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控制

时间:2022-08-21 04:36:59

浅谈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控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安装工程技术也日新月异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文主要对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重要性;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建筑的电气部分已不只是埋管穿线,电通灯亮的简单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现代化电气设备和装置的安装使用,已是建筑物现代化水平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电气工程如发生质量事故,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建筑消防电气质量事故造成无法消防灭火,中性线断开,三相不平衡时,会烧毁电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究其原因不外是对图纸和设备的技术要求未能深刻理解,布线错误或是一个焊点不牢造成的,因此,对电气施工技术控制是必需的。

一、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建筑行业中,电气安装施工是其重要的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建筑物的实用性已经不再是设计中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设计人员更应该将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考虑进去,从而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而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到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促进下,对建筑安装的施工水平和质量的标准也在提高。随着这些标准的提高,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其施工技术的质量更需要得到保证,只有在施工技术方面严格把关才能够建造出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从而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最大程度地保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电气安装工程主要包括了一些预留管线的安装,配电箱以及防雷设施等各类电气的工程,在安装施工中,必须要按照设计和相关法规规定的设定和规定的标准来严格进行。

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管线暗设预埋

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时,应首先要弄清楚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及抹灰装饰厚度,以此来调整预留预埋的高度和深度。混凝土内暗敷线管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线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暗配盒、箱应在其对应的模板处,用防锈漆或其它有区别的油漆做好标志,引出混凝土墙、地面的管子要顺直,两根以上管引出时应排列整齐。管子切断后,断口处应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挫平,刮光使管口整齐、光滑无毛刺,并封堵严密。

(1)钢管暗配: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外均应做密封处理;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管与盒在焊接连接时,应一管一孔顺直插入与管相吻合的敲落孔内,伸进长度最好为3~5mm,应在管与盒的外壁相接触处焊接,焊接的累计长度不宜小于管外周长的1/3。

(2)PVC电线管暗配:PVC电线管耐腐蚀,但易变形老化,且机械强度不如钢管好,它常适用于室内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线管暗敷时,以最近的线路进行敷设,且尽量减少弯头的数量,以便管内穿线时减少阻力;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和裂缝,而且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线管的弯曲半径也应符合规定,当线管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线管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它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暗敷于砌体内的PVC电线管,补槽时填充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10作抹面保护,其厚度不小于15mm;所有进盒的电线管,必须采用锁扣连接,也应做到一管一孔,没有线管进入的盒面上的敲落孔应保证完好无损。

2、管内穿线

首先在管内穿入导线之前,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扫管,清除管内存积的积水或者是杂物,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扫管,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的擦拭,直至把管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为止,对于弯头较多或者比较长的钢管,我们擦拭完毕之后要往管内吹入一些滑石粉,以便穿线的时候比较容易。其次,穿引线的过程是为了检查管道是否通畅,管路的走向和盒、箱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在管路较长和弯路较多的时候,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一并把引线穿好,如果在穿引线的过程中受阻,我们可以用两根铁丝同时搅动,使得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在一起,然后把引线拉出来。导线在管内不允许有接头和扭结之处,严禁将导线的接头埋入箱底板后的墙体之中,如果有接头必须在箱、盒内,导线在箱、盒内必须要预留一定的长度,在接线盒、开关、插座及灯头的时候,盒内的导线必须要有预留的长度,一般为155毫米,在配电箱的预留长度应该是配电箱预留长度的一半为好,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米为好,对于共用的导线在分支处,我们可以不用剪断导线,我们可以让它直接导入。对于穿入管内的导线应该分色分相管理,穿线时应该根据各相用电负荷情况进行适当的调配,确保各相之间负荷的平衡。

3、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要认真检查电缆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同,电缆的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必要时还要进行超潮湿判断。直埋电缆还应经过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电缆封端应严密,并根据要求做绝缘试验,6kW以上的电缆应做交流耐压和直流泄漏试验;1kW以下的电缆用兆欧表测试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兆欧并做好记录。

(3)敷设时不应进行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加以固定,及时装设标志牌,直埋电缆沿线及其接头处应有明显的分位标志或牢固的标志。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与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应按由上而下配置,电缆和控制电缆若敷设于同一侧支架上时,应将力缆放在控缆上面。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二层。

4、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是照明系统中的关键制约因素,因此,加强配电箱的安装技术是完善照明系统的关键。配电箱的施工要点主要包括:

(1)加强配电箱与地面之间距离的控制。配电箱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非任意设置,而是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否则容易造成不良反应和后果。

(2)确保导线压头的稳固性和完整性。导线压头的牢固性是确保有效电气安装施工的前提,因此,要加强导线压头的稳固性,切记不能在导线承载力的部位进行损坏。例如,如果压线之间相连接,应该对多股导线进行刷锡,然后在确保短导线股数长度固定的前提下,使用顶丝进行压头衔接。

(3)确保面板线的光滑度。在将导线引出面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保持面板线的光滑,具体保持面板线光滑的办法是在金属面板上安装绝缘保护套,从而提高面板线的光滑度。

5、防雷接地

(1)根据通常要求,对于正常不带电、发生事故却可能带电的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要对良好的接零或接地工作进行处理。操作机构的所有金属支架、电缆保护壳、电缆头金属外皮、电缆、金属底座及变压器的开关、外壳、中性点等,需要可靠接地,并保持其不大于1欧姆的接地电阻。同时,要对负责防雷接地工作的专门人员进行指派。在绑扎结构主筋时,要对其跨接线进行焊接,对于主筋与均压环引下线也要对跨接线进行焊接;对于需要接地的建筑物门窗,在对其引下线进行焊接时,还要对接地端子进行预留。

(2)防止电磁波对仪器的干扰及防间接接触触电,分别设置了局部等电位联结箱。将设备的金属外壳用铜芯线以放射状分别连至局部等电位联结箱,同时局部等电位联结箱还与防雷引下装置及大楼总等电位联结箱相连。等电位连接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绝对不允许在金属上焊接。

三、结束语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好重要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才能确保电气施工工程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勾三利.民用建筑常见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对策[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4).

[2]吕智慧.关于建筑施工中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1(02).

[3]刘发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03).

上一篇:探讨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企业调研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