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鉴赏课的导入方法

时间:2022-08-23 05:37:06

浅谈美术鉴赏课的导入方法

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长期的教育环境或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下,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是非常无奈的陷入到一个尴尬的境地。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底下反映冷漠。在让学生对作品描述时,很多时候学生仅仅以“很美”或者“漂亮”等字眼来回答或评价美术作品。艺术课原本是最让人心动的,但是这种师生互动的缺失和对美术作品分析的肤浅,使得美术的审美教育流于形式。那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单一的鉴赏内容的环境下,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活”而有趣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让高中美术鉴赏课“活”起来的一些做法。

导入讲究方式,开头灵“活”,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要求要成为一节课中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教师若能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巧妙设计导入方式,相信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新授知识的情境之中,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导入方式上应该结合整堂课的内容而灵活设计,主要方法有:

(一)、巧设问题“活”导入

教师灵活多变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动机,让学生明确学习主题,紧扣主题进入学习过程。问题的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应该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能泛泛地提问。在欣赏五代时期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的时候,我首先有感情地朗读了《虞美人》,然后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词作的作者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都集中过来(初中教材中学生都学过李煜的《虞美人》)。学生心存疑惑,美术课中老师为何问这个简单的问题。紧接着我又问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如何?他的政绩如何?当时社会环境如何?然后从他的政绩来引入介绍主人公韩熙载和《韩熙载夜宴图》创作的背景,一切相当的自然、顺畅。学生表现出非常迫切的想看到这张作品,为整节课作了个很好的开端。

(二)、善设情境“活”导入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提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无数好的课堂教学也证明合理有效地教学情境象磁石般吸引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强烈求知欲,使他们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也就是说在教学时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学得投入,学得轻松,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容,领略作品的精妙,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美术作品时,也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作品,避免一些空泛费力的讲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礼仪与教化》(湘版)这一课时,课上的内容距离现代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而且他们对青铜器艺术又知之甚少。所以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看曾侯乙编钟,并播放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楚商》,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本主题的文化情境,再由楚王问鼎的故事把学生引到商周青铜艺术的教学中。这样,我们就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很轻易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起来,使学生自然投入新课学习氛围中去,活跃他们的思维,燃起他们的学习热情,降低新内容学习的难度,实现了由简入难的过渡,从距离现代学生的生活较远“虚”到贴近学生实际的“实”的衔接。

总之,运用情境教学,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学多样化,避免单调平板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设法探求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融情入境,在新奇与兴奋中接受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精选教具“活”导入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形成知识的最初阶段,都必须借助于感觉,先把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接触转化成与具体事物无关的感性认识,再把感性认识转化成为抽象、概括的理性认识。高中美术欣赏课中也是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都要靠一些具体直观的教具把它们演示出来。因此,教具有着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根据需要把教具真正纳入教学过程,立足实际,选择并适时使用教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力,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在现代教学中,用具体模型和直观教具进行说明与进行演示操作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影片(或图片)作为美术课教学的辅助教具。因为精彩而有说服力的影片(或图片)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调动学生最直观的享受,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我在上《战争与和平》这一节课时,我先播放了影片《南京1937》的开头片段作为导入,立刻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想知道美术作品是怎样来表现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的,从而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除上述几种导入方法外,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通过猜谜导入、故事导入、或巧设悬念等。灵活的导入既开发学生智力,又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被激发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就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上一篇: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技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