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允价值在企业投资中影响

时间:2022-08-22 12:07:17

浅析公允价值在企业投资中影响

[摘 要]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是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而逐渐开展起来的。自其实施以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得到了企业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运用,它使得会计信息更具可比性,可将金融资产市场价值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来,以增加对于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减少企业财务损失。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应用,说明了公允价值对企业投资和财务报表的影响,进行了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公允价值在理论界的新发展。

[关键词]公允价值 企业投资 新会计准则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迄今为止其已经应用了3年多。新会计准则更新了一些会计管理和处理方法,其中还有一项值得关注的变化就是公允价值概念的引进。以国际公认会计原则为标准,当前交易下,资产的价格就是其公允价值,因为资产价格是瞬息万变的,而公允价值正是给与交易双方一个关于价格需求的有力支持。

一、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分析

旧会计准则下,企业投资分为两类,即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而在新会计准则确立以后,企业投资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长期股权投资这四类。

按照新会计准则,原短期投资的某一部分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旧准则下,这部分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收益则不做会计处理。

原短期投资中另外有一部分按新会计准则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在旧准则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收益不作处理。在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按照新准则计算的企业所有者权益,高于按照旧准则计算的所有者权益,与所有者权益相关的一些数据,如每股净资产会大幅提升。虽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会对损益发生影响,但一旦售出,则从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

二、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由于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部分可以直接计入公司利润,因此在提高公司业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公司的净资产金额,从而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公司账面利润的提升,为今后从资本市场和银行筹集资金提供了有利条件,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通过对上市公司年报图表和数据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2007、2008这两年股票市场的波动十分剧烈,这表明在新会计准则正式实施后,企业的利润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其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公允价值的变动。以上市公司中煤能源为例,其具体年报数据如下:

由上表可知,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也可以看出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发展能力。而且,在2007年中煤能源的每股收益是0.44元,2008年是每股0.52元,可知增长幅度为18%;如果不考虑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即不计入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带来的损益,则其每股收益为0.335元和0.59元,该增长幅度为76%,由此可见,中煤能源的每股收益的增幅明显落后于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增长速度。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股东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这里的公允价值变动是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带来的。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之时,其对于346家公司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在全部上市公司中占有26%的比重,该正向影响不仅为上市公司增加了股东权益,同时也密切地关系到当年我国股市的上涨。如,福建水泥:

但是,2008年该公司在股票市场大幅下跌的大环境影响下,该比例指标也呈现出了相应的变化,减少为-86.91%。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下,对于企业投资进行重新分类之后,公允价值的变化相应地带动着企业的财务指标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只是根据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而引起的,并没有涉及到实际的经营决策。因此,企业若想做出更为合理的投资决策,就应深入了解并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尤其是其中公允价值的引入,其不但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核算,更关系着企业能否排除干扰,能否使财务数据更具可比性,能否正确解读财务数据,并相关的经济信息,即能否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三、关于国内外公允价值应用的对比分析

(一)公允价值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一般来说,公平交易如果是在资产活跃的市场上进行的,因此,公允价值的最好的计量依据是其标明的市价。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最早出现于1998年,是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颁布而产生的。在此之后,公允价值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投资和非货币易准则里均有涉及。但是,我国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因而导致公允价值的计量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使得一些企业获得操作利润的方法。因此,在公允价值运用的短短两年时间内,财政部多处修订了这几项准则,最终导致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代替了公允价值计量,但该模式又于2006年再次被引入。

(二)公允价值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国外也颁布了一些准则,其对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提出了改进性指南,并且对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要求,规定公司应就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范围、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信息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对收入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做出披露。

国际会计准则采纳以公允价值做为单位的计量观点,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同时又专门了以公允价值为主题的第7辑会计概念公告,这一行为也充分表现出国际惯例是以公允价值做为计量属性单位的。1996年,澳大利亚AASB和澳大利亚公共会计准则委员会在IAS 32的基础上了AASB 1033/AAS 33《金融工具摘要:列报和披露》。2004年7月,了AASB 132《金融工具摘要:列报和披露》和AASB 139《金融工具摘要:确认和计量》,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近年来,国际经济朝着一体化趋势发展,一个国家要发展,就一定要融入到国家经济的大潮,紧跟国际经济的脚步,使得外国对本国的经济状况,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潜力等,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可见公允价值是顺应经济国际化发展大潮的。

四、公允价值在理论界的新发展

国内外理论界为公允价值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即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出的价格。公允价值源于计量日的假设交易。公允价值计量假设,出售一项资产或转移一项负债的交易是在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发生的,或在缺乏主要市场的情况下,在资产或负债最有利的市场发生的。

公允价值具的相关性很强,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计量单位,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同时也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决策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产以及负债的真实价值,以便对做出正确的决策。

另外,理论界又对公允价值的披露构建了一个“公允价值层级”,将用于展开上述假设的信息的优先次序进行排序。第一层级数据是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的报价。第二层级数据包括类似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的报价;相同资产或负债在不活跃市场的报价;非价格的可观察数据。第三层级数据是不可观察数据。

五、总结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对于企业投资影响巨大。自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的引入逐步影响着公司的投资决策,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其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进而使得企业的投资决策更加合理。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新会计准则,深入理解公允价值,并努力挖掘公允价值的引入为企业带来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杜凯龙.新旧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变化.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

[2]左承.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对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及应用分析.交通财会,2009;4

上一篇: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浅析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向财政国库收付制度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