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创业交互促进的模式

时间:2022-08-23 09:24:04

创新思维与创业交互促进的模式

[摘要]艺术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特色都很鲜明,自主创业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其创新思维能力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创业实践,创业过程中后续乏力,且二者不能相互促进。因此,探析艺术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交互促进的有效模式,既能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以助力创业实践,又能在反思创业实践中推导培养创新思维的方式。

[关键词]艺术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1-0169-02

[作者简介]周海燕(1979-),女,副教授,硕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很多学子圆了大学梦,但是教育质量的下降、高校开设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对应等一些因素给大学生带来相当大的就业压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艺术大学生选择主动创业。创业是改善大学生就业困境和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高等艺术类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思路。艺术大学生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专业优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与众不同,是比较适合创业的群体。艺术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可以实现就业,而且有利于文化创新。在创业过程中,其创新思维能力又可以得到快速提升。但从目前创新思维与创业的互动情况来看,现状并非尽如人愿。因此,培养艺术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助推其创业实践,增强二者的有效互动,建立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的综合体系,是提高人才质量、保障创业成功的有效方式。

一、艺术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的现状

1.创新思维能力欠缺,培养方式尚需丰富

创新思维即富于创造性和开拓性的思维。在创业实践中,突破逻辑思维、传统思路的新点子、妙主意、好招数往往具有出奇制胜、反败为胜的力量。近年来,艺术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一些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局限于仅有的某个想法与概念上,以为仅用一个自认新奇的创意就能在创业路上一帆风顺,其创新思维能力不足。推究起来,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是学生创新思维不足的重要原因。很多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跟随式、少思考的学习模式,惯于依赖,思考问题不够灵活和全面。实际上,只有培养善于发现的习惯,不断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才能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因此,作为“创造引导者”的教师,应该持续丰富自己的创新思维教学策略,提供优质的创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2.自主创业实践不畅,创业素质后续乏力

创业教育是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多方面素质,最后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它应该和学术教育、技能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很多高校还在就业教育的阶段,并没有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有些院校成立了创业学院,但学生所学过于碎片化,在意识、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出现创业理念不明确、相关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综合能力不够、应变能力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创业。国家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倡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创新人才的积极举措。但现实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选题不当、团队组合困难、实施过程困难多等诸多问题,需采用多种方式推动该项目的发展。

3.二者结合不够,难以互相激发

创新思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人们应对纷繁复杂的创业实践提供基础保障;而社会需求,比如创业实践也在不断地激发人们的创新欲望,推动创新思维方式的养成和发展。因此,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现实是,很多人思维僵化、在创业实践中毫无创新可言,在创业过程中也不能注重总结、学习并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

二、创新思维与创业交互促进的模式

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另开蹊径,让思维活动超出常规,使思维的结果新颖、独特。而创业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看问题,找寻同一问题的多个不同答案。因此,创新思维是保障创业成功的基本元素。对于创业者来讲,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需要不断更新思想、改善经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正确决策,保障企业在充满竞争和变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是交互促进的关系,摸索出有效模式,必然能极大地发展艺术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并利于其长远发展。

1.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艺术大学生相对来说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但是如果教师一味采用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渐渐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他们的思维能力必然无法提升。“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但客观地来讲,教师不能解学生全部的“惑”。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思考,改进教学方式,以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2.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创新思维培育

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偏重于专业教育,多是以不同性质的课程体系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充分融合进人才培养的整个历程,绝非简单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几门创新创业课程就可解决问题。艺术大学生的课程更强调创新思维的培育,自然就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里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应该主动探索和挖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固有的创新创业要素,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让学生带着深入探求的渴望学习,目标设定在职业生涯和创业生涯,为创新创业积累丰厚的底蕴。艺术类院校的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地渗于学生的各类课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在创业实践中反思培育创新思维

艺术大学生要成功创业,不仅需要丰厚的资金支撑和创新的环境,更需要创新的意识和品质。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创新的能力。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之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思维方式。实践是得出真知灼见和养成良好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创新创业实践。创新思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应该一直保持勤于思考、认真总结的良好习惯。思维不断地创新,才能在创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是延展到社会实践的普遍培养,从学校内的创新教育到离开学校后的自我培养,应该融入每个人的思想中,并扩展到社会精神的培养。

三、结语

在提倡创新创意的时代和在艺术文化产业创业市场广阔的良好背景下,艺术大学生凭借自身的专业特长、心态和行为规律,自觉培育创新思维,合理利用主客观条件,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更可以通过创业寻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高校应通过改进教学方式等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各种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艺术大学生不管是在学校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还是毕业后自主创业,都要注重反思总结,持续提高,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2]王丽梅,王鹊梅.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新途径与新方法探索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

[3]王柏玲.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思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作者:周海燕 单位:吉林动画学院

上一篇:初中思品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