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引导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8-23 01:16:33

论引导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目前的高校管理要么是太过于死板,延续了中学、中专的管理模式;要么就是太过于宽松,完全放任学生自己随意学习生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样的管理模式最终会使学生自甘堕落,陷入迷茫,找不到人生的出路。而引导性管理以一种知道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是一种学校和学生都能够接受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对社会、学校而言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引导性管理;良性循环;高校管理

一、高校管理的现状

高等院校是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学习体系,在这里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未来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我们的许多高校在管理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某些高校继续延续中学、中专的管理模式,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规划的分毫不差,规定学生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无法规划自己的未来。这种完全束缚式的管理,不仅不能使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反而会激发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对于学校管理的严重不满。

其次,许多大学认为大学生已经拥有了自主学习、自主规划的能力,有些管理制度会造成对学生的束缚,因而他们采取完全放任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参加什么活动,上什么课程完全不加干涉。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但是更多的大学生是在应试教育中挣扎出来的,他们缺乏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完全放任性的管理会让他们渐渐地沉溺到懒惰和安逸滋生的堕落的小窝中,失去前进的动力,对未来也渐渐的迷失了方向,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素质,同样也是不合格的。

那么如何才能使大学管理既符合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憧憬,又能促进他们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引导性管理相对于以上两种偏激的方式而言,是一种最适合目前高校的管理模式。即学校不干涉学生的自主生活、学习,但是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始终发挥重要作用,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培养出积极、健康向上的适合社会发展的大学生。

二、如何实施引导性管理

引导性管理看似是一种理想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如何真正的实施这种模式并将其落实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首先,学校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体系,以各种宣传的方式了解这个学校的文化传统以及历史底蕴,对学生建立起一种文化认同感,这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精神源泉。即使是在生活中出现迷茫或者是无法解决的痛苦时,他们也可以在学校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力量,而不是陷入一种无助的状态,甚至走向无法预知的深渊。

其次,学生的基本任务还是学习,即使是大学生也应该以学习为主要目标。一个好的课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学校在学生课程安排上除了与专业知识有关的课程之外,应该多开设一些人文性的课程,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起到积极地作用。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又不至于失去人生的方向。

再次,大学生是青春有朝气的,学生团体往往是一个很强大的力量。高校管理可以从学生社团的设置入手,对于那些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团多给予鼓励、支持,而对于某些消极的社团就应该取消其存在的资格,保障学生在可选择的社团范围内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实施引导性管理的重要意义

否定了那些过于偏激的高校管理模式,以引导性的模式管理高校学生,对于社会、学校、学生而言都是有着极大的益处。

首先,对于社会而言,实施引导性管理的高校学生有着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是扎实的,同时他们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为人处世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这些学生通常在走向社会之后,不会被社会上的阴暗面所诱惑,他们通常主动进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一番贡献,同时不会造成什么负面的影响。正是由于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已经培养出来的良好的专业气质和价值信仰为他们保驾护航。

其次,对于学校而言,引导性管理实施得当的话,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每一个进入学校的学生都会自觉融入到这种价值体系中去,经过大学生活的熏陶,自然而然就会培养出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社会精英人才。这对学校管理而言,首先是一劳永逸的幸事,减少了学校在管理上许多额外的、无用的消耗,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氛围;其次,对于学校的声誉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优秀就是学校的成功,一个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的学校必然会在社会上有着极好的声誉,进而会吸引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形成一个良性的运作机制。

再次,对学生个人而言则是最佳的管理方式。国内的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付出艰辛的高考生涯是每个人深有体会的,而考入大学,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氛围必然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冲击。此外,学校的管理模式将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引导性管理模式将会引导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既不会彻底迷失方向,也有时间培养自己的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等,逐渐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环境中,而不至于有过分的心理落差。而这种管理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格会更加健全,在走向社会时自有一定的从容,对学生整个人生的影响都是积极健康的。

结语:盲目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的危害是无形的,教育事业是百年大计,因而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合理的管理模式是目前高校所必须的。而相对于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存在的两种偏激的管理方式,引导性管理是一种良好的管理模式,既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又节省了学校的额外的管理消耗,同时在社会上又能提高学校和学生的声誉,是一件一劳永逸的绝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学秋.新时期高校管理创新之我见[J].语文学刊.2004(09)

[2]张希胜,谭震威,周宏武.关于高校管理主体的再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01)

[3]詹向阳.高等教育管理主体:一个新模式下的解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上一篇:浅谈柔道大外刈技术的联络形式 下一篇:力学中的变质量系统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