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时间:2022-08-23 02:11:42

土建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摘要:质量是土建工程的根本,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市场形象和竞争力,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土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轻则影响施工工期、增加工程费用,严重的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使用功能并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威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土建工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建 工程 质量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土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

1.地基与桩基等基础工程

1. 1桩基、地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些施工单位片面的追求利润,偷工减料,在地基桩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垂直开挖的方式减少土方的开挖量,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垂直开挖容易造成地基壁面坍塌,地基内部排水系统处理不当,雨天容易积水,造成基坑塌陷,混凝土温度控制不到位,桩基变形,或者桩基直径达不到设计标准,深部不够等等。

1.2质量控制措施

检查地基,桩基内部土质的基本情况是否与勘探结果相同,地基桩基的支护方式是否科学,安全合理,地基基坑内的排水是否及时通畅,同时还要注意施工现场周围墙体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车辆往来是否影响施工安全等。桩基和地基的检测试验所使用的设备是否符合规定,桩基、地基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抽查,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经各方签字确认后移交,运用混凝土浇灌桩基时应注意温度变化,要有严谨可执行的施工设计方案。

2土建工程裂缝问题及防治。

首先是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技术规范。其次是做好进场材料的质量监控工作,应根据季节、温度、湿度要求正确选用不同型号水泥。混凝土用砂应采用中粗砂,如砂粒过细,砂的含泥量超过标准,则不单单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控制好商品砼原材料的质量,选用高效优质砼外掺剂,以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后浇带处应采用微膨胀水泥,填筑混凝土要比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准确计量,对模板的面积、强度和尺寸进行认真复查。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板面上层筋、负筋的保护层厚度,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弯曲、变形、下坠。在混凝土浇捣时,重点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振捣密实度和施工缝的留设。加强对预埋线管处裂缝的防治,合理布置板内的各种管线,防止出现重叠、交叉现象。使用强度符合标准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在土建工程地面完工后要由专人养护,含水覆盖物养护时间充足。

3 梁板柱工程

3.1 模板

(1)常见的质量问题

由于工程施工强度较大,施工过程中的模板会因为周转次数较多,承重强度较大,拆卸过程不注意等众多因素而产生偏位,变形,拼接不严等状况,从而导致由于模板缝隙较大而出现的跑浆,标高出现误差,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质量问题。在常用模板中木质模板的问题更为严重。

(2)模板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进行施工使用之前应对模板进行各方面的测量和检查,同时与设计相对照,检查模板质量是否存在问题,有无宽大的拼接缝隙,支架是否稳固,模板整体受力是否均匀,只有合格的模板才能投入使用,变形、受力不均的模板在没有修理之前不能使用,模板使用符合施工规定,保持模板内部干净无杂质。

3.2 钢筋

(1)存在的质量问题

土建过程中对钢筋的使用量相当大庞大,部分企业为了个人利益使用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钢材,钢筋强度达不到实际设计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对钢筋制作加工不规范。钢筋绑扎、焊接长度不够,接口焊缝连接不紧密,钢筋接口结合度要求不高等。在土建中主要梁体的钢筋搭接位置存在误差,柱纵筋搭接位置未按规定错开,抗震箍筋弯钩不符合135°要求。

(2)质量控制措施

加强对于材料的质量监督,检查,对钢筋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采购,验收,不符合标准的钢材,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对于抗震要求的构建要确保其韧度达到相应的标准,认真检查钢筋紧固件的数量质量,钢筋接头位置,及焊接点的饱和度等。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焊接长度,绑扎长度都要达到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派专人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防患于未然。

3.3 混凝土

(1)常见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是土建结构的重点,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混凝土已越来越多的使用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高层结构中,随着环保要求日益提高, 商品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过程中,因其流动相相对较大,相对于相对于现场自拌来说它的水灰比较大,外加剂,减水剂等各种添加剂使用较大,同时,有些厂商为了获得利润将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最低限。导致使用后出现表面粗糙,容易渗水,混凝土墙面开裂,强度不足等质量状况,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2)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质量,在订立合同时注明混凝土的水泥比重,调整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距离。施工过程中,加强水泥灰检测,在使用过程中,加强混凝土的搅拌强度,根据工程进度,和气温变化要及时调整搅拌时间, 严格控制外加剂,同时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提高混凝土强度。浇灌过程中对原有的混凝土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再次浇灌。

二、土建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土建中对施工资料的管理

质量管理资料是施工进度及施工结果验收的重要依据,要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做好每一步的资料收集工作,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要分批分项的做好每一份工程在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的各项检验资料和质量验收记录,对工程中那个使用的主要材料,零配件,大型设备和基础设施要做好抽检送检的工作,材料验收单要认真填写。同时工程施工单位进场所做的实验,抽查等都要做好核查记录,做好收集实验报告,只有认真完整的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档,才能使整个工程的资料完善,从而方便工程竣工后使用单位的修葺和维护,同时有利于不易察觉的隐蔽工程的进展,验收。因此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材料都要认真核对,做好登记,务必使资料真实完整,同时要分项目汇总成册,长期存档。

2.预防为主的原则

预防为主的观点是指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不仅仅是检查时候检验把关,更主要的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汇总,运用科学手段对各道工序进行质量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管理状态,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把工程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要实现“预防为主”的观点,必须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测和推断。比如在砌砖工程中,随着工程的进展及时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测试结果随时记录在控制图表上,这样就可以使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随时掌握产品的质量动态,并采取相应对策,及时消除隐患。

3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 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 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土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签字确认后下道工序才可进行施工。

4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确保每一种材料都是合格的土建材料。

结语

施工质量管理是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有效地质量管理不仅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施工企业成本的控制,也有利于建筑整体品质的提升和建筑行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在施工生产中,必须按照规定管理的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作到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防患于未然,将施工质量缺陷控制在最低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土建施工中一些常见问题的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06(2)

[2]白成许.浅析土建施工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0(9)

[3]陈小燕.浅析土建机构施工中常见问题[J].建筑施工

上一篇: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