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思考

时间:2022-08-21 07:59:26

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思考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法进行客观而可靠的学习检测,就无法有效选择教学策略,当然就无法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必然会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为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第一要素,制约和影响着课堂的走向。那么,如何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如何检测目标的达成呢?

一、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

依据一:要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认识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个人的成长,最终目标是为国家贡献力量,在社会的发展中求得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具有生存能力,提高个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这是“培养什么人”的方向性的大问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首先思考的问题。

依据二:从学生成长的阶段出发,把握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最高阶段”,具有总结性,同时高中学生又必须接受高考的选拔,当然一部分会马上走入社会。因此,高中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这四个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社会化、发展的个性化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理应为学生的全面成长负担更多的责任,理应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负责,理应为学生走入社会所应具有的语文能力负责。

依据三: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角度,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这是最为核心的部分。

依据四:从高考的角度,必须透彻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关系。教学要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备考要遵守《考试大纲》,既要为“高考”服务,又要为学生成长负责,二者相互渗透,各有侧重,而且二者本身就不是矛盾的。

二、教学目标设置的条件

条件一:必须考虑必修课程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五个系列的横向联系,以及必修教材中“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的不同要求。其中必修是基础,“阅读鉴赏”是主体。

条件二: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注意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梯度关系,必须考虑必修和选修的纵向联系。

条件三:必须注意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单元目标与单篇目标、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三维目标”与语文核心目标、显性目标“行为目标”与隐性目标“心理目标”、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整体目标和局部目标等方面的关系。

条件四:考虑学校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条件五:考虑语文学科在整个高中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做铺垫。

条件六:充分尊重文本与编者意图、教材体系。目标不仅来源于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单元、具体的专题和课文,还来源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准确把握,来源于教师本人的智慧才华,来源于教师的深思熟虑。这就是教师的创造,这就是课堂的魅力。但是,尊重教材,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系,仍然是设置教学目标的一个基本前提。

三、教学目标设置的基本要求

1.教学行为目标的表述应该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尽量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来表述,明确陈述出“谁做”“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等基本要素;

2.教学目标应能细化和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各子目标之间具有逻辑性;

3.教学开始前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提示教学目标,学生和老师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干什么。”

4.教学目标应该是可供教师观察、学生展示和教后检测的,尤其要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因为任何高明的教师都是“讲”不出学生的能力的。

5.每节课应该尽量围绕一个中心目标“核心目标”进行,每节课都要有目标,但又不要刻意追求目标的达成,不显山,不露水,一切尽在其中,达到“大道无形”的境界。

上一篇:金宇彬:我最棒的瞬间 下一篇: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