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城区内涝成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23 08:59:31

衢州市城区内涝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6.19洪灾后,我们对衢州城区内涝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缓解城区内涝相应对策建议,对衢州城区防汛排涝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乡建设 防汛排涝 对策分析

Abstract: 6.19 after flood, water-logging city of quzhou ou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aus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alleviate the potential city,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of quzhou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2011年6月梅汛期以来,衢州市先后出现四次持续强降雨过程,市区多处发生了内涝积水,特别是6月19日,衢州市遭遇特大暴雨,城区多个居民小区和路段内涝积水情况较为严重。城区阶段性内涝,严重影响了居民生产生活,根据上级领导指示精神,我们组织开展了衢州市城区内涝情况的调研,现将主要情况及相关对策建议综述如下:

一、衢州城区内涝积水基本情况

2011年6月19日,衢州市遭遇入梅以来的最大持续强降水过程,衢州城区降雨量达218.5毫米,无论最大6小时、最大12小时和最大24小时雨量均创衢州市1953年以来最高值。持续强降水使衢州市城区内外水系水位处在高位状态,6.19持续降水量过大,河水倒灌,造成城区多个居民小区和路段内涝积水严重,城区交通基本中断。据初步统计,6.19城区内涝中,城区信安街道等6个主要街道下属26个社区中,除荷西苑、坊门街、县学街3个社区外,其余23个社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水,严重的如南区的松园社区、荷东苑社区、朝晖社区,市经济开发区的金桂社区和彩虹社区等,其中市经济开发区的金都花苑、米兰春天小区积水最为严重,最深处积水达1.5米。城区多个路段积水超过50厘米,其中位于市经济开发区的广场路、五环路,最深处积水达1米以上。

二、6.19城区内涝积水的原因分析

6.19城区形成内涝积水,分析其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上看,进入6月主汛期以来,衢州市先后经历四次强降水过程,城区内外水系水位处在高位状态,市区部分地段地势低于衢江洪峰期水位(如西区九华山路地块等),加上6.19短期降水量过大,致使排水系统短期无法实现正常排泄(有些地段水渠的水位超过了路面),造成倒灌所致。

从主观上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先天条件决定了衢州城区是内涝易发区。从市区周边水系来看。衢州市区位于金衢盆地西端,江山港、常山港在城西汇合为衢江后沿城北东,在城东又有其主要支流乌溪江汇入,三大支流在汇入前属山溪性河流,河床落差大,水流湍急,到市区段河道趋于平缓,因流速骤减而形成洄水,河道容易出现高水位,大河有水小河满,由于城市周边水系高位运行,一些城市排涝设施功能就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导致内涝发生。从市区的地形地貌来看。主城区(包括开发区及巨化)总体地势呈南高北低,也就是整个城南片区的雨水均需通过乌溪江、白沙溪、江山港往南汇流至主城区北侧的衢江,除此三个天然水系外,主要排涝系统依托穿过城区的巨化渠、南排渠、西排渠汇流后排至白沙溪及衢江。6.19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城南片区,造成以上水系超出排水能力而溢满,并通过道路雨污水系统倒灌,如城区原东立交、原中立交与三衢路交接路段积水都因此所致。

(二)城市规划建设的前瞻性、预见性不足,导致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发展。

一是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城市发展。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建设一直存在重地上而轻地下的问题,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不合理情况较为突出;同时,在城市排水管径设计等方面缺乏前瞻性、预见性,随着近年城市的快速发展,部分区段收水面积急骤增加,因而区段排水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城北的新安路紫荆小区段、浮石路八角楼等路段积水即与区段排水有重要关系。二是城市排水缺乏全局性总体规划。全市性统一有效的防汛排水体系还未形成,主要区块间排水系统衔接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城市扩张过程中,一些原来在郊外的过境公路逐渐融入市区,这些区域的排水设施系统改造跟不上。6.19强降雨中,市经济开发区沿三衢路区段的积水问题、市区双港路、礼贤街等路段积水严重,其区块排水衔接、公路纳入城市道路后排水改造跟不上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直接削弱城市自身蓄水、排水功能。 整个城南片区(包括现在的南区、开发区)原号称“千塘畈”,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水塘,能起到很好的蓄水、滞洪作用,但随着城市的建设、开发区的发展,水塘面积逐步缩减,被建筑物或路面覆盖,所有降水均直接成为径流,通过道路排水系统进入排水渠道,增加了排水设施的压力。这也是6.19内涝城南片区重于老城及城北片区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南片区水系严重缩减,而老城及城北片区南湖、斗潭河发挥了良好的蓄水、滞洪作用)。四是部分区段开发对城市地下排水管网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如万华金河湾开发地段挖断浮石路片区直排衢江排水管,直接造成了6.19浮石路及紫荆片区积水。四是对排水沟渠空间保护意识不够,进一步弱化城市排水系统功能。规划建设中存在对城市内河渠道随意加盖处理、管线随意穿越渠道桥涵等问题,致使内河渠道淤积严重,严重影响渠道正常泄洪。

(三)现有建设与管理体制限制了各排涝设施效能发挥。

当前城市水系、排水等的建管体制,存在较为严重的产权不清、职责不明及区块不衔接、部门不协调的问题。从区块来看,市区开发建设主体众多,柯城区、衢江区、开发区、高新园区、西区等各管一片,由于各主体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利益趋向不一致、开发理念不一致、标准规范不一致、建设水平不一致,致使建成后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难度增大,效益发挥不明显。从区块来看,设施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等体制问题也较为突出,如城区各大水系闸门管护职责,各渠道产权等均较为混乱(就城南片区两大渠道而言,管护工作属市政部门,但像西排渠大部分的土地权属却为大南门村所有),造成了城区各水系闸门、渠道管护的严重历史欠帐。6.19城南片区内涝积水、城区礼贤街、双港路等路段积水,均与此有相当关联(城南两大水系、特别是西排渠改造、清疏跟不上,江滨南路衢江边两大闸门未全部开启是所属片区积水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部门来看,城区市政排水设施由建设部门管理,城区水系由水利部门管理,各大排渠及闸门的管理主体至今仍不明确,市政排水设施与水系缺乏有效衔接,也是造成城区内涝的重要因素。如城南片区的雨水本可通过南排渠向东排向白沙溪,然而由于闸口建设管理及部门间协调等原因,巨化路与南环线交叉口的南排渠东闸门未能正常开启泄洪,导致6.19强降雨中南排渠排水不畅,非但未能引导城南来水向东排向白沙溪,反而致使大量雨水通过黑溪河、西排渠倒灌入城市排水管网,从而加重城区内涝。

(四)城市污水问题、水系河渠长期淤积不畅、应急处置机制不完善等也是6.19城区内涝积水的重要原因

6.19城区各重点积水区段均存在污水管道污水大量外溢情况,如浮石路区段、荷花四路、衢化路、三衢路等,像浮石路八角楼段稍遇大雨就会产生外溢。城区水系河渠长期淤积不畅,如城北的环机场河沙湾村段、老城东南南湖东排清明弄东出场渠(环机场至下游白沙溪2.9公里渠道)淤积现象严重,6.19南湖东排水口外侧雨水倒灌南湖、城北片区积水严重,与此两渠淤积严重不无关系。

由于衢州市防汛应急处置机制还不完善,气象、水利、建设、公安交警、卫生等部门需进一步整合资源、密切配合做好防涝工作。尽管6.19强降雨中,有关部门均积极投入排涝救灾,但都在孤军奋战,没有真正形成合力。

三、缓解城区内涝积水的相关对策建议

6.19城区内涝积水的发生,当然与衢州市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恶劣的天气因素有关,但从中暴露出的体制机制、管理及应急工作等的不足也不容小视。为此我们建议下步必须严格按照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增强防涝抗涝意识,着力解决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区防汛排水体系建设和防汛抗涝工程建设,全面提高衢州市防汛抗涝能力水平。

(一)进一步增强防汛抗涝意识。城市防涝是一件关系到城市居民安居乐业的大事,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我们要积极营造全市性的防汛抗涝氛围,广泛开展全面防灾教育;切实转变以往要征服和控制自然的“人定胜天”意识,确立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根本的“人定顺天”理念;转变以往“防灾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意识,确立防灾也是一种经济建设,同样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的理念;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减少灾害的发生”认识,确立科学技术发展并不意味灾害减少和危害降低,但它为防灾提供了基本的手段和途径的理念,形成全市性抓防灾的舆论环境,动员全体力量积极主动参与防涝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衢州市防汛抗涝应急预案,不断提高抗洪防涝能力水平。

(二)切实理顺城区水系管理体制机制。一是理清权属关系。由市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所有河、塘、渠等水系产权及防汛抗涝闸等进行一次再清理,划清产权归属。二是明确管理职责。在理清产权的基础上,对全市所有水系及防汛设施管理职责进行一次再明确,以确保管护到位。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防汛排水体系。

有效的排水体系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平安的重要前提。一是提高衢江的防洪能力,从城区防洪排涝角度,重点是加强衢城内河与衢江的闸位建设与调度。二是加大对城区及水系、河渠的疏浚力度,确保各水体的畅通无阻。从城区情况看,近期重点应对南片区黑溪河和西排渠等两大渠道进行全线清疏。水系主要是对环机场河沙湾村段(北面,约300米)、环机场河清明弄至污水处理厂段(南面,约2.6公里)进行全面清疏。三是提高市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针对衢州市原有基础设施底子较薄而在城市建设上又存在“地面发展快、地下欠帐多”的情况,要对现有排水管道进行维修、疏通和改造,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用,同时,要提高市区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适度超前设计。四是建设必要的城区排涝站。排涝站是防洪排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涝站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衔接,当市区发生内涝,外河水位高于涝区地面高程时,排涝闸门将关闭,市政排水设施内的汇水流入排涝站前池,通过水泵将积水抽排至衢江。目前,衢州市排涝站建设还是空白,像西排渠衢江出口、机场河民航大道北出衢江口、衢州学院后门等位置的排涝站建设应逐步纳入近年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五是加大城区内河水系管护,充分发挥内河水系在防汛抗涝中的突出作用。加大现有水体保护力度。具有涵养水源及景观价值的沟、塘、河道是城市蓄洪、排水的重要载体,应严格保护,不能随意填埋或侵占,城区现有水渠尽可能不作加盖处理。同时建议财政增加年度城区水系管护专项资金,以确保各水系得到有效养护。

上一篇:探讨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 下一篇:浅谈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