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二个疲惫期

时间:2022-08-23 08:01:00

我们用10多年的时间吃成了一个小胖子,还得用一定的时间才能吃成大胖子。万里长征只走了一小截,我们还要拿出当年冲锋的劲头,接着干!蚂蚁再小也是肉,财富数字还是得慢慢累计。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周期规律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具体到个人,有没有这样的周期性规律呢?

我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医学专家,仅从个人的研究和体会方面讲一些粗浅之见,与朋友们讨论。

我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大致会呈现这样的曲线:

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求学时: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志得意满,指点江山。但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很快就会出现第一个低谷: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迫使许多年轻人从云端降落,切实感受到道路的坎坷。新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曾被形象地称为“蘑菇”:在角落里不受重视,自生自灭。

第二个高峰出现在上班后10年左右:生活的压力和自强自尊催人奋进,不干不行啊,要提拔,要买房,要结婚,要证明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奋斗,在30出头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解决了生活基本问题,上了一个台阶,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这可说是人生的第二个高峰值的出现。

可是,在达到这个阶段以后,我们也许很快就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低谷,一个新的疲惫懈怠期:压力不够,动力不足。经过社会的打磨,我们开始世故和圆滑,对曾经的理想做出了大范围的校正和调整: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不再做惊人之语,不再有遥远的梦;同时,生活的急切压力也没有了,家里有了隔夜粮,不用起早摸黑去挣生活费。一句话,在这个时期,大的目标不再有,小的目标自己看不上,开始有些懒散,开始对自己进行享受的补偿……,不甘堕落,可又不知往哪儿前行!

我还没有经历过往后的岁月,没有切身的感受,但可以推断:下一个高峰可能也在10年后,那时候可能我们凭借资历和努力等又上了一个台阶,可低谷和疲惫也会相应地出现:精力开始走下坡路,是否该考虑退休了?55岁现象,年轻真好……

我想,《科学投资》的很多读者可能与我一样,正处于第二个低谷周期:我们解决了生活的问题,被发展的前景所困扰。大钱不知该怎么去挣,小钱有点没必要弯腰:你的新成就感的新台阶也许需要几百万元,三千五千甚至两万三万都意思不大。

可是,我们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与在机关工作的朋友们不一样,我们没有“资历”可言,我们的人生考核体系只有一个标准:你挣了多少钱?任何辩解和理由都是苍白无力的。人家在机关,只要不犯错误,熬过这段疲惫期,也许就可以再“熬”上一个台阶;我们呢?如果不能努力走出困境,只有被后来者淘汰出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我们是不可能再“熬”上一个台阶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残酷的商界,残酷的市场!

与周围的朋友聊天,大家都经常如此喟叹。这样的一帮人:说没钱吧有车有房,说有钱吧心里没数;穿着名牌没有精神,吃着佳肴没有胃口;看着上一个阶层嫉妒,瞅着下一个阶层别扭;批评小年轻的浅薄,厌烦老一辈的保守……

另一种形式的“中产中年危机”!

近日来读超人李嘉诚先生的文章,仿佛给自己找到了答案:财富的积累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中途万万懈怠不得。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经给大家贩卖过一个致富公式:每年存1.2万元钱,保证20%的年投资收益率,如此这般,40年后即可成为亿万富翁。李先生也给人推荐这个公式,可是有人问:40年太久,时间能否短些?到40年后,我都不会花钱了。

李先生说:不行的,财富的积累是终生的事业,而且在前半生基本是打基础,急不得。就说这个公式吧,如果你仅仅坚持了10年,会有多少钱呢?

大家还是猜不对,结果是只有30多万元。

看来,确实急不得,也松懈不得。我们用10多年的时间,吃成了一个小胖子,还得用一定的时间才能吃成大胖子。万里长征只走了一小截,我们还要拿出当年冲锋的劲头,接着干!蚂蚁再小也是肉,财富数字还是得慢慢累计。我们现在的优势是有经验,有智慧,有身体,还有多多少少的“第一桶金”,大家努力吧!即使上不了胡润排行榜,也得给自己多挣些养老金!

歇歇脚,充充电,尽快走出情绪低谷,再干20年!

上一篇:让吃什么就吃什么 下一篇:金钱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