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系统设计招标评标标准和方法案例分析

时间:2022-08-22 07:15:03

智能化系统设计招标评标标准和方法案例分析

摘要:通过对智能化系统设计招标评标标准和方法个案分析,说明设计招标应注重技术标的评比,并要通盘综合考虑各因素所占比重,杜绝不合理因素的重复评价,且经得起潜在投标人推敲,避免明招暗定、量身定做的嫌疑。

关键词:设计招标 评标标准和方法 分析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化系统设计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调整的范畴,目前,国家专门为设计招投标出台的有《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82号)、《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8部委令第2号(已修订)]及《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市[2008]63号)三个规章,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活动。本文通过个案分析,依据规章精神,结合实践,指出本案技术标和商务标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启示的方式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目的是让设计招标投标评标标准和方法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使其真正体现公平有序竞争的内涵。

一、案例背景: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江苏某市某区;工程规模:工程投资估算约2500万元;计划开、竣工时间:方案调整及施工图设计周期为20日历天;本招标工程招标内容:智能化系统设计设计方案征集和施工图设计;申请人应当具备的主要资格条件(略)。

(二)招标人拟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

本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满分100分,其中投标报价50分,企业综合实力15分,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人员配备30分,服务承诺5分。本项目技术标采用暗标方式评标,符合性审查(略)。

1、投标报价(50分)本项目设计费招标控制价上限为人民币70万元整,下限为人民币30万元整。以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的最低价作为基准价,得50分。投标报价与基准价相比每偏高1%扣0.3分,扣完为止。

2、企业综合实力(15分)①企业业绩(10分)企业2009年1月1日以来承担过合同设计费人民币30万元至70万元之间的公共建筑智能化项目(厂房及住宅除外)设计,得5分;企业2009年1月1日以来承担过合同设计费人民币大于70万元的公共建筑智能化项目(厂房及住宅除外)设计,得10分。本项最高10分。②项目获奖情况(5分)企业2009年1月1日以来企业参与的智能化设计项目获得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颁发的奖励的,加2分。企业2009年1月1日以来企业参与的智能化设计项目获得国家级行业主管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颁发的奖励的,加5分。本项最高加5分。

3、项目负责人及人员配备(30分)①拟派项目负责人具备高级工程师职称且同时具备注册电气工程师资格得10分;②项目负责人2009年1月1日以来承担过合同设计费人民币30万元至70万元之间的公共建筑智能化项目(厂房及住宅除外)设计(担任项目负责人),得5分;项目负责人2009年1月1日以来承担过合同设计费人民币大于100万元的公共建筑智能化项目(厂房及住宅除外)设计(担任项目负责人),得10分。本项最高得10分③项目人员配备(10分)本项目要求人员配备最多为5人。项目组人员配备中具备中级工程师职称的每个1分,最多加5分;项目组人员配备中具备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每个1.5分,最多加7.5分;项目组成员中具备1名注册造价工程师的加1分;项目组成员中具备1名注册电气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除外)的加1.5分。本项最高得10分,每位成员得分只能加得分最高的一次。

4、服务承诺(5分)企业承诺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中标后不更换,接到业主通知后2小时内到现场服务的,得5分。

5、技术标评标(符合性评审略)

二、案例分析

以上评标标准和方法一经公告就遭到多家潜在投标人质疑,觉得有指向性嫌疑,该项目招标是针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招标,设计招标除具有一般工程招标的共性外,还有着自身的一些的特点,现针对本案例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如下:

(一)技术标作为合格性评审不妥。根据《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评标办法主要包括记名投票法、排序法和百分制综合评估法等,本案例采用的是百分制综合评估法,智能化设计作为建筑设计子系统,应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功能完整性、先进性、开放性,扩展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作出评介,并量化,如只对设计技术标进行合格性审查,就不能体现设计招标为技术服务的特点。《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附表九:招标人采用百分制综合评估法作为设计项目评标办法的,技术部分权重一般不低于85%,商务部分权重一般不大于15%。笔者认为设计招标所占分值应根据子系统方案具体情况调整,但分值应相对占大头。技术标通常采用暗标方式评审,投标技术文件在开标时应当进行保密、编号处理。

(二)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的最低价作为基准价不妥。设计招标不应引导最低价得高分,常用的做法是在最高限价内,根据投标人数的多寡,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家数,将剩余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均价作为基价。

(三)投标报价与基准价相比每偏高1%扣0.3分不合理。一是扣分偏高,设计招标报价与施工招标有所不同,报价结果相差较大,扣分偏多;二是正偏离与负偏离扣分没有区别,假设各潜在投标人有效报价均值为50万元,如报51万与49万元,其分值相同,显然结果不太合理,会出现其它评价因素分值之和微占优势的高价投标人中标的现象,从而引发对招标结果合理性的质疑。

(四)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业绩重复加分不妥。案例背景(二)2、3中,企业2009年1月1日以来,承担过合同设计费人民币大于70万元的公共建筑智能化项目,得10分,项目负责人2009年1月1日以来,承担过合同设计费大于100万元的公共建筑智能化项目,得10分。且企业“大于70万元”和项目负责人“大于100万元”标准不一致,属明显的疏忽。应统一为“大于70万元”。此两处业绩加分标准会导致潜在投标人联想招标人有倾向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业绩也是有项目负责人贡献的,招标人选择单位实质是选择项目负责人,设计招标尤其如此。

(五)要求项目负责人同时具备高级工程师职称和注册电气工程师资格加分门槛偏高。根据本案具体情况,对智能设计标项目负责人要求同时具备上述两项条件非必须,也没有相关规定。笔者认为项目负责人具备高级工程师职称加分的同时,如项目负责人同时具备注册电气工程师资格再适当加分,这样,符合条件的没有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潜在投标人不至于因此丧失竞争力。

(六)项目人员配备人数限定不妥,注册电气工程师再次加分不妥。项目可以将主要人员列明,人员配备的数量上限不应限定为5人,应由企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配备。注册电气工程师上述已有加分,虽说不是同一人加分,但会导致没有注册电气工程师的企业加分再次踏空,给竞争力带来较大影响。

此外,本案中最高限价、最低限价对照国家标准也值得商榷,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收费应按国家和本省有关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收费标准执行,不得进行不正当竞争;奖项的起始年份并没有按国家级、省级区别对待,给潜在投标人留下想象空间,如为什么奖项从2009年算起?为什么不是前三年呢?是不是意中人2009年才有奖项?

三、案例启示

(一)合理确定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建筑设计子系统较为庞杂,各子系统设计招标应符合国家和省建设行业有关管理规定,按国家和本省有关建筑物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确定最高限价、最低限价。

(二)设计技术标权重占主要分量。建筑工程设计是个创造性工作,建筑构思与创意是开放性的脑力活动,建筑智能化设计也是如此,在满足项目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评委应按系统工程设计方案的技术先进性、系统工程的经济性(概算投资额)、维修管理及后续可扩充性等确定候选中选单位。如采用百分制综合评估法,设计技术标应纳入分值评估范畴,细化指标,且分值相对占大头。

(三)类似工程业绩和奖项合理确定有效期。如江苏做法;类似工程业绩的有效期一般是自竣工验收备案之日起5年内;获得工程奖项有效期:国优工程3年,省优工程2年,市优工程1年,有效期自发证或者发文之日起算起,发证、发文时间不一致的,以发文的时间为准。江苏已将这些关键要素进入规范性文件中进行规范,在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备案时予以审核,避免人为干扰,随心所欲。

(四)设计标项目负责人资格和人员组成的限定有依据或必要。项目负责人是整个项目的统帅和核心,对项目负责人和人员组成要求因项目具体情况而异,资格的设定要依法依规,恰如其分。在没有规定的情况,既不能搞那种高大上没有实际意义浪费人才虚招,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套用模板。再有,对稀缺的任职资格设置要考虑是否必要,如有必要,则对其评介不能重复,也就是说,不能有意无意抬高门槛,以免评标标准和方法的公正性、合理性受到质疑,客观上导致排斥了本可以进入的潜在投标人,或者说是严重影响了竞争力。

(五)提高设计招标文件编制质量,重点对评标标准和方法等加强审核。众所周知,招标文件是招标投标活动的最重要的文件,而评标标准和方法则是其核心内容。一方面,对招标文件编制人的资格必须作出要求,编制人的水平决定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如江苏省规定要取得建设类国家注册工程师,且要经过培训考核,不仅如此,还需适时掌握相关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性文件精神;另一方面,编制招标文件通常使用模板,这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对重要项目或必要时,模拟操作,检查一下按拟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可操作性如何,合理性怎样;再一方面,招标文件的前要经认真审核,对重点核心内容字字句句斟酌,这一点,在实践中往往被忽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标标准和方法严谨、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才有可能达到业主招标预期目的。

结语

我国设计类招标起步比施工类晚很多,各方面规定也没有施工类完善,设计本身是种创造性的活动,毕竟不是标准件生产,详细制定统一评标标准和方法有一定难度。随着设计招标的普及,笔者觉得,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研究出台设计类各子系统评标标准和方法具体框架,还是很有必要、可能的,这样可以指导和规范设计领域招标投标活动,起到引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2000年10月8日《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82号),自2000年10月8日起施行;

[2]2001年7月5日《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已根据2013年3月11日9部委23号令作出修订),自2001年7月5日起施行;

[3]2003年6月13日《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已根据2013年3月11日9部委23号令作出修订),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4]2008年3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市[2008]63号),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5] 2011年11月30日国务院第183次常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13号),自2012年2月1日实施;

[6]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贯彻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意见》(苏建规字[2013]4号)2013年10月18日施行。

作者简介:

殷建新,男,汉族,1968年11月生,学历:本科,专业:建筑工程,1990年7月工作,一级建造师,国家监理工程师,工作单位:镇江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要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

上一篇:预应力加固技术在老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下一篇:自净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