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行道树的科学养护

时间:2022-08-22 06:23:51

城市行道树的科学养护

行道树是为了美化、遮阴等目的,在道路旁栽植的树木。行道树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生长环境不好,加之疏于养护,很多城市的行道树长势不好,服务年限很短,极大的影响了城市容貌和生态环境。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些养护城市行道树的方法,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

相比公园和集中绿地的树木,行道树的生长环境更加恶劣。所以种植行道树时,应该首先选择一个良好的立地条件。良好的立地条件可以使行道树生长旺盛,有效延长服务年限。栽植行道树,最好能采用植物带方式,植物带的宽度应不小于1.5m,这样能够给行道树根系提供充分的生长空间,充足的土地还利于雨水的流入,也利于树木根系的呼吸。如果条件不允许无法营建植物带,则应保证树池开口不小于1.5m2。另外,有些地方为了所谓的美观,在树穴上置放混凝土材质的护树板,这种护树板虽然可以挪动,但由于是直接放置于树穴上的,紧贴树穴的土壤,时间长了,树穴的土壤一样变得板结,对树穴根系呼吸也不利。因此,笔者建议,树穴内最好是的土地,或栽植一些低矮的植物,这样不仅利用树木生长,也方便对行道树的管理。

合理地进行修剪

对行道树进行科学合理地修剪,不仅可以使树形美观,而且利于植株生长。对行道树修剪,首先要保持合理的主干高度,在我国,行道树的高度一般保持在2.8m~4m较好,树干过高,易遭受大风的危害,且遮阴面积小:树干过低,则影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另外,在修剪中,还应科学地考虑树冠高占全树高的比例,一般以树冠高为全树高的30%左右为宜。此外,自然而优美的冠形,对行道树的正常生长也非常重要。我们常在一些城市看到很多法桐行道树被修剪成了杯形,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对。法桐杯形的树冠适用于有电线从树冠穿过的情况,如无此情况,则应保持树冠呈自然圆冠形,一味采用杯形,会导致树冠过小,不仅影响了遮阴,而且会缩短树木的寿命。对于已长成树冠的行道树,应及时将基部的萌蘖进行疏除,将树冠内的病虫枝、下垂枝、冗杂枝进行疏除,对于过密枝条也应及时进行疏剪,这样做利于树冠的通风透光。在强对流天气或大雪后,常有些粗大枝条折断,应及时采取短截或疏剪的方式进行修剪,并修剪后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

适当的水肥管理

在很多地方,对行道树的水肥管理是很粗放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养护人员紧张,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只能使行道树靠天生长,二是错误的认为行道树是大树,无需进行浇水施肥。其实,行道树的生长环境恶劣,不仅受到大量尾气的影响,还受到强烈热辐射等的危害,故加强对行道树的水肥管理更有必要。

给行道树浇水,每年至少要浇好解冻水和封冻水,而且要浇足浇透。天气特别干旱的季节要及时浇水,平时也应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冬季可将积雪培在树穴内,这对行道树的生长非常有利。给行道树施肥,可每年进行一至两次,即在春季萌芽后施用一次氮肥,以利于植株长枝长叶,秋末则结合浇;东水可以使用一次农家肥,考虑到城市环境,应施用一些没有异味的农家肥,如腐叶肥、烘干鸡粪等。充足的肥料可以使植株枝叶茂盛,对提高植株抗性非常有利。

科学地进行病虫害防治

行道树种植于城市内,其生存环境较差,故易遭受病虫危害。在日常养护工作中,除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木抵抗病虫害能力外,还应加强修剪,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如有病虫危害,应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防治。由于行道树多种植于城市街道,属于人口密集区,故在防治病虫害时,应尽量采取物理防治方法,多采取人工捕虫、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来杀灭害虫,还应保护好鸟类,在必要时也可释放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如虫害严重、物理防治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方可喷洒农药防控。喷洒农药时应尽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喷洒药物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减少对人和环境的影响。需要提醒的是,在防治病虫害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过度防治,特别是病虫害小面积发生且传染力不强,造不成大面积危害时,可以有针对性的防治,不可大面积喷药,以免造成环境污染;二是平时要加强虫情、病情监测,对于一些易传播,且传播速度快的病虫害,应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治早、治了。

上一篇: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 下一篇: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仿写”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