测出上文说过什么,下文即将出现什么信息。只有具备了判断和推理这两种能力,才能弄懂文中没有明确表达却又隐含的意思,达到真正的理解。

5.把握作者的态度(to recognize the writ-er's attitude)

能否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也是体现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作者如何表达一个问题?他是开门见山说明问题还是用一系列的事例来引出问题?他怎样发挥自己的观点?他怎样得出结论?

有时作者先介绍了一种观点,然后用“yet”表示转折,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读者必须把上下文联系起来。作者是否表明倾向或偏见?

他持的态度是客观的还是批判的,幽默的还是严肃的?

读者要仔细琢磨文中所用词汇,如Pro.bably,certain等表示可能性的词,弄清作者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肯定还是否定。

6.根据语境判断词义(to guesswords)

语境,有经验的读者会根据语言环境和内容联系,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猜测词义。有时,作者为了让读者了解其意义,也常常提供这种线索。因此,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不仅是重要的阅读技巧,也是重要的测试技巧。

A.利用构词知识或词性来猜测词义。在短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符合构词规则的派生词(带有前缀和后缀的词),出题者并不标出汉语意思,这就需要根据所掌握的构词知识来判断词义。

B.利用同义、反义线索来猜词义。一个生词的前面或后面有时会出现与之同义或近义的词,它往往提示或解释了该生词的词义;有时也会出现它的反义词或常用来对比的词,从而也可得知生词的意思。

C.利用常识和经验来猜词义。

D.利用文章中的举例、直接或间接定义来判断词义。

E.利用因果关系来推测词义。

F.有些生词不影响对主旨或细节的理解及与答题无关的不常见的名词只要能肯解及与答题无关的不常见的名词只要能肯定其大体的类别意思即可放过。

G.文章后面的某个问题问的就是该生词的含义,通过4个选项和上下文的联系,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二、语篇阅读理解的解题步骤

1.快速阅读,弄清大意

在快速阅读时,首先要抓住对文章首句与尾句的理解。在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首句往往是观察全文的“窗口”,可以从中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概要或作者对事件的基本态度;尾句是文章的总结、结论或点睛之笔。借助首、尾句给予的启示,快速通读文章,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大意。

2.细读题目,明确要求

浏览文章之后,认真阅读文后的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随后带着问题去再读文章,便会格外留意与问题有关的信息,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明确敏捷地捕捉有效信息,舍弃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从而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3.复读全文,着手答题

在初读的基础上,再将文章仔细复读一遍,同时总览全文的信息,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动机、目的、性格特征,据此进行慎重推敲,进而领悟作者的思路、意图,文章的寓意、隐义,并运用逻辑推理作出判断,而后再着手一一作答。

4.核实答案,加深理解

全部答案选出后,还应把文章再研读一遍,对个别理解模糊的关键词句再次核实,加深对全篇文章的理解,修正不合题意的答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总之,语篇阅读理解是难度较大的一种综合性题型,但从命题设计、应试对策以及解题步骤等各方面探讨剖析,也并非无章可循;恰恰相反,其规律性不容忽视。只要学生平时勤学苦练,不断积累,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实践能力,就能使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有机地结合,进而得以强化提高整体阅读理解的能力,做到有效阅读。

[参考文献]

[1]朱文英.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关于高中英语听力技巧及训练的浅见 下一篇:英文歌曲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