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导写最前与最后

时间:2022-08-23 06:32:47

命题作文导写最前与最后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有少数选手跑在了最前面的第一方阵中,同时也有另一小拨选手跑在了最后面的方阵中。在沿途中.有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最痛苦,有观众认为跑在最后面的最痛苦,有的观众则认为自己最痛苦。

请以“最前与最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思路导航:

审题时,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关键信息“最前面”“最后面”“最痛苦”。分清痛苦的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意义,关注经历痛苦与实现目标的关系。参考立意有:

(1)跑在最前面的人最痛苦。为了在比赛中保持优势,他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压力。

(2)跑在最后面的人最痛苦。要面对自己落后的事实,要面对别人对自己能力质疑甚至轻视的眼光。

(3)等待和期盼的观众最痛苦。为前行者喝彩加油、高兴和快乐,也为后进者焦急紧张和呐喊助威。

(4)人生总是痛苦与快乐相伴。跑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是痛苦,又是快乐的。

(5)痛苦和快乐都是人生的经历,只要经历过、参与过,就是快乐的。

【佳作展示一】

最前与最后

华健

江河之首,奋勇直前,虽被泥沙摩擦得伤痕累累,却辟开河道,悠悠长流;雁阵之尾,虽落于后,被猎户枪击毙尸荒野,却保得幼雁安全南行……前者虽苦,却能辟径寻道,后者虽痛,却能保驾护航。世人只看到最前者和最后者外在的痛苦,却看不出他们内心的幸福。身虽苦,心却不苦。

最前者的痛苦,那是天降大任的磨砺,是另一种欢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磨砺,何斩前方荆棘?不历苦寒,何寻人生花香四溢?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坎坷的,是遍地的荆棘芒刺,欲行过此路,就必然经历痛苦与磨难,而这磨难,却又是你最好的磨刀石,帮你铸造锋刀,披荆斩棘。而路的尽头则是光明普照,无垠坦途,海阔天空。

日心学者哥白尼,不顾教会火刑扼杀,在磨砺中坚韧不拔,以己之血,献身真理;诗之圣者杜甫,平生饱尝“三吏”“三别”苦,却一心只想天下民众,在乱世的熔炉中,炼造出光辉“诗史”;司马迁饱尝狱中屈苦,却一心向前,独创史家之绝唱,开创通史纪元;居里夫人,一生寻镭,不畏道路上满是艰难险阻,不停地向前,虽苦痛难耐,却以生命之光照亮整个人类,实现生命的价值。

最前者,身虽苦,心不苦。

一座大厦,不管如何高耸云端,却还是基于最底层的地基。而地基,承载着楼的重量,虽苦,但却收获了价值实现后的快乐。

无私奉献的时传祥,身为最底层的掏粪工,整天面对着熏天臭气,污垢脏坯,他却从不埋怨,只将滴滴汗水默默献于千家万户:“开山爷”王振明.普通的农民劳动者,不惧陡坡山崖,不畏年过古稀,以一把铁镐,七年如一日,为人们敲出一条坦途……他们日复一日地付出辛劳,无私奉献,为最前者了却后顾之忧,为社会增光添彩。虽痛,却也值得;虽苦,却也欢乐。因为他们都实现了自己微小却独特的价值。

最后者,身累,心却欢!

披星戴月,披荆斩棘,浑身血痕累累。尽管粉身碎骨,尽管遥不可及,最前者咬牙坚持,前进了,那就欢乐。

挥汗如雨,顶阳迎霜,一生不言不语。尽管默默无闻,尽管无人问津,最后者依然不语,奉献了,那就快乐。

前者无悔,后者无怨。心乐,身乐。

模拟评分

内容:文章思考全面,立意深刻,视角开阔。作者看到处在社会各个领域,不论是在最前还是最后的劳动者,都是苦乐交织、酸甜相融,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价值,体现了其对社会生活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故本项评20分。

表达:文章语言对仗工整,表达酣畅淋漓,多处排比句的使用,更加增强了气势,增加了感染力。故本项评20分。

发展等级:精心选择的典型论据,使得全文充满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令人叹服。故本项评19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等级19分=59分。

【佳作展示二】

最前与最后

何亚男

人生如花,有人愿做百花正眠时一枝傲霜而立的梅,有人愿做百花凋零后一株独自绽放的菊。百花眠时傲霜立,便能迎接冬尽春回的第一缕清风:芳菲尽时兀自开,则可细观夏去秋来飘扬的落叶。面对人生也是如此,有人持迎难而上的态度做一个开拓者,去追寻黎明时的第一抹阳光:有人秉一颗沉淀的心去洞察前人的脚印,从他们的崎岖坎坷中得到启示和教训。

做一朵最先绽放的花是美好的,即使会尝遍酸甜苦辣,即使会经历风吹雨打,但吸收的却是最清新的空气,拂过的却是不沾尘埃的清风。

林则徐就是这样一朵最早绽放的花。身处闭关锁国的中国,他突破重重阻碍,秉承“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学习西方,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居里夫人身患血癌,仍日夜不息,致力于科学研究,终于提炼出了镭;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中国,不顾封建官僚的反对,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马云在生活落魄之时,走上了电商这条他人未曾尝试的道路,如今声名赫赫。他们成功或者伟大,因为他们敢于探寻未知的道路,披荆斩棘。

沐浴在大自然的第一抹晨光中纵然幸福,但百花凋零之后昂首于秋风之中也未尝不可以体味人生的况味。袁隆平之所以能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能总结已有的理论,循着前人的脚印一步步播下收获的种子: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经典力学,促进了物理学领域的巨大革命。因为行走在后,他们的心更沉稳,他们把前人的失败当作养料,浇灌出最艳丽的花朵。他们看似走在最后,但在他们所开创的崭新领域里,他们又何尝不是最前者?

人生漫漫,奔跑在前,听着耳边呼啸的风是一种畅快;行走在后,伴着身旁缓缓的流水,更是一种惬意;但随波逐流,就只能被湮没于茫茫人海。做一朵独特的花,或于百花眠时傲霜独立,或于芳菲尽时兀自盛开,保持独立的自我,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模拟评分

内容:本文最大的特色是立意精巧。开篇以形象精妙的比喻指出,人生就如一个百花园,在这花园里,有开得最早,如崭露头角的梅,也有绽放最迟,如大器晚成的菊。紧接着,作者用并列式的结构,以一系列的典型论据分析了最前与最后各自展现出的独特的美。在此基础上更进一层地指出:人不能随波逐流,要保持独特的自我。这样的结尾使得全文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度,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故本项评20分。

表达:文章比喻贴切,用词生动;排比整饬,自然洒脱。故本项评19分。

发展等级:本文全篇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具有形象美、智慧美。首尾呼应使文章更加完整。故本项评20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20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20分=59分。

【同步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乖“希望”。 ――[法国]大仲马

桃花三月开,九月开,各自等时来。

――民谚

别等待明天,就在今天采摘生命的玫瑰吧!

――龙沙

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西班牙]塞万提斯

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但是,人人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

――周国平

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根据材料中关于“等待”的解释来构思,即等待机会、事物或情况出现。积极的等待,是冷静的思考,积蓄力量,磨炼耐心,等待时机,为成功做准备;消极的等待是空等,无任何积极意义,几乎等于放弃。而我们要积极地等待,这是一种永不言弃的希望,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是一种蓄势待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清”的释义有:1.纯净;2.寂静;3.清楚……品行纯洁,没有污点是清白:心境洁净,不受外扰是清净: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污是清高;做官清白廉洁称为清廉;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称为清平;人们常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请以“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清”一词多义,可以从不同义项的角度来为文章立意,也可以结合材料对“清”的解读来从正反两个角度立意。从正面角度立意有:清白、清高、清廉、清净、清平、“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等,从反面角度立意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比”的现象,如比孩子,比车子,比房子,比成绩、比进步……你对“比”有什么看法?

请以“谈比”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比”可以是有意义地比较,也可以是盲目地攀比:可能是促进人奋发向上的正能量,也可能是扭曲人心的负能量:可能是一种正确的人生导向,也可能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导向,关键在于你如何“比”。而我们应该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比”。在写作时要尽量以一种辩证的观点表明自己对待“比”的态度。

上一篇:米粒和蓝色眼泪 下一篇:撑起反家暴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