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应用科技大学创业就业教育研究

时间:2022-08-21 10:57:27

浅析民办应用科技大学创业就业教育研究

摘要: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水平影响着高等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就业问题直接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创业就业教育研究的现状、民办大学创业就业教育研究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从而提出了一个具有一定的实践可行性的系统全面的构架清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创业就业教育;创新创业;创业技能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兴起转变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及社会对大学的期待,就业与再就业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也有强劲增长,再加上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能力不足,教育投入的愿望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民办院校,这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难己成为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高等学校与其坐待“优先”,不如创业自救。

一、大学创业就业教育研究的现状

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目前培养学生既“求职、岗位创业"又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就业能力问题,提高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进一步完善创业型就业教育,必将有利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扭转。

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例已超过20%,而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还不到1%。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水平影响着高等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民办高校只有毕业生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招生难的问题。因此,就业问题直接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民办高校担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研究,对民办高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办应用科技大学创业就业教育研究的意义

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水平影响着高等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就业问题直接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 对于广大民办高校而言, 只有毕业生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招生难的问题。再说学生接受创业就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育, 掌握必备的创业就业基本知识与技能, 可以以此提高社会竞争力。另外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教育活动的进行, 可以不断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竞争力, 最终促进民办高校健康持续发展。因此, 民办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研究,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在政府方面,各级各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创新创业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宽松环境。 在社会方面,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大力宣传创业政策,树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鼓励创业行为;鼓励企业敞开大门,接纳学生深入企业实践体验。在高校方面,全面开展创业教育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有关创业的文章、政策、经验,广泛宣传省市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和学校师生的创业历程和成功案例,在全校上下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帮助学生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理念。

(二)创建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业实践、就业指导相结合,遵循人才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学生成才成长的各个环节。在课程内容上,各高校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全校通识课程体系、创业技能实训课程体系。 在授课形式上,紧密结合专业教育和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理论与知识教育。在课程跨度上,不同年级或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因材施教。

(三)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实行外引内培并重的方针,一方面加大创新创业教学骨干的引进力度,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鼓励已有的创新创业教师进行培训和创业实践,使之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知识,使理论得到验证和升华,为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有效建议。 其次,给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和增长才干的机会。 最后,完善激励制度,对在教学、科研、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四)搭建全方位实践训练平台。 充分利用学校科技园及具有学科优势的实验室等优质资源,提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这是我们力行的学以致用的问题。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际动手,学以致用,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另外借助校外第二课堂,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还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等。

(五)各界通力合作,建立配套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优良的支持服务环境对于创新创业极为重要,其中包括健全的创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浓厚的创新创业人文环境。目前各地政府、各高校的创业政策应从系统性的角度考虑,从需求方的角度出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政府部门和高校要协同合作,营造健全的法治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高校科技园区、创业管理学院和各地的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实现对接,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创新创业宣传,加大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

四、大学创业就业教育研究的主体

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必须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管产学”一体化创业教育模式下,高校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

(1)高校是国家主要的知识创新源,承担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职责。

(2)在合作中,高校首先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发展定位。

(3)聘请企业高管人员为客座教授或直接授课。

(4)搭建校内实训基地或实体经营平台,建设应充分考虑政策和引入企业的参与。

(5)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应该密切关注企业需求,分析毕业生的职业前景,

了解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并将这些体现在培养方案中。为了都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党和政府除了制定“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外,还出台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成效较明显的重要内容,且愈来愈受到重视和加强。

五、结语

本文在总结和对比国内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基础之上,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自主创新,从而提出了一个具有一定的实践可行性的系统全面的构架清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之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之灵魂,从而对促进社会科技、经济、文化进步产生一个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是本文的价值和创新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徐家宁.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青春岁月.2013(19).

[2]万青.借助创业测评工具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质量[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

(作者单位:1.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河南 郑州 450000)

上一篇:让“写字”之花盛开 下一篇:军校学员爱情心理探讨