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的核心意象“梦”之解读

时间:2022-08-21 12:13:05

诗即意象,诗即隐喻,诗即符号。徐志摩在《再别康桥》这首诗中,有“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水草”、“清泉”、“天上虹”、“梦”等众多意象,这一系列极富诗情画意的意象,将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多彩的意蕴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当我们仔细阅读,反复品味该诗之后,又会发现,这些意象中的一个特殊意象与诗内最深层的意蕴、最难以言说的深情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众多意象中的核心意象,是该诗的“诗眼”,那就是“梦”。

诗人为什么到康桥(今日之剑桥)来“寻梦”?他要寻的是个什么样的“梦”?为什么说那“梦”是被“揉碎”的“彩虹似的梦”?为什么又“不能放歌”,而只能“沉默”?揭开这些谜底,是揭示该诗核心意象的关键所在,是理解和揭开该诗思想感情内蕴的钥匙。

徐志摩一九二年去英国康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八年两次到欧洲游历,都故地重游,但一九二八年徐志摩去康桥时,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这时再会康桥,心中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再别康桥》写于诗人该年归国途中的十一月六日,发表于十二月十日《新月》第一卷十期。康桥,对于徐志摩的生命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是他真正人生的起点,是其理想的孕育之所,是其情感中的一块圣地,是其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在康桥学习期间与林徽音邂逅,引发了他一生的个人生活转折,开始了追求艺术化、理想化感情生活的历程。在徐志摩短短的三十五年的生命活动中,康桥是令其终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孕育了诗人的理想,它慰藉诗人寂寞而悲苦的心灵。诗人曾三渡英伦,先后写下了《康桥再会吧》、《康桥西野暮色》、《康桥晚照即景》和《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文,这就难怪诗人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寻梦”了。

诗人的“梦”首先是指对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的追求。一九一八年的徐志摩出国赴美留学,他后来言道:“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想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猛虎集》序)徐志摩梦想做中国的汉密尔顿,梦想成为一个政治家,为了这一夙愿,他忘却了父亲的叮嘱,醉心于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此,于一九二年又转到英国康桥学习,并在此确立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要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归国后,他办杂志、教书,发表文章,努力传播自由主义思想。但当时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外国列强蚕食鲸吞,国内封建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几年的国内生活,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打击了诗人那颗高傲的心,使他渐渐地失望,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愿望最终化为泡影。这对于信仰坚定并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心想成为一代政治家的徐志摩来说,无疑是极其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心灵和精神的伤痛,实出自然。

“诗言志”,又“诗缘情”。对个人生活理想尤其是情感理想的追求和渴慕,又是《再别康桥》中所寻之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康桥,对徐志摩来说,正是他爱的圣地。他对林徽音的爱,与康桥是密切相关的。康桥成了徐志摩对林徽音爱的一个象征,一个载体。这也构成了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真正的秘密。

在具有浓烈的浪漫情怀的徐志摩看来,爱情与“上帝之爱”拥有相提并论的地位。徐志摩为这次真正的爱情,进行了他生命历程中的一次“冒险”,一次人生抉择。他承受了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压力,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结束了令人痛苦无奈的无爱婚姻。但他与林徽音的爱情却无果而终。尽管如此,这次爱情经历始终让徐志摩魂牵梦绕,难以忘怀。始于康桥的无果的爱之“梦”,就这样被“揉碎”了,但她也变成了徐志摩情感生活的内在动力。每当他失意、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到康桥“寻梦”,便成了抚慰其精神和心灵创伤的良方和妙药。在追求林徽音失败,一度变得极度痛苦消沉的情景下,徐志摩结识了“忠厚柔艳的小曼”,两个人久已压抑的情感掀起了滔天巨澜。但对陆小曼倾情相爱的徐志摩再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接连不断的家庭纠纷,陆小曼奢侈成性造成的经济负担,人们的非议与幸灾乐祸,社会的批评,使徐志摩感到“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在这种情形下,一向颇具西方绅士风度的徐志摩内心是何等痛苦。当他重登英伦,除了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内心的伤痛,他还能怎样呢!

胡适在《追悼志摩》一文中指出,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政治理想和生活理想像“彩虹似”的美丽,但都被无情的现实“揉碎”了,只能永远地“沉淀”在康河的浮藻里。但“他不曾低头……他的诗作风也更成熟了……意境变深厚了,笔致变淡远了。”也正因如此,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风度翩翩、飘逸潇洒形象背后的心灵创痛和无奈凄楚,很难为世人所感知。这是《再别康桥》中所呈现的情感表象与深层意蕴的矛盾和落差的真实状态,这真实的状态也正是由核心意象“梦”的内蕴复杂性、丰富性所引领主导的。

参考文献:

[1]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郁达夫:《怀四十岁的志摩》,韩石山选编,《难忘徐志摩》,昆仑山出版社,2001。

[3]胡 适:《追悼志摩》,原载《新月》,1932.3。

张爱君:山东烟台职业学院。

上一篇:过境的春天(外二首) 下一篇:数字的模糊语义及其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