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 探索专业成长之路

时间:2022-04-06 06:16:31

以赛促教 探索专业成长之路

产学研联合体助跑专业起步,以赛促教推动专业建设,创新理念引领专业发展。5年来,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在太阳能利用专业的教育教学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而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得金奖,更让这个刚满“5岁”的专业有了发展的新方向。

从零开始 开创专业先河

尽管今年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第一次设“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的比赛项目,但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师生都对赢得这次比赛充满了自信。“因为我们学校的太阳能利用专业是全国首创,有自己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设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洪惠明校长自豪地说,“从这个专业办学伊始的‘五无’到今天捧回金牌,我们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每前进一步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2007年,为了服务于当地迅猛发展的太阳能产业,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扛起了为该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首开太阳能利用专业,以便为当地太阳能企业输送优质的人才和提供技术帮助。这一创举填补了全国中职学校新能源利用技术教学的

空白。

办学之初,一切从零开始:无大纲、无教材、无师资、无实验实训设备、无资金。在“五无”的艰难境地下,洪校长借鉴学校的优势专业——机电专业,在该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组织教师自主编写教材,设计教案。学校教务处主任徐炜老师介绍说,为促进产业成熟,加快专业建设和产业升级,学校与行业协会、相关行政部门联合成立了专业咨询委员会,并与骨干企业工程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托产学研联合体,进行“调研论证、制定教学方案、教师转岗培训、开发专业教材、开发实训设备、参与职业技能资格标准开发、试题库开发、课题科学研究、社会培训、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专业“一条龙”建设,充分发挥了联合体为产学研服务的作用。

通过5年的努力,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太阳能利用专业从“新生儿”起步,快速成长、成熟,专业体系涵盖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社会培训,多维度一体成型,成为学校的特色示范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营造氛围 培植金牌沃土

在骄人战绩的背后,洪校长始终不忘职业教育的初衷: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特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我对获奖始终怀着一颗平常心。因为我相信任何一次成功,都是偶然性中深藏着必然性,学生的培养和专业的建设是这块金牌真正的沃土。”

从学校主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一年一度的技能节,到参加市级、省级职业技能选拔赛和决赛,再到参加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可以说,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在不断提高,而这也是洪校长最看重的。洪校长说:“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我始终重视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两大方向——技术和技能。把握住学生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加上重视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就不愁职业院校没有好的发展前景。”

在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比赛不只是给“尖子生”以锻炼机会,更是对每一位学生的激励。今年参赛的选手陈剑兴奋地表示,从安装组建到设计编程,他和队友们已经形成了在实战中寻找、探索最快捷方案的习惯,这是经验的积淀,对于实战操作非常重要。尽管陈剑即将毕业离开学校,但他十分愿意将所有的参赛经验和专业积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弟学妹们,以促进专业人才的梯队建设。指导老师施建国也注意到了学生学习能力差距带来的问题,他建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做到基本内容人人掌握;然后按层次逐步深入,通过项目活动、课余时间单一辅导等方法,来培养出部分尖子生。”

洪惠明校长始终将以赛促教作为参赛的最终目的。一向对办学高要求的洪校长,国赛一结束就对该领域的教育教学进行了新的思考:“这次比赛让我意识到,在专业建设上既要追求精细化,更要追求综合化。”指导老师施建国和王志娟也深有感触。王志娟老师说,新能源项目需要不断追求细节,追求进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每当在操作中有了新的发现和细小的进步,都应该及时确认,形成学习过程的循环系统。

赛教相长 保持专业领先

对海宁高级技工学校的“金牌教练”们而言,比赛获得荣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启发了他们对于教育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由于新能源专业是电工大类下的一个分支专业,比赛的过程对学生的电子操作能力是很大的考验。王志娟老师在经历比赛之后感悟到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她希望学生们不只着眼于学科内部,还应该多涉猎其他相关学科,拓展视野,综合了解,以扩大知识面和提高专业水平,学校也需要相应地调整课程。王老师说:“我们不仅应该合理地分配学时,而且更应该增加电子技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变频技术、元器件的检测与应用、设备装配等课程,如何设置课程是非常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施建国老师通过此次比赛对“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可以将理论与实践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有机结合,避免理论知识传授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及大赛的要求脱节。

除此之外,施建国老师特别强调了在教学中加强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要让学生明确每一个元器件的价格,养成选择不同元器件时进行价格比较的习惯,做到不盲目选择元器件和材料;要严格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和设备,避免‘只要拿成绩怎么弄都可以’的错误想法。”

大赛过后,老师们更希望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能有质的飞跃,在加强专业课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生产企业先进设备作为编写教材的“脚本”,使所教知识不脱离生产实际。

如今,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太阳能利用专业的学生成了海宁市太阳能行业的“抢手货”,不少企业甚至提前向学校预定人才。谈及未来,洪惠明校长保持了一贯的坦然:重视社会效益,是拥有名专业、名教师、名学生的基础,是办出一流的专业和一流的高级技工学校的前提。“我们会一直积极地参与竞赛,但不会盲目地追求金牌。我们会在获奖之后再接再厉,以赛促教,保持这一专业的优势,不断促进专业成长,这才是我们始终应该坚持的本色。”

上一篇: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使命 下一篇: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