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尽责”导写

时间:2022-08-22 11:43:03

命题作文“尽责”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建筑作品。“鸟巢”总重量达4.2万吨的钢结构,全部要通过焊接来完成。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工们每焊接一条焊缝,都要在焊缝边上镌刻下自己的名字。这种责任到人的做法,杜绝了裂纹、夹渣等问题的出现,使得“鸟巢”构件工程的一次成功率达到了99.99%。

请以“尽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尽责”意为“尽力负起责任”。切分之,“尽力”是态度问题,“负起”是能力问题。深析之,需要考量三个问题:首先,对“谁”尽责?既是对自己,更是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其次,怎样才算尽责?不仅要尽力而为,而且要全力以赴。再次,怎样才能保证尽责?事前要明确责任,事中要监督履责,事后要追究责任。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修建防卫城墙,就采用了与“鸟巢”相同的建筑管理方法:在每一块砖上刻下有关人员的名字。其中包括烧窑匠、监造官、制砖人、提调官、砌造者、检验官……更详尽者,在砖的侧面打印记载了生产州府、出窑时间、运输过程等事项。这种责任到人的做法,使南京明城墙栉风沐雨600多年至今完好。究其因,是严明的“问责”,保证了高位的“尽责”。“人人都有责任,但又追究不到谁的责任”的扯皮怪圈酿成的惨剧已经够多的了,痛定思痛,我们必须用明责、督责、问责来“制导”尽责,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对当代和历史都作出一个“尽责”的交代。

例文

尽责

梁跃

这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地方:王家岭。那一天,天塌了下来,水透了进去;那一天,他们的生命像他们头上顶着的冷光灯一样――冰冷。他们是应该被历史铭记的,他们的名字叫“矿工”。

每天,从地面向地下,直到漆黑无风。闷热的地下,他们挥舞着肩上的工具,将一块块黑色的“金子”送到地上。每天,当他们的脚再次踏上坚实的地面,他们的头再次顶着真实而高远的天空的时候,他们才能放心地、开朗地笑着。他们带着一身的乌黑和疲惫,回到狭小但温暖的家中。灯下,妻子缝补着衣物,孩子埋头做着功课,他们从灯光中感到了生活的希望。

这天,他们照常下井,照常挥洒着汗水,他们想到晚上可以和家人围坐在桌旁吃着并不十分丰富但足以果腹的饭菜,他们的嘴上不觉挂上一丝微笑。可是,上苍没有再给他们这个机会。

滴……滴……水从黑色的天幕滴落,越来越快,黑色的天幕在颤抖,脚下的地面在晃动,他们拼命地向上爬,可是上方的光是那么微弱,微弱到被黑暗吞噬。

他们惊恐,但很快镇定下来。他们知道,这一天总会来的,不过有时不是自己去面对而已。

过了不久,媒体就不再关注他们了。他们的家人在哭泣,他们的领导却在说“这件事怨不着我”,他们的生命就这么被掩埋了!

是他们用汗水滋润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是他们用坚实的脊梁承载起一个民族崛起的希望。他们点亮了中国,让中国感受到了光和热,可是中国却让他们像他们的汗水一样被掩埋。死在地上的人会腐朽,死在地下的人和他们的鲜血、他们的汗水,会在几百万年之后成为被自然记住的煤。

每天,他们为了并不多的几十元工资,在生与死、光明与黑暗中挣扎。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要每天活着走出矿井,笑着看到家人,而不是被人抬出来,被哭号着的家人看着。

每天,他们用血汗喂养富商,喂养当地政府,喂养共和国,他们像父母一样尽到了职责。

那天,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尽责了吗?噢,或许是的,抚恤金已经发放了,家属也已经安置了,他们的孩子也受到照顾了。可是,这就够了吗,金钱能够弥补亲情的缺失吗?每个月可怜的补助能够怎样?他们的可怜的孩子会不会再走他们的路,让故事,不,事故不断重复?这时,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尽责了吗?

当责任没有尽到时,后果就是对荒唐与虚伪的讽刺。

评点

本文的亮色闪现于情感的跌宕。开篇以“冷峻”之白描,叙述了矿工地位之卑微、条件之简陋、环境之恶劣。中篇以“激昂”的抒情式议论,颂扬了矿工用汗水和脊梁所尽到的“比天还大”的责任――支撑起了国家的工业和民族的崛起。收篇以一连串“激愤”的反问,痛批了渎职者推卸责任之冠冕堂皇。情感的血液与思想的经脉共振,使文章迸发出撕心的穿透力,“死在地下的人和他们的鲜血、他们的汗水,会在几百万年之后成为被自然记住的煤”等语句甚至不乏鲁迅文章警句的震撼力。

上一篇:命题作文“最美的声音”导写 下一篇:材料作文“清平乐.会昌”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