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远方》阅读与仿写

时间:2022-08-22 06:10:16

《故乡在远方》阅读与仿写

【名家范文】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我不知道。

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鞯奈髯雍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嘤嘤。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是个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的荷池莲塘,春天嫩绿的桑树地里透紫酸甜的桑葚儿,秋天金黄璀璨的柚子,冬天过年时挂满厅堂的酱肉粽子、鱼干,还有一锅喷香喷香的煮芋艿……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渺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绕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所以我对于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我究竟来自何方?

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飘着的小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噬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曾使我觉得自己也是否应该从此留在这里。

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漂泊动荡的青春年华。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选自《故乡》)

技法解码

文中一共描绘了作者经历的四个“故乡”。这四个故乡每一个都是那样的美,而作者却对那“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情有独钟。作者笔下的“故乡”不只是单纯的地域,更多的是指“精神的家园”,一个安放情感的地方。

从写法上看,作者借助对典型景物和细节的刻画,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描写“老家”令人神往的美景: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幽静的榕树岛、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嘤嘤鸟声、阵阵葵叶香。外婆家,江南小镇洛舍,在那里作者留下了她美好的童年假期生活,一年四季吃不完的美食,一天到晚玩不完的游戏。在出生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作者感受了那份柔和淡泊,植物园的绿草、醉人的含笑花,满山的翠竹、苍郁的香樟树……而冰雪之地的小兴安岭,是作者度过青春年华的地方。

【学生跟帖】

老 家

万明辰

小的时候,我也是在乡下野了几年的。

那时的村子就像老人晒太阳时脸上的笑,像脚底卧着的猫,到处是安详慵懒的气息。在夏日的午后拎着板凳走出家门,经过各家敞开的院门,瞧一眼打盹儿的看门狗,绕过蜻蜓掠过泛起涟漪的小池塘,转过几个弯,再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就到了我午睡的地方。那是一片极好的树林子,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在树木遮蔽的绿荫下,有正铺席子的姥姥和抱着树干午睡的表弟。

那树林子夏天用来午睡正好,百十来棵树织就的绿荫赶走了夏天的酷热。从下往上看去,墨绿色的叶子占据了视野。炙热的阳光打在叶子上,像给叶面抹了一层油,叶子显得更绿了。有时微风吹来,树林里便绿叶翻卷,哗啦哗啦摇曳着唱起了歌谣,从远处看就像滚动的绿色波浪,好看极了。而无风时,叶子就沉寂在树梢,像青色的雪般覆在枝丫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抖落在脸上。我常仰头躺在铺好的凉席上,手随便一伸揪根狗尾巴草衔在嘴里,半眯着眼,望着远处蓝蓝的天空,听着无休无止的蝉鸣,不一会儿便会沉沉地睡去。我知道醒来后身边会放一碗姥姥加了糖的绿豆汤,甜甜的、凉凉的、美美的。

夏天晚饭后,大家都出来纳凉,拿个凉席往路上一铺。大人们摇着蒲扇开始闲聊,小孩子们就开始满地打滚撒欢,你追我打,打赢了就一溜烟儿跑去大人那里。而聊得眉飞色舞的大人们常被小孩子撞得东倒西歪,却没人恼,只是拍拍孩子的头嗔怪道:“别瞎跑了,毛孩!”而孩子则咧着嘴傻笑,待看到追自己的小伙伴张牙舞爪地扑来时,便尖叫一声又跑得没影儿了,如此不亦乐乎。

等到夜色渐沉,月亮一点点升起,天边星光闪烁,大人们就抱着各家累倒睡熟的孩子低声闲聊。我常常躺在姥姥或姥爷的怀里,或听姥姥轻声哼唱动听的歌谣,或听姥爷讲嫦娥仙子的故事。

现在想来,老家那午后零碎的光和影仿佛还在我的脸上慢慢移动。斗转星移,岁月就这样匆匆走过。姥姥,何时我才能再喝一碗甜甜的、凉凉的、美美的绿豆汤!

点评

本文借鉴《故乡在远方》的写作手法,注重在景物和细节上的刻画,描写了作者对老家的依恋和热爱。

文章通过回忆表现了老家人的纯朴以及带给自己的温暖。而那一碗绿豆汤,既是亲情的体现,又是家乡的特色。

上一篇:和苏菲·玛索吃早餐 下一篇:依伦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