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价值探索

时间:2022-08-22 09:56:10

中学美术教育价值探索

中学美术教育价值审视唤醒中学美术教育的地位,重视美术教育的价值,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能仅仅依靠美术教师的呼吁,而必须是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多方的共同认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要正确的认识中学美术教育所存在的价值,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从提升学生的素养角度看中学美术教育价值中学生的素养提升中,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核心,不可替代,这种能力并非先天具有,而是通过学习、训练、培养习得的。中学生正是接受能力的重要时期,学习力、模仿力和可塑性强,因此,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学美术教育以美术的基本功为起点,通过对审美能力的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内涵,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中学美术教育,从听觉和视觉多重感知器官感受美的教育、体验、积累最终达到美的升华。美术的直观性、艺术性、线条性、色彩生动、形象鲜明,刺激人的感官,调动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兴趣,将美术教育贯穿到学生潜能开发的全过程。美无处不在,要懂得生活,必须有一颗能够寻找美,辨别美的眼睛,再发掘的基础上再探索,再创造,并逐渐使其内化为学生内在的气质,提升艺术素养。与此同时,学生在欣赏美的基础上,分辨美,判断美,形成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真善美的行为,主动创造美,促进学生身心灵的和谐发展。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角度看中学美术教育价值素质教育侧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倡学生个性发展,教师的定位由“模具工”转变为“设计者”,按照学生的特长进行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各异的创造力。要创造就要有基础认知的积累,夯实基础后触类旁通,这在综合性考试中体现较为明显,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处理基础题和拔高题,是对知识点的再认、再现能力的体现,要求识记的知识点较多。而美术教育则恰恰是对语数外的弥补,是对理性思维的有益补充。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双重发展中,美术教育就是创造美的过程,它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思维的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阅历和喜好,将物品设计成不同的形式,各具特色。拓宽学生思维创造的途径,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在自主的意识中设计作品,做作品的、思维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从学生的实践能力看美术教育的价值实践能力不是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再认再现的能力,而是处理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应用,而非分数。实践是对知识掌握的一种检验,也是学生能力的重要体现。从调查看,不同学生的实践能力各异,这与家庭教育、交际范围有直接关系。语数外的教学中不能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很难有施展的平台。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就是“美术搭台,能力唱戏”。它打破了对学生思维的禁锢,通过欣赏作品和实际生活中对美的追求和鉴赏,随时随地的体验与实践,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

从学生身心灵全面发展看美术教育价值美术教育是一个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充满了愉悦、阳光、快乐,反映人的喜怒哀乐,将世界的纷繁与内心感受诉诸于笔端,陶冶情操。中学生可塑性大,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强,通过展开联想,激发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素养,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有助于身体、心灵的统一和健康发展。

作者:龙晓军李蜢单位:雷波县黄琅中学

上一篇:小学美术画人物的教学与思考 下一篇:美术教育的创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