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减缓有助于实现未来收入提升

时间:2022-08-23 05:22:05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减缓有助于实现未来收入提升

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太平洋部专家史蒂文·巴尼特(Steven Barnett)10月29日撰文指出,中国经济目前的减速意味着未来更高的人均收入,因此对中国经济减速不必担忧,中国需要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以使得经济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

一、当前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巴尼特指出,以较快的信贷增速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拉动经济增长,但是最终将会出现债务上升、风险增加等影响,不过中国仍有较大的政策缓冲空间,短期内的风险仍然很小。中国经济的某些领域已经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信贷激增、地方政府财政面临压力以及企业债务加剧。尤其自金融危机以来,信贷增速越趋明显,全社会融资总量由以往始终保持在GDP的130%迅速飙升至200%,在四年半时间内增幅高达GDP的70%。此外,巴尼特表示,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接近一半,是全球该比重最高的经济体之一,这将挤压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扭转这一趋势就需要中国经济增长更加注重消费的拉动作用。

二、保持平衡与可持续增长的措施

巴尼特指出,中国目前更加重视结构性改革而非短期的刺激政策,表明中国领导层对于推进更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决心;中国推动更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执行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金融领域和服务业的改革。

首先,市场化程度更高的金融体系能够更好地将居民储蓄指引到有效益的领域。因此必须让更多资金流入服务业的富有活力的新创企业,而这类公司目前被排挤在信贷市场之外。

其次,需要加强服务行业的竞争,从而使这些富有活力的新创企业能够真正成长起来。尤其是医疗、教育、金融服务、物流、公用事业和电讯等行业都应该进一步改善。这些新的企业进而会创造就业。服务业往往比工业具有更高的劳动密集度。

第三,劳动密集度更高的经济增长意味着更高的居民收入,而更高的居民收入意味着更多消费。金融部门改革也能直接提高居民投资收入。目前居民储蓄以银行存款为主,考虑到通货膨胀,存款收益为零甚至为负。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体系中,居民的投资收益应该大大高于零。

三、经济放缓的潜在收益

为了遏制经济中不断上升的风险,需要控制信贷增长,实现投资合理化,而这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减缓。刺激的减少意味着增长的放慢。改革本身也可能带来过渡期间的调整成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某些短期影响。

巴尼特预测,从目前到2030年之间,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速约为6%,如果能实现这样的经济增速将是非常出色的成绩;通过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中国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从而推动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并且耗费更少的自然资源和实现环境友好的目标。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改革成功,将显著提高中国民众的收入,这将意味着巨大的国际需求,对于强劲和健康的全球经济增长也至关重要。

上一篇:外国对商标的法律保护 下一篇:浅析儿科护理学病例模拟护理程序分析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