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时间:2022-08-21 06:34:58

论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主力意识形态教育面临中方管理控制权的掌控力变弱、西方意识形态的隐形渗透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缺失三方面的问题。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作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加强和改进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必要性。本文从强化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方管理控制权;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锤炼民族精神,打造特色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导地位与承认西方多元文化意识形态并存;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方法四个方面来探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教育

主流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精神价值的导向功能、统治秩序的维护功能、社会矛盾的批判功能以及大众素质的教化功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稳固与强化作用,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相互渗透、相互碰撞、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加强和改进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历史传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中外合作办学中中方对管理控制权的掌控力变弱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管理控制权决定了合作办学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条例》第21 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中方组成人员不得少于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者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包括各方投入数额、方式及资金缴纳期限等方面的内容(第5 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者应当参照该第5 条的规定签订合作协议(第30 条)①。以上可以看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关键职位为中方所有,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法人治理方面,亦采用董事会结构,中方董事会中名额分配所占据的名额较多。可见,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可以保障中方的主导地位。但是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为了更多地引进外资,有些普通院校自身竞争力不够,选择外方合作对象的能力较弱,对国外高校的品牌和高学费收入的依赖性强,主动提出很多优惠条件,甚至放弃多个方面的控制权。尽管全国各地在法律执行上是统一的,但地方政府在财政赋税、引资导向方面具有较多的能动性,它们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免费提供土地使用、降低信贷约束等一系列措施增强吸引力,导致外方容易获取更多的控制权。

2、中外合作办学中西方意识形态的隐形渗透

在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国外高校把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嵌入在西方文化中,使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带有很大的隐蔽性,从表面上看,我们引进的是外方学校的品牌资源、核心课程技术和外籍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无关,其实其内部大都嵌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内容,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可能完全避开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如学生在和外教的学习和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会接受西方的习俗、、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的影响,这些都可能造成大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化。

3、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缺失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主要表现为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和敏锐的时代精神。但目前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时一味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功利性”、“工具性”取向甚浓,甚至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中因为经费的投入、人力的缺失和领导者的认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让外籍教师占据主动权,引领校园文化活动的走向。

二、加强和改进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

1、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具有隐蔽性

在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主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多种手段,②向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输出、渗透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中国加入WTO 后,承诺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服务贸易的一种形式,国外高校进入中国教育市场除了将教育作为产业化发展谋求经济利益外,对中国的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是其文化渗透的重要措施。且通过教育领域的渗透更具隐蔽性和技术性,往往令广大青年学生失去辨别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2、西方国家选择青年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

意识形态的确立具有强烈的建构性和渐进性,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性的形成和巩固过程,,也是一个耗资巨大、耗时众多、需要动员国家机器、舆论媒体和全体共同参与的建构过程。需要通过灌输、教育、转化、渗透等方式,凭借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载体,影响人的日常生活,进而影响、改变和占据人的头脑,指导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最终按照既定目标来形成或改变人的实际行为。③因此,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不可避免的要从年轻人抓起,把青年学生作为其意识形态的重点,那么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大学生将成为他们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

三、加强和改进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1、强化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中方管理控制权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管理控制权决定了合作办学的成败,也决定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力。因此,中方需要在资本控制上,保证中方的资本投入和董事会成员的比例;在非资本控制方面,加强招生渠道的监管;在知识资源控制方面,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保证中国文化的基本影响;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尽可能扩大合作伙伴自由选择权;在合作办学实施的过程中,重视股权之外的管理控制权;针对不同合作阶段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管理控制方式。总之,利用一切有效方法强化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管理控制权。

2、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锤炼民族精神,打造特色文化

民族传统是各民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校园文化要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和动力,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华夏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和优势,融合中西文化精髓,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理念的碰撞,整合和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根据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营建与合作办学特色相匹配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3、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导地位与承认西方多元文化意识形态并存

树立“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观念,坚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引导教育。为了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如磐石。“一元”即马克思主义,“多元”即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其他的意识形态。我们要坚持“一元主导”,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不动摇。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展引导教育。承认“多元并存”的现状,尤其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不可消极的自欺欺人,一味强调“一元主导”,而故意忽视外教给学生带来的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应积极引导,敢于面对学生的质疑和疑问,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吸取其他意识形态中积极的因素,将其消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用。

4、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接受的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培养,其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一些特点,他们思维更加活跃,见识更为广博、他们面对更多的选择也更具批判精神、他们面对一个更加开放民族的环境也更加审慎清明。因此,在面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时,我们必须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方法,要树立起“开放民主”的观念,真正将既定价值观本身视为一种开放的系统,不以僵硬的、教条的态度,而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来待这一系统的合理性,允许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真实的生活来理解和判断这一系统,通过自己的体验对既定的价值取向予以鲜活的说明、具体的充实或必要的改造。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雍容的气度和坚定的自信,相信大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和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通过开放的姿态,而不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单一的价值取向导向,既灌输和传播社会主义政治信念和意识形态理念,又让大学生自主选择,自觉认识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①唐静、朱智广,《中外合作办学中的管理控制权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

②孙百亮,《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术论坛》,2009(7)

③石国亮,《西方国家选择青年作为意识形态渗透重点的原因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④陈赐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探究》[J].《传承》,2011(8)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责编:刘冰石

上一篇:境外孔子学院语言文化传播的困境及对策 下一篇:对跨国媒介组织的伦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