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平视 走进童心世界

时间:2022-08-23 12:00:45

与孩子平视 走进童心世界

从小怀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憧憬,我踏上了三尺讲台。从事了十年的“光辉”事业,心里也颇有几分感慨:老师需要亲和力,更需要的是与孩子的“平视”。

一直以来,教师是习惯以站着的姿势与学生交谈,俯下头去看学生,让学生昂起头看教师。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就产生了,就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有了这样的距离,教师就会觉得读不懂学生,学生往往也不能理解教师。

学生很天真,他们只要看到教师脸色柔和一些,就认定这样的教师或这种状态下的教师可以亲近,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当我像妈妈一样亲切地问一声“冷不冷、渴不渴”时,孩子都会扑闪着大眼睛与我亲近,这种情况下的教育工作才会事半功倍。下课之后,他们也会更乐于往你身边聚,这时候,是他们和教师走得最近的时候。每逢这时候,我习惯于去办公室坐一坐,与他们聊一聊,或者听他们叽叽喳喳地说。师生之间都很放松,对下一堂课也能起到很好的活跃作用。

蹲下来看学生,可以让我们更多地理解学生,去体会他们的心理。班里有一位学生柳某,知识面极广,课堂上最难的问题往往只有他能够解决,而且说话很有条理性,但就是作业做不上,常常要和那些作业有困难的学生一样落在最后。开始,我一直用看待优等生的目光来看他,认为他应该和班里其他学习优秀的学生一样,样样冲在前头,所以常常在课堂上表扬了他之后,又在稍后的作业中批评他。时间长了,他反而有些灰溜溜的。见此情景,轮到我着急了,我实在不想看到一个优秀的学生因为某一方面做得不是最好,就扼杀了他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开始努力去体会他的感受。他急急地写作业时,我就想:他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呢。大部分学生作业完成了,看他紧缩眉头,我就想:这时,他心里着急着呢。这样,换个角度去体会一下,我发现,我实在不需要生气。面对一个已经努力而只是做事速度慢一点的学生,我不用担心他不去完成手边的事,那只不过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已。如此想后,我就不太操心他的作业,只在有时他出现走神的时候唤他一声。这样,这位学生还是较好地保持了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时候,面对大家都有难度的问题,我还是习惯于找他帮忙。

学生是各种各样的,自然也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表现出来,对不同的表现尝试用不同的心态去体会,那种感觉比生气好。你蹲下来,孩子就能看到你的眼神,从中他能体会你是否跟他处在平等的地位。你的举动,你的言语都会从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他能体会你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亲昵的还是敷衍的。当然,无论是让学生坐下来,还是老师蹲下来,都只是形式而已,如果老师没有从内心上把孩子摆上平等的地位,无论你说得多么悦耳动听,我们的学生还是会远离我们,甚至惧怕我们,我们给学生留下的只能是一种须仰视才见的令之生畏的感觉。甚至还会因为你的言行不一,遭致学生对你人格的怀疑与鄙视。所以我们要有一种能蹲下来读学生的心理,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和学生做朋友,做好教育工作。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我们可以拥有童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我们可以更多地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我们的学生可以多一些轻松和快乐;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多一些发光的地方;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我们才可以无愧于教育。

(作者单位: 林口县实验学校小学部)

上一篇:高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 下一篇:坚持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