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行学说的构建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时间:2022-08-23 09:53:45

人生五行学说的构建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摘要】为丰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揭示人生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创新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提出了“人生五行”之概念,人生五行是受五行学说启发而产生的,其内容与五行学说有其对应关系,但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其异变。从人生五行关系模型的建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施和未来人生五行论的深化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经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加入人生五行内容、开展“平衡五大发展,创造绚丽人生”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中运用“人生五行”内容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人生五行构建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探讨与实践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成果(项目编号:LX2013Y12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82-02

一、引言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1],社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思想不够成熟,有明显知行脱节的现象。大学生对人生的了解不够深刻,一些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处于迷茫状态,于是大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人生的内容包括哪些?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怎样避免和面对逆境?这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些问题,一些大学生没有思考过,或朦胧地思考过,但始终没有找到答案。人生内容的教育是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不知道人生的内容,就不会懂得人生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人生五行,就是人生五大内容的运动变化,彼此既有促进又有抑制的影响作用。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和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主渠道,“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的内容,长期以来,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老师们想尽一切办法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但总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消极应付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何增添新的内涵和活力,通过什么途径、方法和手段才能改变学生不喜欢上这门课程的状况,这是教育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五行学说与人生五行

(一)五行学说[2]的基本规律

五行学说中所反映的规律有六个:一是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二是相克,克即制约、阻抑、克制。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三是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四是相乘,乘是一种反常现象。相克超出了正常范围,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五是相侮,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六是母子相及,母病子,子病及母。

(二)人生五行与五行学说的对应关系

人生有五大内容,即人一生所做的事有五大类:一是生命与健康的维护;二是恋爱婚姻与家庭的经营;三是学习成长与进步,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四是职业与事业,为生活创造基础和人的自我实现;五是人际关系与交往,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以求得到社会的支持。恋爱婚姻与家庭属木,学习成长与进步属火,职业与事业属土,人际关系属金,生命与健康属水。相生关系是起着发展和促进的作用。

(三)人生五行关系及异变

人生五行和五行学说不是完全对应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变异的,即学习成长与进步、职业与事业、人际关系、生命与健康、恋爱婚姻与家庭其中每一类内容对另四类均有生克和乘侮作用。人生五行关系的启发是:一是应注重系统思维和掌握五类平衡,在发展某一类的同时,不能忽略另四类;二是应注意统筹兼顾和平衡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三是人的一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主要人生任务,要明白在不同年龄阶段应首先完成哪些重要的事情,解决哪些重要的人生课题。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加正确有效地认识人生、经营人生和发展人生。

三、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原理的教育实践

(一)人生内容关系模型的建立

人生的困惑往往是来自于对人生认识的偏颇,如何平衡五大发展内容,是每个人的人生课题。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探明人生五大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建立人生内容关系模型,除揭示出人的一生所做的有五大类事情外,还揭示出五类事情的平衡关系、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好多人是顾此失彼,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在另一些方面是非常地失败,绘成一个五边形是一个斜五边形,而不是一个正五边形。人与人的不同和人生是否完整精彩,就在于其五边形的正斜和大小。

(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施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施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45分钟)、“平衡五大发展内容,创造精彩绚丽人生”专题讲座(90分钟)和心理咨询中人生五行内容的运用(30分钟)来进行的。经过三年来的实践表明,采用人生五行内容教育法,对于大学生掌握人生内容、端正人生态度、领会人生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的欢迎和认可。

(三)未来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的深化研究

人生五行内容作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引擎,是人生目的、人生意义教育的基础,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平衡五大发展,创造绚丽人生”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中运用,但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如人生五行品质培养模式的研究、人生五行品质评估量表的编制研究、人生五行品质病态诊断的研究和人生五行论与心理咨询的深化研究等课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完成。

四、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原理的教育效果

(一)课堂教学中的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必须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丰富和拓展其教材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提高,才能改变目前大学生普遍排斥和消极应付学习的局面,才能使大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加入“人生五行”内容,重点分析人生五大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人生不同时期的重点发展任务。启发大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思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深刻性。

(二)专题讲座中的效果

以“平衡五大发展,创造绚丽人生”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专题讲座,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在专题讲座中,更多的加入了老师与同学的互动内容,引入现实案例,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和课堂教学相比,延长了互动时间。在专题讲座中,把人生五行内容与大学生审美观、生命观、健康观、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学习观、成才观、职业观、事业观、奉献观和人际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大学生产生使命感、责任感、羞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心理咨询中的效果

“人生五行”内容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富有形象化和生动性之特点。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运用“人生五行”内容,能够较快得到感悟和启发。从而提高对人生的全面认知,明确努力和发展的方向,能够有效克服传统认知疗法枯燥乏味的缺点,有效提高大学生求助者的认知水平,对于解决大学生由于适应问题、恋爱问题、发展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而产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妄想、精神病性等症状的改善均有显著的效果。

五、结语

总之,采用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原理进行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人梦想的构筑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能够明确发展内容,二是能够重视平衡发展,三是能够懂得优先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1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48-53

作者简介:

雎密太(1961-),男,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

上一篇: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艺术 下一篇:《文科高数》课程分类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