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

时间:2022-08-22 05:55:38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

[摘要]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战略联盟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使得成功的知识转移并不容易实现。从知识特征、伙伴特征及企业间冲突三个方面对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进行综述,并从信任和联盟知识转移管理能力两方面讨论知识转移障碍的消除,希望能为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战略联盟知识知识转移综述

[分类号]F273.7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组建战略联盟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战略联盟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随着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将知识看作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战略联盟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以stragetic alliance、knowledge transfer为主要检索词(同时也考虑与此主题相关的其他检索词)在EBSCO数据库中对1996年至2010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阅读并剔除掉部分影响因子比较低的文献后,在JSTOR、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进一步扩展搜索,增加了部分与主题相关的文献,最终收集到文献46篇。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国外学者研究的基本思路之一是在分析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因素的基础上,考虑促进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对策,因此,本文从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消除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希望能为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2 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障碍因素

2.1知识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知识的隐性特征源于Polanyi(1966年)对隐性知识的描述,即隐性知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直觉的、难以编码化的知识,Nonaka(2004年)进一步将隐性知识定义为特定情境的、难以表述的、个人化的知识。因此,与显性知识相比,战略联盟企业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更加困难。如Chen检验知识特征、联盟特征和吸收能力对转移绩效的影响时发现知识的隐性程度决定了知识转移的难易,隐性知识在股权联盟中更容易转移,显性知识更容易在非股权联盟中转移;Becerra等发现隐性知识转移与伙伴间的可信赖感高度相关,需要通过伙伴间的更多的互动才能实现。但是,Simonin认为隐性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非直接的,模糊性在隐性和知识转移效果之间作为中介变量而存在,因此,现有研究对知识的隐性特征影响知识转移的认识还不够统一,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研究。

知识的模糊性阻碍了知识在企业之间的转移,提高了知识转移成本,已被认为是预测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最重要的变量之一,Raymond(2008年)等通过元分析发现模糊性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要大于企业内部知识转移;Simonin则认为隐性、专用性、复杂性、合作经验、伙伴知识保护、文化差距、组织距离等导致了知识的模糊性。因此,模糊性一般与复杂性和专用性同时存在。但是,复杂性和专用性并非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结果,而是由模糊性在复杂性、专用性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作为中介变量,并且,两者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均随着调节变量而变化:企业的合作能力可以降低复杂性,从而降低联盟中知识的模糊性;联盟存续时间则影响专用性,新联盟中的专业化知识容易导致知识的模糊性。因此,要想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可以采取合适的手段来降低知识的复杂性和专用性,比如通过提高企业的合作能力降低复杂性;通过与其他企业长时间合作降低专用性,最终达到提高知识转移效果的目标。

2.2伙伴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综述现有研究发现,由于战略联盟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的影响,吸收能力、学习意图对知识转移既有正面影响,在一定的情境下也有负面影响;文化差距容易导致企业间的误解和冲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主要是负面影响。

2.2.1吸收能力 Cohen和Levinthal(1990年)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辨识新的、外部信息的价值并吸收、应用到商业中的能力。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具有积极影响,因为吸收能力强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判断知识的价值,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吸收所转移的知识。Cohen和Levinthal还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与研发投入有关,很多学者在研究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时则用知识重叠程度判断企业的吸收能力,如Mowery等用专利引用率来表示知识重叠程度,发现联盟前企业拥有的知识与转移的知识重叠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正面影响;Lane和Lubatkin(1998年)发现基础知识的相似性与企业间学习效果正相关,知识重叠有利于知识接受者理解知识源企业的知识。但是,在最近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吸收能力和知识转移的关系是倒U曲线,中等程度的知识重叠对于知识转移是最有效的,因为知识重叠过少无法吸收知识,而重叠过多则会因为相似而失去协同效应。从这个研究结论出发,可以看出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不总是有利的,伙伴问的知识重叠程度过高可能对知识转移有负面影响。同时,企业吸收了其他企业的知识后,可能会引起企业间讨价还价能力的变化,企业感觉到合作伙伴吸收能力高时会增加对知识的保护。因此,吸收能力过高也可能会成为知识转移的障碍,未来研究应该考虑如何以适度的吸收能力降低合作伙伴保护,提高知识转移效果。

2.2.2

学习意图

学习意图是伙伴去接近和从特定企业学习知识的愿望,拥有高的学习意图意味着企业愿意通过投入更多的资源、时间、精力等来获取合作伙伴的知识,也意味着企业会更加重视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维系合作关系,从而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因此,接收方的学习意图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是积极的。与此不同,Norman则从另外一个视角研究学习意图与知识转移的关系,发现过高程度的学习意图可能在知识转移中有负面效果,合作伙伴感觉到企业有强烈的学习意图时,可能会加强知识保护并限制知识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知识转移效果。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源于战略联盟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企业间知识转移必须以联盟共同利益为前提,当知识接收方学习意图过于强烈时,知识源企业会认为知识接收方的行为更多是为了个体利益,因而,知识源企业将加强知识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企业间的信任降低知识源企业对知识的保护。

2.2.3文化差距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特别是隐性知识转移)需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但是,语言、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文化差距往往造成战略联盟企业间的误解和冲突,导致企业间沟通不畅和不信任,因此,文化差距会阻碍知识转移,如Lyles和Salk认为文化差距会影响到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效果;Simonin发现企业的合作经验比较少时,文化差距将会导致知

识的模糊性而阻碍知识转移;Evangelista和Hau则发现文化差距对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有更强烈的负面影响。文化差距对知识转移的阻碍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价值观、信仰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员工在交流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冲突,这种误解和冲突会上升为企业间的冲突,影响战略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关系,从而导致合作伙伴不愿意进行知识转移;二是语言交流虽然可以通过雇佣掌握多种语言的员工来实现,但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往往无法理解和领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特定含义,在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沟通障碍,知识接收方无法真正领会知识的内涵,从而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效果。

2.3伙伴间冲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战略联盟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都具有各自的企业利益,知识转移引起的讨价还价能力的变化往往会导致联盟企业间的冲突,对联盟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也会影响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和合作伙伴的开放性,因此,伙伴间冲突会阻碍知识转移,Tsang等研究国际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获取时发现剧烈的冲突会降低知识转移的效果。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企业间冲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不一定全部是负面影响,如Chen认为合作伙伴间总是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中等程度的冲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提高有好的影响,冲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是倒U型,因此,应该利用合作伙伴间适当的冲突来促进知识转移。由此可见,关于冲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影响联盟企业间信任的冲突会破坏知识转移的基础,降低合作伙伴知识共享的意愿,阻碍战略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因此,应该对战略联盟企业间的冲突进行有效管理,Kale等认为整合的冲突管理过程能够使战略联盟中的企业感受到程序公正,有利于合作伙伴间信任和承诺的建立,增加合作伙伴间的沟通和互动,加强合作伙伴间的知识转移。

3 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的消除

消除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障碍,既要考虑消除知识的特征带来的转移困难,也要考虑降低企业间竞争而导致的知识保护、冲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应该通过构建联盟信任关系和提高联盟知识转移管理能力两个方面来消除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障碍。

3.1建立联盟信任关系,促进知识转移

信任在战略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信任能够降低合作伙伴对于知识的保护程度,增加知识源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意愿。Lane(2001年)等人认为信任关系的建立使企业愿意公开和共享其秘密的隐性知识,也使企业相信合作伙伴不会损害自身利益,因此,企业间信任关系越强,合作伙伴就越愿意进行知识转移,信任因而可以作为控制机制和风险降低策略影响战略联盟中知识交换的范围和效率;Evangelista和Hau认为相互信任的企业会减少知识保护,自由地进行知识交换,这将会有利于有价值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转移。其次,相互信任的企业间的沟通、接触和交流更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Norman发现相互信任的联盟伙伴间更愿意进行信息分享;Collins和Hitt发现相互信任的企业间的有效的互动能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特别是个人之间的互动对需要通过实践或观察学习的隐性知识转移非常重要;Becerra等人发现隐性知识转移与伙伴间的可信赖感高度相关,需要通过更多的互动才能够实现。再次,信任还通过加强彼此间的理解和认同来促进知识转移,如Collins和Hitt认为信任能克服合作伙伴间的文化差距;Dhanaraj等人发现信任有利于促进联盟伙伴问的理解,有利于企业间知识转移。因此,联盟合作企业之间应该有意识地通过互动、沟通、交流、加强彼此的联系等方式来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提高企业间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3.2提高联盟知识转移管理能力

战略联盟知识转移过程需要有意识的管理,Tsang(2002年)发现监督和管理介入对知识转移起重要作用。联盟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如相互联络、访问、培训、互派代表、定期会议等对知识转移有重要影响,对这些活动的有效管理将提升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企业应该具有联盟管理能力,对包括知识转移在内的联盟合作活动进行管理。在一些研究中,已经开始强调合作能力在知识转移中的重要性,如Simonin认为某些企业之所以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间知识转移,是因为这些企业具备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合作能力来管理知识转移,合作能力是联盟成功的关键要素;Nielsen等认为合作能力是影响企业在联盟中采用合适的程序与机制进行知识积累、转移、解释和扩散的能力;Kale等认为拥有合作能力有利于成员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资本,能够降低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最终达到促进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目的;周杰在研究供应链联盟知识转移时,借鉴联盟管理能力的定义,将企业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管理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所需要的认知的、行为的、组织的能力定义为联盟知识管理能力。本文认为提高联盟知识转移管理能力会相应地提高企业的合作能力,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建立规范的联盟知识转移规范和程序,协调战略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活动,同时,能够更好地与其他企业进行沟通和联系以提升企业间的信任关系,从而能够提高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4 结语

战略联盟已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但是,战略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并不容易成功,本文从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和消除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的来看,现有研究对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因素及其消除策略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和辩证。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继续采用辩证、客观的思维分析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并需要进一步对促进知识转移的信任、联盟知识转移管理能力等进行研究。

上一篇: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下一篇:基于ERG理论的企业导师知识共享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