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来潜水

时间:2022-08-22 12:10:34

跟我来潜水

你是否有过潜水的经历呢?哦,原来你也潜过水呀!感觉如何呀?什么?觉得看别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来说去觉得内心非常有满足感……等等,你说的是潜水吗?嘿嘿,别误会啦,咱们这儿说的潜水,可不是指你隐身上网,而是说,真的把整个人沉进水里去!

最早的潜水员,苦呀

人不像鱼,有能在水下呼吸的腮,游泳挺不错,但是要长时间潜入水底去,在没相应设备的时代,可是件相当辛苦的事儿。

最早主动进行潜水活动的,多半是生活在江河湖海附近的渔民,由于需要潜入水底去采集什么水草啦、珍珠啦、珊瑚啦之类的东西来养家糊口,渔民们从小就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闭气大法”。在菲律宾,至今都有采珍珠的人,他们吸一口气,能在水下待几分钟!别以为他们很惬意,其实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憋闷的巨大痛苦在讨生活!

这种潜水法最原始,但如果你想更多地停留在水底,欣赏一下水底的美景,或者进行一些需要更长时间作业的水底工作,光凭咱们的鼻子和肺肯定没戏,所以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啊不是,我是说科学带来美妙潜水。

水下呼吸全靠“肺”

鱼儿能自由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拥有腮,能在水里呼吸。咱们人类要想长时间潜水,就必须给自己置办一套类似的装置。

1943年,海洋学家雅克・库斯托与埃米尔・加加尼安共同发明了“水肺”,也叫“自给式水下呼吸器”。这种器械看上去有点累赘笨拙,但是别担心,在水中,浮力会帮潜水者解决负重的难题,咱们来看看,这究竟是怎样一套设备吧!

首先,得给氧气找一个地方待吧,这就是呼吸瓶。一套水肺有1~4个呼吸瓶,瓶里充满了压缩空气或混合气体。没错,这种瓶子不叫氧气瓶,因为瓶子里装的不是纯粹的氧气,而是混合气体。实际上,咱们在大气中呼吸的就不是纯氧,而是78%左右的氮气和21左右%的氧气,以及其他一些气体的混合物。

潜水员背着呼吸瓶,戴着面罩和呼吸器,通过一根呼吸管与呼吸瓶相连,但是,潜水员是不能直接呼吸瓶中的气体的,因为为了在小小的瓶子里多装气体,气体在呼吸瓶里是高压状态,气压太高,气体一下子冲出来,会伤着潜水员的肺。所以,一个能进行降压处理的调节器就很重要喽!

保暖别忽视

潜水时会感到冷吗?喜欢在夏天游泳的同学肯定说不会――在水里多凉爽舒服啊,怎么会冷呢?但是,如果在低于人体温度的水中长时间滞留,那低温的水就会吸收人体的温度,到那时候,可就不舒服了。

所以,潜水员不能只穿一条泳裤就下水,必须穿戴专业的潜水服。潜水服有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潜水服有里外两层,中间充满干燥的空气,这层空气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人热量外流。湿式潜水服并不紧密贴合身体,而是让潜水服与身体之间始终保持有一小部分水,这部分水被体温加热,也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好吧,还需要带什么

现在,咱们已经有了呼吸瓶和潜水衣,还需要带些什么样的装备呢?对了,你一定想知道你在水下潜了多久,潜了多深吧?那你可千万要记得带上一只潜水手表和深度计。实际上,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选择,这就是潜水计,这种设备通过一块微处理器,能够精确追踪潜水深度和时间,并且直接计算出呼吸瓶中剩下的气体还可以支持潜水员在水底呆多久。

千万别忘了,潜水罗盘也是必须的,在水底摸不着北的感觉,那是相当不是滋味儿呦!此外,一对鸭蹼状大潜水靴能让你在水中来去自如,也不要忘记啦!哦,对了对了,还有一点至关重要,由于潜水员经常出没的都是大海啦湖泊啦之类的陌生水域,比不得自家后院的游泳池,所以确保在预定深度范围活动很重要,下潜过深会有不可知的危险,下潜过浅呢,呃,咱们干吗去了?

辅助保持潜水深度的工具有“浮力补偿器”,通过呼吸瓶中的气体来为补偿器的气囊充气(当然,你嫌浮力太大就放气嘛),达到调节浮力的作用。

不能潜水挺郁闷

世界上的潜水爱好者何其多,大家之所以这么热爱这项有风险的极限运动,除了向自己挑战以外,大海中多样的生物和美丽的景色也吸引着人们好奇的心。想想看,在海中与海豚游戏,与鱼群共舞,啧啧,光是想象一下就无限向往啊!

所以说嘛,潜水员是一群非常有眼福的人,这个叫地球的行星上有70%都是水,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一饱水下的眼福。嘿,我知道,看了这篇文章,你一定跃跃欲试想去学潜水了吧?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潜水运动,比如――接受过中耳手术或者眼角膜手术的人;肺部有伤病史的人,比如慢性肺气肿,严重的哮喘病患者;癫痫病人(呃,在水里抽搐起来可就糟了);心脏不好的人,例如冠心病或心肌梗塞患者……

如果你确定自己身心健康,那好,找一家资质过硬的潜水培训公司,开启美妙的水底之旅吧!

上一篇:智慧头盔 第4期 下一篇:《功夫熊猫》歪传之熊猫阿宝相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