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时间:2022-08-21 05:01:22

浅谈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某些环节注意不到,就会给后浇带的施工带来困难,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损害,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技术及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前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主要是指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避免温度、收缩不均匀的情况下产生裂缝,根据施工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的底板、墙、梁的相应位置暂时设置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之后这些构件会进行内部收缩,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再将施工缝混凝土进行浇捣,最后将分布结构连成整体。

1、对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

(1)后浇带技术应贯穿于建筑基础到建筑顶部的整个施工过程。当裙房主体及建筑主楼完成施工结构之后,为使上部梁和板两侧的地梁连接为一个整体,需要采取微膨胀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筑。正常情况下,底层裙房的基础及高层建筑的主楼应该在同一时间进行施工,保证场地在回填土后变得平整,从而方便其上部结构的施工。同时,对于上部结构来说,无论是按照先高后低的顺序或者高低同时进行,一律要依照施工图对建筑结构预留施工后浇带。(2)建筑施工时,后浇带的预留位置一般在结构受力较小的位置。这种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主要是在梁与板的变形反弯点附近或者是在梁与板的中部。后浇带的配筋一般需要同时承受浇筑混凝土成为一个整体后的差异沉降以及差异变形所产生的内力。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坚持方便施工的原则,并根据结构的具体构造要求而定,通常在700-1000毫米,比较常见的有800毫米、1000毫米和1200毫米等。(3)建筑后浇带的接缝形式。一般情况下,依据墙板厚度的实际情况,将后浇带的接缝形式分为阶梯缝、槽口缝、平直缝以及X形缝等。当墙板厚度在600毫米以上时,通常将后浇带的接缝做成凹形或者多边凹形的断面形式;当墙板厚度在300以下时,通常将后浇带的接缝做成平直缝形式;而当墙板厚度在300-600毫米之间时,通常将后浇带的接缝做成上下对称的坡口形或者阶梯缝形式。(4)建筑后浇带内的钢筋连接情况及混凝土浇筑。根据后浇带的具体类型来决定后浇带的钢筋是否需要断开之后再搭接或者另设附加筋等。

2、后浇带设计注意事项

在结构设计中必须遵循设计图纸对建筑工程后浇带进行留设,每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外形等都不相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该项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后浇带的设置进行充分分析及探究,确保其位置与施工要求相符,施工作业在设置后浇带时,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相邻后浇带之间的距离,通常情况下都会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之间的距离设为30米到40米之间,其宽度的设置则要对施工条件及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充分考虑、分析,要将其宽度定为700毫米到1000毫米之间。

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的钢筋不能出现断开的现象,当梁板跨度较小时,钢筋可以一次配足;当梁、板具有较大跨度时,必须严格遵循施工要求,先将其断开,焊接工作必须在混凝土补齐前进行。在混凝土没有浇筑之前后浇带施工中不能拆除部分模板及支柱,如将模板拆除就会出现变形现象,要在结构受力小的地力进行施工后浇带的设置,通常都会设置在梁、板反弯点周围,这个位置具有较小弯矩及剪力;施工后浇带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梁、板的中间部位,这个位置虽然具有极大的弯矩可是剪力却极小。

3、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后浇带技术的施工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开裂、渗漏甚至危及结构安全的质量事故,因此,后浇带在施工中应当严格依照施工设计及规范要求

(1)后浇带的接缝形式在施工时必须严格依照施工图的规定,在接缝中使用堵头板,并依据接口的实际形式在堵头板上相应位置装上相对的凸条。现实中部分施工单位由于没有依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在接缝处没有采用堵头板支模而留出一个自然的斜坡搓,从而导致混凝土在施工缝处的浇捣变得非常困难,造成混凝土密实度不够而难以达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的现象。这种情况若发生在地下室底板上,甚至还可能产生渗水等严重现象。(2)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对整个截面上的水泥薄膜、软弱混凝土层及表面松动砂石等依照施工缝要求进行清除处理,同时还要用水将两侧混凝土凿毛处冲洗干净,并保证两侧混凝土保持24小时以上的湿润。工程实际中部分施工单位在浇注后浇带内混凝土时没有对两侧混凝土做凿毛处理,因而难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粘接强度,甚至导致后浇带两侧出现极易渗水的贯通裂缝。

3、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现阶段,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的不断攀升,这给国家及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及操作,做好建筑工程安全防护工作。后浇带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不仅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周期。

3.1后浇带模板施工要点

严格遵循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外墙后浇带竖向位置进行防水预埋施工,在竖向临时封堵施工中可以选用快易收口网进行有效处理,支护施工可以直接选用钢筋网片及钢筋;在进行内墙体竖向施工缝施工时,可对防水问题不进行考虑,在模板施工方式选择中,一般建筑工程施工都会选择绑扎钢筋网的方式进行施工。在地下室外墙施工过程中必须将铁件预埋在墙体外侧,外墙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要将预制板和外墙进行焊接,将预制板的厚度控制在60毫米左右,选用竹胶板钢管在其内侧进行临时支撑,在没有浇注墙体后浇带的混凝土前必须进行外墙防水施工和回填土施工。同时也可以在后浇带外侧进行一定厚度的砖墙设置,一般情况下都会将其厚度控制在240毫米,砖墙所选用的施工材料主要是MS水泥砂浆,待其具有一定强度时,就可以起到外防水的作用。

3.2后浇带钢筋施工要点

当地下室底板及梁钢筋直径在16以上时,其连接力式主要应用直螺纹连接,后浇带处不能出现接头,必须一次绑扎成形;不同规格的钢筋选用的连接力式也会不同,目前常用的连接力式还有焊接、搭接等,在钢筋断开施工过程中,主筋搭接长度必须满足主筋直径

45倍以上,同时遵循施工需求进行钢筋数量的添加。

3.3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要点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占有重要位置,必须严格依照设计要求在浇注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前将要浇筑的整个平面进行有效处理,主要是把覆盖在表而的杂物等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施工表而的干净整洁,同时凿毛两侧需要施工的混凝土,为确保其湿润度,可以选用冲水的力式进行适量地洒水作业,在施工表面彻底清理干净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涂抹水泥浆及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在涂抹工作完成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当凿毛与浇注施工顺序出现错误时,将直接影响到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甚至导致裂缝、渗水问题的产生。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确保建筑物立面及结构的完整性,还能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性能的有效的发挥。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的规范设计要求,科学、合理、正确地设计后浇带,最大程度地避免工程出现裂缝、变形等质量问题,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张跃武.探讨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 (12).

[2]庞远翔.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浅析[J].科学与财富,2011 (6).

上一篇: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问题探讨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