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拓宽民企融资渠道的探讨

时间:2022-08-22 10:16:11

关于拓宽民企融资渠道的探讨

在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中直接的原因,人们都把它归结为当前各大银行经营模式的制约。但笔者认为除日常的借贷项目外,我国民营企业还缺少外国企业那种直接或者间接融资形式的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

必须承认,民营企业在发展进程中,经营风险是无法回避的,而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有强烈回避风险的趋势,因此民营企业长期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贷款期限看,中小企业最为缺乏的是长期性的资金来源,但是在现有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体系中,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很少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基建和技改贷款等长期性的融资,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现有的商业银行融资渠道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等的资金需求。第二,从金融结构上看,银行融资比率过高的趋势难以长时期内持续。当前,中国的融资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融资结构过于单一,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比率过高,风险不断向银行体系集中,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直接融资的比率迅速下降。资料表明,去年银行贷款增加较快,但是有相当比率投向了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重工业项目,民营企业获得的份额是十分有限的。

湖北省民营企业融资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过于依赖内源融资,这个特征和全国的情况是一致的。国际金融公司调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这个资本占总资本的一半以上,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则不到1%,银行贷款大约在20%左右。而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业主资本大约占30%左右,而股权融资占到18%,金融机构贷款占到42%,这个资金结构和当前中国的民营企业的资金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别。可见我国民营企业过度依赖内部资本显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关于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前有过很多种讨论,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成熟的理论成果将逐步进入市场。但从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来看,现在还没有完全面向民营企业的金融机构或中小银行。民营企业在融资租赁、担保、保险等融资形式上,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当前我国担保公司的发展,民间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还没有走上正轨并不是由于政府管制太多,而是还有其它综合的原因。就象企业债券发行历史一样,单方面放松管制并不是个办法。以前企业债券的发行主要由国有独资企业、用国家信誉担保的企业来完成的,但是,民营企业发展担保和发行债券时,融资风险的防范一直是个问题。是否可以考虑在发行要件中,不完全看企业性质,而把重点放在金融债券发行后的运作、使用环节。在国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其风险控制机制在国际间运用自如。商业银行也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进授信决策。从国际范围看,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面向中小企业贷款时,开始采用投资银行所惯用的打包贷款的方式,即根据一个社区范围内的总体状况对社区内的中小企业核定一个贷款的额度。同时,在当前的银行贷款决策中,要改进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抵押、担保和信用贷款等方面的过于严格的管制。目前,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除了官方的金融渠道和金融市场外,还缺乏一个活跃的私人资本市场。从一般意义上说,目前我们对私人资本市场的保护还远远不够,私人资本的筹集或进入金融领域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实际上,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在相当广泛的程度上采用过私募性质的、或者说是非正式的债权和股权市场融资。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这个私募市场的运作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规范,为我们下一步的金融改革提供了很多带启发性的内容。例如,在民间借贷过程中,利率基本上是银行贷款利率加上中间费用;民间股权市场成本比上市低,并且有一定的流动性( 一定范围转让);社会资本(家族、社区、同学等关系)是融资的信誉机制;有效率的专业中介服务(私募基金、地下钱庄、汇款、兑换、咨询);有独特的处罚制度安排,等等。从我国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的实践看,因为正规的金融系统往往不能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要,因此私募股权和债券市场就应运而生。如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江苏、浙江等地区私募融资比较活跃,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突出。但由于这些融资行为往往被视为非法,所以增加了私募融资成本。

为了加强民营企业的融资力度,规范民营企业的融资行为,笔者认为对民营企业融资过程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在中央财政预算设立民营企业科目和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还应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政策的扶持力度。

第二,金融机构应继续拓宽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创造公平的融资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已通过指导意见的方式,鼓励各商业银行采取各种贷款品种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有些国有商业银行已开始对中小企业积极经营小额贷款业务,今后,还有可能成立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社区银行,以具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三,民营企业应加大力度解决自身资信水平,提高信用意识。市场经济本身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把信用看成成长发展的生命线,民营企业要想真正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就要过信用关,要以信取资。今后,民营企业必须加大自身信用制度的建设,提高信用意识,这是解决融资难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经济研究中心)

上一篇:企业员工流失成本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发展现代物流业重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