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瘤手术护理

时间:2022-08-22 03:46:19

甲状腺瘤手术护理

【摘 要】本文作者通过对甲状腺瘤病人多年的护理,在经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甲状腺瘤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甲状腺瘤病人术前、术后护理的方法与措施,以供商讨、参考。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28-01

甲状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下的妇女。由于甲状腺瘤引起甲亢发生率为20%,恶变率为1%,故应尽早切除。通过多年对甲状腺瘤病人的护理,我们感觉到良好、有效的护理,能够改进、提高甲状腺瘤病人的治疗效果,让病人满意。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1年1月至12月共收住84名甲状腺瘤病人,均顺利出院。对这些病人进行跟踪调查,均无异常,伤口愈合、治疗效果良好,病人满意率达98%以。84名甲状腺瘤病人中男性16人、女性68人,男女比例为1:5,年龄在18―60岁,平均年龄为38岁。

2术前护理

2.1 常规准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前日晚22时禁食水。

2.2心理护理:甲状腺瘤多发生于年青女性,通过对这些病人的病史询问及性格、生活习惯调查,发现这些病人长期处于压抑、忧愁且易激动的精神状态。加之手术部位的暴露,病人担心术后留有疤痕,并对手术效果存有疑虑,因此术前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亲切交谈,讲解该病相关知识,特别是告知病人该病治疗效果良好,并介绍我院现有较好的医疗技术条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皮内缝合术可以减轻疤痕形成,让病人消除种种顾虑。同时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消除病人烦燥、紧张不安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于过度紧张或失眠的病人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2.3 手术准备:可锻炼头后仰训练。给病人介绍的重要性,术中暴露良好,避免突然因长时间处于此使血压变化。方法:术前3天枕垫肩下,头向后仰,抬高床头5~100,时间由短到长,直到能坚持2h,注意饭后2h内不要做,以防止发生呕吐。

3术后护理

3.1 防止窒息发生:原因:伤口出血,喉头水肿压迫,痰液阻塞及喉返神经损伤,可能引发窒息。措施:消除诱因,按需给氧,床边备气切包、无菌手套、手电筒及吸引器。术后平卧4h。密切观察T.P.R.BP变化并记录,平稳后取半卧位,利于引流,减轻颈部张力。避免剧烈咳嗽,说话过多。口腔分泌物较多应加强口腔护理。术后6h可饮水,术后1~2天给温流质,减轻因吞咽引起的疼痛。避免甜食,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常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3天,减轻咽喉水肿,可配合化痰药物,促进排痰,遵医嘱适当给予地塞米松、肾上腺素、麻黄素喉头喷雾。如声音嘶哑、呼吸不畅时,提示喉返神经损伤,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2 防止出血:严密观察敷料外渗情况及引流量,准确记录,观察颈部创口有无肿胀。如引流出血液多而快,应立即通知医生并作好术前准备。

3.3 防止甲状腺危象发生:由于手术创伤刺激及体温迅速升高可以造成甲状腺危象发生。为此应密切观察T.P,保持环境温度稳定,如有体温升高,脉搏快而弱达120次/分,烦燥大汗,谵忘,甚至昏迷伴呕吐、腹泻,立即通知医生,并迅速进行物理降温,给予吸氧,必要时药物降温,遵医嘱口服碘剂、激素及镇静剂。

3.4减轻疼痛:由于手术切口存在,不当、引流管放置及吞咽造成疼痛。我们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消除病人的不满,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或自我催眠,减轻对疼痛的敏感度,指导病人取半卧位(术后4h,T.P.R.BP正常),正确保护手术切口,避免颈部弯曲、过伸或快速头部动作,勿多讲话,以防气管压迫或引起牵拉痛。起床时用手支持头部,以免被牵拉。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减少引流管的刺激,可遵医嘱适当给予镇痛剂。

3.5术后锻炼:指导病人用手按摩松弛颈后肌,防止颈后肌疲劳。拆线后指导病人练习颈部动作,可预防疤痕收缩,减轻肌肉劳累,增强舒适感。方法:头置正中位,颈向前弯下,贴于胸前,向左右两方转望,颈部向左右下侧使耳贴近肩部,时间由短至长以病人不感觉劳累、不舒适为宜,但一般术后2~3月内避免剧烈活动。拆线后3天可使用疤痕平贴于伤口处。方法是开始每日1~2h,观察局部皮肤无不良反应,逐渐增加至全天,坚持3~6个月,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

[2] 陈国锐,王深明.甲状腺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产褥期科学保健与护理 下一篇:ERCP术前及术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