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区绿道网规划实践

时间:2022-09-04 09:08:36

衢州市区绿道网规划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在衢州市区绿道网专项规划项目中的实践,重点介绍了衢州绿道网规划对山水人文、城市发展目标、城市结构等城市特征进行分析后,如何找寻出匹配其城市特征、绿道主题鲜明、可实施的绿道网规范方案。

关键词:绿道网规划;城市特色;衢州市

1 规划背景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浙西生态市,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衢州老城区是衢州府治所在地,历史悠久,衢江穿城而过,烂柯山伴城而立,城市特征鲜明。

但在多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利用自身特征资源条件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是旅游资源丰富但聚集度不够,整体较为分散;其三是旅游资源很难为民所用,真正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其三是乡村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与基础设施级别低。衢州市期望以绿道建设为契机,推动市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整合串接特色资源,彰显城市特色,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宜居城市、田园城市内涵。

2 衢州市区绿道网构建总体思路

2.1 规划建设原则

(1)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和突出地方人文特色,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遗迹的有效保护。结合各条绿道的自然特点,优先选用具有衢州本地特色的植物和铺装材料,注重绿道的景观休闲功能,将生态保护和休闲有机结合。

(2)人本原则:突出以人为本,以慢行交通为主,避免与机动车的冲突,同时充分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完善绿道的标识系统、应急救助系统,以及与游客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

(3)生态原则:发挥绿道作为生态廊道的作用,保持和修复绿道及周边地区的原生生态功能,为衢州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物种多样性的修复提供空间。

(4)共享原则:为了减少征地拆迁、节约建设资金、发挥资源的综合价值,尽量将绿道服务节点建设与自然风景优美的地点、游客集散地、城镇公共空间、农家乐等旅游基础设施相结合,使这些设施共享,同时可以服务周边城镇居民。

2.2 特征资源提取

绿道的规划需要在对对象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城市特色的提炼和升华,本次规划就衢州市区层面,从文化、水系、景区等几大方面进行分析并与绿道结合,突出印象,彰显特色。

(1)文化:衢州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有着一千八百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历史给古老的府城留下了珍贵的文物古迹。衢州中心片内,尤其是府城范围内分布着大量的历史人文景点,包括部级文保单位孔氏家庙,还有省级文保单位9处,市级文保单位和文保点共46处。

绿道建设可以结合人文资源的分布情况,线路选择尽量串联较多的资源点,一方面丰富绿道的内涵,另一方面将衢州散落的资源整合成动态延续的历史故事,更好地展示衢州文化。

(2)水系:衢州是一个滨江城市,城市水系各有特色,大江小溪各尽其美。衢州市区水系分为外江水和内河水,外江水包括水系:衢江、常山港、江山港、乌溪江、石梁溪、庙源溪、上山溪、下山溪。内河水主要有环城河与水渠组成。另外衢州市还有众多的水库资源,包括铜山源水库、黄坛水库、湖南镇水库等。绿道建设应结合衢州水网纵横、水系发达的自然特征,低成本建设绿道,更能实现水绿相接,把水资源引入城市建设环境中,使水能够市民可观、可赏、可体验的生态景观。

(3)景区:衢州中心城区里有府山公园、斗潭公园、南湖公园、江滨公园等综合性的公园景区,绿地内林木葱郁、曲径通幽。

而整个市区依托自身的自然山体景观资源和良好的植被条件,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紫薇山国家森林公园、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浙江大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烂柯山风景名胜区等等。而规划将通过选择最优或最短路径建设绿道,不受城市交通的影响,将各大公园景区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以步行或骑行的方式,形成出入方便、文化景观丰富的线性绿色通道,为市民提供进入景区的相对独立、便利、安全保障的步行线路或骑自行车线路。

3 规划特点

3.1 匹配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衢州城市发展的具体目标是:把衢州建设成为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现代服务业新兴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区、和谐社会建设示范区,按照“五位一体”的要求,努力打造“五个衢州”:实力衢州、活力衢州、人文衢州、生态衢州、幸福衢州。

绿道网的建设是加快衢州转型升级与建设五个衢州的结合点,利用现有的良好资源环境,弥补各种不足,真正把绿道建成美景之道、幸福之道。

3.2 因地制宜的细化绿道主题

规划在市区范围内确定了3条省级绿道主线与6条市级绿道主线,贯穿整个衢州市区,串联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遗迹、农业观光园等发展节点,全长约483公里,实现衢州市城市与村镇及山林、滨水等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连接,对改善沿线的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9条绿道特征分明,主题各异。

3.3 呼应不同绿道类型的绿廊系统控制

所谓绿道,其中的“绿”尤为重要,即绿廊系统,是绿道的生态基底,其主体包括植被、水体、土壤、野生动物资源等。规划中将绿道分为郊野型和城镇型,其中郊野型又分为山地型与乡野型。

(1)郊野型,主要依托现有的县乡公路进行建设,也包括自然走廊、景观通廊,郊野型绿道的绿廊控制范围一般为50-100米。

(2)城镇型:主要集中在城镇建成区,依托道路或滨水绿化带、公园广场等带状绿地设立,为人们提供慢行、散步、休闲场所。城镇型绿道的绿廊控制范围一般为10-20米。

3.4 先行先试的衢州中心城区绿道网详细规划

衢州市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中心城区的绿道网,规划总长约70公里。规划提出将衢州中心城区绿道网打造成为以“溪、江、山、园”为自然特色,以传统文化为意境,以现代风貌为韵律,以“八环十景十二品”为品牌形象的精品绿道,打造衢州第一个“绿道体验带”、“绿道典型示范段”、“自行车滨水游线”。

“八环”包括衢州中心区4个绿道环(环1、环2、环3、环6);衢州西区两个环(环4、环5);东区1个环(环7),巨化片1个环(环8)。然后在绿道沿线的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特色民风突出的区段进行打造,形成“衢城十景”

规划又从使用者的视角出发,希望寻找能够吸引老百姓的兴趣点,哪怕是一组雕塑、一个座椅、一处相对宁静的户外一隅……设计者从衢州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寻找线索,来找到属于衢州人自己的主题节点,最终确定了十二处主题景观节点,包括“最美”城市雕塑群、衢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塑点、乡野毕加索窗口、铁路记忆景观等。

详细规划中,针对每段绿道不同的现状条件与资源,确定绿道线路的准确走向,并明确各段的详细断面形式与建设改造意向。对于通行难度较大的跨路、跨水节点,规划也提出了改造方案。

4 实施情况说明

2012年,衢州市委托嘉兴规划院完成了《衢州市区绿道网专项规划》编制,2013年又对近期实施的中心城区绿道网进行详细规划设计方案深化。

目前,位于兴华公园内的衢州首条慢行绿道已经向广大市民开放。接下来,双水公园、江滨北路(西安门大桥至浮石二桥)的绿道也就要开建。

“骑着自行车安全地穿插于城市,边赶路边赏风景的日子来临了……”浙江在线、衢州日报等媒体都在积极报道绿道带来的城市变化,绿道建设获得市民的广泛好评。衢州绿道建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推动着城市绿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休闲产业发展,而衢州市的宜居城市内涵也得到了深化,实现了规划的初衷。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我院规划二所研究编制的《衢州市区绿道网专项规划》成果资料,在此感谢项目组成员支持。

参考文献:

[1]叶伟华.深圳市绿道网规划与建设创新性实践.规划评论.2012(2)

[2]宋劲松.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规划建设方法.城市发展研究.2012(2)

[3]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12

[4]嘉兴市绿道试验段工程规划.2010

上一篇:生态城市建设初探 下一篇:写字楼应急照明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