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负债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时间:2022-08-22 08:28:47

普通高校负债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一、构建高校负债风险预警监测指标体系

(一)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预警指标。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高校负债总额与高校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高校以其资产对债权人利益的物质保障程度。其比值在40%—60%较为适宜,说明高校利用其财务杠杆的作用,以有限的债务资金进行投资,提升了高校负债办学的经济效益;比率越小,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越稳固,偿债能力越强,但不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从而达到负债办学的目的;比率越大,表明高校债务负担越重,可能会陷入信用危机。因此学校应在既保证教学正常运转,资金供应又不超过承受限度的情况下适度负债,充分发挥负债办学的财务杠杆作用。

2.资本负债率。资本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净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高校自有资金对长期债务的偿付能力。这一比率越高,表明高校的负债风险越大,债权人的权益保障程度越低;该指标比率越低,表明高校的长期偿债风险越低,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保障程度越高。但是过低表明高校的财务杠杆效应低,没有发挥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应在保障债务性资金安全运行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此比率。

3.收入负债率。收入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收入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高校以其收入对负债的偿还能力。该指标值越低,表明高校对负债的偿还能力越强;该指标比率越高,表明高校的收入对负债的偿付能力越弱。但这一指标不宜过低,过低说明高校财务杠杆效应低。

4.债务支出率。债务支出率是债务性支出总额与支出总额的比率。比率应当小于100%,如果比率大于100%,说明该年度出现债务赤字,需动用其他基金弥补亏损,同时高校财务周转困难。如果比率小于等于100%,说明高校财务状况综合平衡,高校应根据自身支出情况调整负债结构,寻求适合自身的最佳负债率,发挥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

(二)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预警指标。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反映高校运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以及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和偿债风险的大小。使用这一静态指标分析高校偿债能力和流动资产的质量是十分关键的。实践中,其比率应保持在150%左右比较适宜。流动比率越高,表明高校拥有的闲置资产过多,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机会成本大;当比率低于100%时,表明高校短期偿债能力面临风险,容易引发财务周转困难。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这一指标更能精确的评价高校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反映高校在难以随时兑换现金的情况下,可动用的流动资产抵偿流动负债的能力,因为高校很少直接从事现金交易,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随时可能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从而带来经营风险。一般来说其标准值应保持在100%较为适宜,比率越高,反映高校对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越强;比率越低,反映高校的经营风险越大,经营能力越差。分析这一指标变动产生的原因,将有利于更好地了解高校的财务战略和经营风格。

3.本期安全系数。本期安全系数=(本期资金收入-本期资金支出)/本期需要偿还的负债。本期安全系数是本期资金收入和本期资金支出的差额与本期需要偿还债务的比率。该指标反映高校货币资金对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其比率为100%较为适宜,该比率越大,表明高校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保障程度越高;比率小于100%,说明高校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偿还债务会遇到风险,需另外筹集资金,高校面临财务风险,管理层应当高度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化解财务风险。

4.学生欠费率。学生欠费率=学生欠费总额/应收学费总额×100% 。学生欠费率是学生欠费总额与应收学费总额的比率。该指标直接反映高校的收费能力,其比率应为0。在高校收入中学费住宿费之和约占30%以上,是高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对高校收取学费的使用和分配比例中的规定:用于返还学生的不少于25%。用于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不少于20%,用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不少于1%,只有剩余不到54%的学费收入才能用于贷款的还本付息。因此高校在负债的情况下,该指标值越低越好。

5.贷款周转率。贷款周转率=收入净额/平均贷款余额×100%(平均贷款余额=(年初贷款余额+年末贷款余额)/2)。贷款周转率是收入净额与平均贷款余额之比(其中平均贷款余额是年初贷款余额与年末贷款余额的平均数)。贷款周转率反映高校负债的运营效率,贷款周转率越高,说明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从而增加了高校的融资收益;反之越弱,减少了高校的融资收益。

(三)反映负债结构的预警指标。负债结构的不合理是高校债务风险众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有必要从负债结构方面出发分析高校偿债能力的预警指标。

1.短期负债比率。短期负债比率=1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负债总额×100% 。短期负债比率是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与负债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比率越大,反映高校经常性偿还负债的压力越大,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因为短期负债不像长期负债那样,债权人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做偿还资金的安排。如果一定时期内的短期负债比率很高,并且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作为支付的保障,那么高校很可能面临财务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认真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2.速动负债比率。速动负债比率=速动负债/短期负债×100% 。 速动负债比率是速动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率。其中速动负债是指三个月内到期并且无法延期支付的负债。这一比率是对短期负债比率的一个补充说明指标,它对高校短期负债风险的危机程度更为敏感,一旦高校没有足够的资金确保速动负债的偿还,可能导致高校立刻陷入经营困难。在此基础上我们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确定速动负债比率的警戒值,监控高校的现金流量,帮助高校化解债务风险。

二、加强对高校负债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监事会制度。建立一套有效的保障制度,确保学术权力在合理限度的范围内行使。规制应当厘清高校的决策机构,行政机构,学术机构的职责与权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行政管理机构与学术机构的职责应当清晰,机构的运作程序应当明确,并且有相关规章制度作保障。要根据学术队伍与行政队伍的特点,注重培养学术人员与行政人员共同培养的“双轨制”:建立让广大教师队伍乐于学术、科研、教学工作并且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建立认真、负责、高效、专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使高校的各项组织原则和议事规则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章程中进行,让大学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权力落到实处。完善的监事会制度是规范高校管理制度的一种有效行式。监事会作为高校管理组织中的监督机构,在法律地位上应与高校党委、校长、教授委员会是平级关系。监事会具有纵向和横向的监察权,即事前、事中、事后和全方位、综合性的监察权,不应仅局限于纪律和财务方面的监察。监事会成员的产生应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多样性,并且由民主选举产生。此外,监事会的监督机制,还应包括外部监督、检查机制。外部监督机制主要通过同级行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社会组织等团体来强化对高校办学活动的监督,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网状系统结构。

(二)政府应加大投入并且完善投入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国民生产总值平稳高速增长。然而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近几年虽然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保持着连年增长的趋势,可是各级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仍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2008年缺口已经达到1591亿元。对于高校来说财政性教育经费仍是其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高校收入总额的约50%。因此政府有责任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帮助高校化解风险。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支出优先保障教育支出,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不断扩大财政资金对教育的投入。

(三)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财务工作体系中轻预算重决算的现象非常普遍。预算执行不严,执行不规范造成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不利于高校发展的前瞻性和计划性。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预算控制体系,对于维护预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极其重要。教育主管部门应作为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和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主导者。高校负债从表面上看是债权人风险,但从实质上讲是政府风险,因为高校不是盈利机构,是政府管制下的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性机构,所以债权人风险最终会演变为政府风险。因此,高校的贷款在采取加强监督控制的同时,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控制贷款的余额。首先,政府应完善高校的核算体系、监督程序、信息披露及披露办法,将高校资金的结构和性质置于政府、社会、银行的共同监督之下。为此,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核算监督方面制定规范性文件,使高校的核算体系、监督程序、信息披露和披露办法更加规范透明。从政策法规上有效的促进和催生高校建立新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其次,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将使高校的财务运行体制与会计(转16页)(接18页)核算模式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增强高校管理者的财务责任意识,增加财务安全运行的保障程度。

(四)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健全的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将有助于营造更加安全高效的资金运行环境,更利于有效实施资金的科学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确保资金效益的发挥。因此,健全有效的内部财务与会计控制体制对预防和控制负债来讲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应建立一套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高校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具体化,是落实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的基础和保障,其本质是划分财权,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度。从而实现统一领导,调控有力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高校内部会计政策、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的统一。在集中控制的基础上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其次,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是健全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方式之一。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将高校的经济活动纳入审计范围,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能。建立科学规范的审计机制,审计部门可以独立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从收支业务的合法性、资金核算、账务处理、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投资收益与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财务内部工作的有效进行。第三,提高会计人员的执业素质。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自身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更高。因此,高校应对现有的财务会计人员,定期进行会计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其素质的培养,使财务人员能根据我国国情和高校实际情况以新的思路考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新的会计准则,不断采用新的方法处理会计实务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上一篇:依法理财现状及提高效能举措 下一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