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电工程班组建设与管理

时间:2022-08-23 02:51:15

浅谈核电工程班组建设与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班组在企业中生产和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现状,并结合核电工程的特点,主要从班组认识、班组制度、班组管理、班组文化四方面对班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班组;建设;标杆;管理;文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企业管理运作中,班组通常作为最密切接触产品的组织,作为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组功能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甚至企业发展的前途;作为管理末端,班组执行程度如何,直接体现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程度。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班组建设对不断提升班组建设和管理能力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更对有效促进企业产品与企业发展的前景相融合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班组作用

从生产角度看,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是企业产品的直接缔造者,不仅涉及产品形成所须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工具和工艺,而且还须对产品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进行统一控制,是企业中最具综合性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基本单位;从管理角度看,班组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末端核心,是企业文化体现的重要场所。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活力来自产品的可靠程度,而产品的可靠程度来自于企业班组管理运作的有效程度。只有班组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生存和发展才会有强劲的动力作为后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据稳定的优势。因此,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需靠过硬的产品说话,必须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推动班组建设和管理。在大型、系统性核电工程建设中的企业,由于核安全的重要性,班组所发挥的功能作用体现得特别明显。

2.班组现状

当前班组的建设和管理与企业的发展很不平衡,一方面,不少企业单位对班组建设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资源逐渐在减少,给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形成巨大的压力。第三方面,企业用人方式变革,造成班组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组织和行为,尤其是在大型、复杂、多单位、多专业、多系统相互衔接、质量等级要求高、管理要求非常严、多专业多工种交叉作业环境的核电工程项目表现更为突出。诸多社会实践证明,班组建设不好,极易导致产品形成过程中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和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与长久发展。

3.班组建设途径

那么如何对班组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和管理呢,笔者认为大体上可从四方面入手:一方面,从企角度识别班组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赋予充足的资源和保障;另一方面,从管理制度入手,通过完善班组制度建设、实施班组管理标准化,为班组建设提供有效的行动准则和机制;第三方面,从班组入手,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导班组通过自身的建设,提升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第四方面,发挥班组自身优势,凝聚内在品质,提炼班组文化,形成强大的团队协作与团队影响力,使生产的第一道风险得到充分且可靠的资源保障,这样对企业的整体提高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促进作用。

3.1通过体系管理文件确立班组在产品生产中的核心地位,来提升班组建设重要性

企业以产品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和发展价值,那么这个产品过程必定是通过班组的各种协调操作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取决于产品各工序的质量,各工序的质量来自于班组利用企业配置的各种资源通过工艺整合来实现。最终,我们发现企业产品的质量直接来自于班组对资源整合操作过程优劣程度。因此,明确围绕班组生产和建设为核心,提倡上游资源提供的服务机制,为班组生产功能的发挥提供基础条件。

3.2制定班组建设与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实现班组管理的标准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班组的管理和操作会依照人为的经验和习惯来进行,那么这样的班组管理和操作行为处于随机不稳定状态,不可能规范,必定给产品的生产带来重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因此,企业要固化和提升班组建设,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的班组规章建设管理制度。通过制定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班组内的工作职责,任务分工;制定作业规程,要求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制定控制指标以及考核制度,如班组注册制度,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考勤制度等,实施定期考核,建立奖惩机制,考核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班组的依据。整套制度建立后,班组所有的管理和操作将有章可循,逐步做到工作管理系统化,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各项过程结果有据可查,工作考核数据化。这些制度将为班组的生产管理有序进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3.3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强化班组的自身建设和管理

产品质量要过硬,那么班组管理也必须过硬。班组自身的建设应发挥主人翁作用,利用内外部的优势和先进的手段来不断改进自身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首先,推行标杆班组建设,向更高的管理水平迈进。

标杆作为一种提升管理的手段已经在众多社会企业的管理领域得到了应用。在相对的管理区域内,班组之间通过设立不同阶段的标杆目标,利用标杆方法推动班组自我学习、模仿、追随直至超越标杆目标,促进班组管理不断提高。并且,在学习其他先进班组的同时,积极鼓励班组成员发挥群众优势,激发创新思维,为班组的建设献计献策,形成具有班组特色的管理方法。

核电工程管理要求严格、工艺工序复杂、质量控制等级高,已经远远超出了民用工程的控制管理水平,因而,对班组的要求也不例外。笔者从事核电工程质量管理多年,负责策划和推进标杆班组建设,主要目的是通过标杆管理方法引导班组实施标杆管理,提升班组成员的操作技能以及班组主动的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质量水平。推进的成果表明,标杆班组建设能积极引导班组之间、单位之间相互学习和吸收各方优秀的管理方法,通过转换为自己利用,不断提升自身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吸引和带动其他班组积极主动加入标杆班组建设与管理当中,形成全范围的标杆班组建设。因此,标杆管理在核电领域班组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班组管理方式。

其次,学习型班组的建立,通过团队学习促进班组管理提升。

如今,班组之间的竞争人才竞争不再是主导,而应是以团队学习作为主导。班组有丰富经验和埋头苦干人物固然需要,但更需要的则是能主动学习、超前学习并将学来的知识娴熟运用于实践之中的学习能手;通过学习来开拓的视野,从而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用团队的智慧来攻克难题的高手。因此,在班组这个团队中,团队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班长要发挥引领作用,针对性地引导大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事故案例、经验反馈;信息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不学习,今天的人才也许到了明天就已经落伍了。所以,班组成员要经常在班长的组织下一起自主学习,使整个团队的知识和能力的速度能跟上先进管理的需要。标杆管理是在一种相互学习的环境,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能更好的推动标杆班组建设。

3.4发挥自身优势,营造团结氛围,凝聚内在品质,形成班组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一班之长要充分发挥这些技术骨干和能手的引领作用,经常开展技能协作,提倡“多问、多学、多思考” 、“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让每个人的长处都有施展在恰当的地方,不断促进班组所有成员在工作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凝聚班组内在的品质,将班组优秀的管理方法和共同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提炼成班组文化。良好的班组文化,有助于在班组内部形成强大的团队战斗力,促进班组团队的紧密协作,在复杂的工程面前有计划、有思路,临阵不乱,为产品的品质提供可靠的动力,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

4.结语

总之,班组作为生产功能的集合体,其生产过程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企业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同时,应对班组重要性给与充分的考虑并提供充足的资源,让班组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把牢质量的第一道关口。毕竟,最终的受益者,依然是企业本身。

参考文献:

[1] (美)伯特・弗雷德曼《第五项修炼教程:学习型组织的应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2

[2]麦迪《标杆管理积及最佳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10

[3]王瑞祥《现代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10.9

上一篇:市政公路的施工质量管理 下一篇: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